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5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以咖啡壳沤制物、腐殖土及森林土为原料配制成不同基质,通过对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碱解N、速效P、速效K、有机质、pH值及EC值8个理化性状测定及成苗率观测,分析其理化性状及其对长蕊甜菜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咖啡壳沤制物、腐殖土和森林土配制的苗木培育基质中,以不同物料或占比不同的相同物料所配制的育苗基质间,其物理性状及出苗率大多数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的差异(P0.01),化学性状则存在一定差异性。不同基质的大多数理化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成苗率的高低是基质理化性状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性状的影响所致。以咖啡壳沤制物(70%咖啡壳+15%牛粪+15%锯末)︰腐殖土为70%︰30%配制的1~#基质及以咖啡壳沤制物(65%咖啡壳+20%牛粪+15%锯末)︰腐殖土为70%︰30%配制的2~#基质适宜用作长蕊甜菜的苗木培育基质,其出苗率达90%-96%。  相似文献   
22.
不同覆盖处理对核桃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各种覆盖处理对核桃产量、生长量与核桃林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以及pH值的影响,在云南省峨山县6年生云新核桃种植区设置了不同覆盖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覆盖处理均能使核桃产量与生长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覆盖处理明显提高了核桃林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覆盖处理后土层中的速效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对照相比,秸秆覆盖的效果较明显。覆盖2种厚度的秸秆和木屑相比,覆盖15 cm秸秆效果最优。覆盖处理土壤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显示,在2—10月,除有机质和速效氮外,土壤养分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最高值出现的月份略有差别,各月的平均pH值差异不显著。有机质含量最高点出现在2月,随后直线下降;速效氮含量直线上升,10月达最高点。  相似文献   
23.
24.
干巴菌是云南松林下最常见的菌根食用菌,能够促进云南松生长。对干巴菌进行菌根合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松林下干巴菌生长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对干巴菌生长土壤的有效态微量元素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分析,探讨影响有效态微量元素质量分数的因素。结果显示:干巴菌表层生长土壤(0i)、内梅罗综合指数(Pz)均显著高于在土壤深度为10 cmi、Pz。当土壤深度为0-1,均高于临界值;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铁、有效硼的P i平均值分别为12.20、3.23、4.68、23.85、2.29,均大于1;5种有效态微量元素的Pz为23.34。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效态微量元素质量分数与pH值不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说明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质量分数较高的原因源于土壤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有机质。各有效态微量元素间也呈极显著相关,表明这5种元素存在着共生的关系。研究确定了适宜干巴菌生长的土壤环境中有效态微量元素质量分数,为研究干巴菌完成“菌根合成”所需土壤环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5.
采用室内趋向试验和林间诱捕试验方法,研究楚雄腮扁叶蜂处女雌蜂的性信息素分泌节律。结果表明:楚雄腮扁叶蜂处女雌蜂羽化当日即可分泌性信息素并发生求偶行为,性信息素分泌和求偶行为主要发生在羽化后第1~4天。林间诱捕试验表明,处女雌蜂在自然条件下性信息素分泌的主要时段为10:00~12:00和16:00~18:00之间。  相似文献   
26.
葫芦茶粉剂对山羊体内寄生虫虫卵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于直肠内采集粪便 ,用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氏法 (Mcmaster` S method)进行虫卵检查(计数 )。将确认体内已感染寄生虫的 32只山羊随机分为 6组 ,用自然干燥、粉碎后的葫芦茶按每千克体重 0 .5 0~ 2 .5 5 g剂量标准一次性投服。投服后再进行虫卵监测和死后剖检。结果表明 ,投药量达到每千克体重 2 .5 g时 ,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都不明显。这是否与山羊的生理因素 (动物种类 )或是与其有效成分需经煎、煮 (加工方法 )才能释放出来有关 ,还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7.
双哨乡大摆地区山羊体内寄生虫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渡区双哨乡大摆山区地处云南省昆明市北郊,海拔2100~2200 m。虽处在松华坝水库上游,但水资源较少,农作物以旱粮为主。山势平缓,当地农民有饲养山羊的习惯,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一部分。 我们为开发亚热带的一种常见杂草——……  相似文献   
28.
29.
两种驱虫药对中华许氏绦虫的驱除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复方葫芦茶水提液与丙硫苯咪唑进行驱除中华许氏绦虫的比较实验。结果显示 :丙硫苯味唑驱除绦虫安全系数较大 ,但杀虫效果不理想 ,0 .5 %、1.5 %的复方葫芦茶水提液驱虫效果优于丙硫苯咪唑 ,且有改善水质的作用 ,高浓度 (2 .0 %以上 )则对鱼体有一定毒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对油橄榄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筛选出多态性ISSR引物。[方法]以油橄榄嫩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单因子试验针对反应体系主要因子Mg2+、dNTPs、引物浓度及模板用量进行油橄榄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结果]优化的油橄榄ISSR-PCR反应体系为:总体系20μl中含1×Taq Buffer,3.5 mmol/L Mg2+,0.4 mmol/L dNTPs,1.0μmol/L引物,1.0 U Taq DNA聚合酶,20 ng DNA模板。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52~55℃退火30 s,72℃延伸2 min,40个循环;72℃延伸10 min,4℃保存。同时利用上述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筛选出了扩增稳定、多态性高、扩增条带清晰的ISSR引物11条。[结论]为进一步油橄榄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研究和品种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