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林业   19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刺槐属(Robinia L.)和槐属(Sophora L.)于2002年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林业部分)(第三批)》,截止2014年国家林业局授权的刺槐属植物新品种8件,槐属植物新品种5件。2007年国家林业局立项制定刺槐属新品种DUS测试指南行业标准,2010年《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刺槐属》(LY/T 1871—2010)发布实施。2013年国家林业局立项制定槐属新品种DUS测试指南行业标准,2014年《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槐属》(LY/T 2285—2014)发布实施。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刺槐属和槐属植物新品种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对策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2.
植物组培快繁技术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已在工厂化育苗、种苗脱毒复壮、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的保存与交换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近几年开展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和生产过程中,发现有几个问题较常见,有时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进展,降低组培快繁的经济效益。现将这些问题及解决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野外种群优势不断加大,已严重威胁我国森林生态安全,对褐梗天牛的防治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一系列试验筛选得到对褐梗天牛有杀灭效果的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CS-03,该菌株72 h发酵液处理褐梗天牛3 d的累计校正死亡率达86.7%,此发现为首次。同时,通过林间药效试验,发现经层生镰刀菌CS-03 500倍稀释发酵液处理后,该区域平均虫口减退率在70%以上;说明层生镰刀菌CS-03能够有效防治褐梗天牛发生与扩散,在褐梗天牛的生物防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目的】为探讨60Co-γ射线对北美红花七叶树种子的诱变效应并确定其辐射半致死剂量。【方法】以北美红花七叶树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辐照剂量(0、100、200、300、400 Gy)60Co-γ进行辐射处理,分析辐射对北美红花七叶树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辐照剂量与种子相对出苗率为极显著负相关,种子辐射半致死剂量为217.76 Gy。辐射后幼苗出现叶型改变、叶面扭曲、叶边缘变异等,300 Gy剂量下叶型和叶边缘变异比例最高。辐射处理的北美红花七叶树生长性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60Co-γ射线辐照剂量的增加,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抗氧化酶活性在300 Gy最高。相关性分析得出,辐照剂量与复叶宽、小叶宽、可溶性蛋白、相对电导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综合种子半致死剂量和生长、生理指标,确定北美红花七叶树种子适宜的辐照剂量为200~300 Gy。可为七叶树属植物辐射育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5.
‘壮美青山’是从刺槐优良家系‘烟刺5001’自由授粉子代中选育出来的速生、用材刺槐新品种。其显著特征是粗生长快,侧枝粗大,生物量高。6年生试验林平均胸径16.3 cm,平均树高9.1 m,平均单株材积0.12 331 m3;分别比对照‘鲁刺7’大55.93%、34.56%和222.63%。  相似文献   
36.
‘鲁白杨2号’具有生长快、树干通直圆满、窄冠、侧枝多而细、顶端优势明显等特点,适于城乡绿化、农田林网和工业用材林栽培。  相似文献   
37.
对‘鲁刺1’(R.pseudoacacia‘Lu Ci 1’)、‘鲁刺7’(‘Lu Ci 7’)、‘鲁刺9’(‘Lu Ci 9’)、‘鲁刺57’(‘Lu Ci 57’)、‘鲁刺68’(‘Lu Ci 68’)、‘鲁刺152’(‘Lu Ci 152’)、‘兴刺1’(‘Xing Ci 1’)、‘兴刺15’(‘Xing Ci15’)、‘晋刺4’(‘Jin Ci 4’)等20个刺槐无性系的开花物候期、生殖器官形态结构、花粉活力、人工授粉结实率、杂交种子发育期及杂种发芽率等开展了试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刺槐无性系在鲁中南山区开花物候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单株开花持续时间5~7 d,单朵小花开放时间为2~3 d。花粉采收后干燥24 h和低温贮藏5 d后在MS培养基上培养6~8 h,萌发率分别为22%和20%。自人工授粉至种子生长发育成熟需要80~90 d。不同无性系组合人工控制授粉结实率差异较大,平均结实率8.47%,最高为21.28%,最低为零,‘鲁刺68’、‘兴刺15’和‘晋刺4’生殖能力较强,适宜做杂交父本;‘鲁刺57’和‘鲁刺152’作母本的组合结实率较高,且杂种发芽率较高,生殖能力较强,适宜做杂交母本。杂交种子2个年度(2013年、2014年)播种发芽率分别是22%和23%,不同无性系组合发芽率差异很大,最高达50%,最低为零。  相似文献   
38.
月季叶片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月季叶片再生方面的研究进展,就影响月季离体叶片不定芽诱导的主要因素——基因型、生理状态、培养基的成分、培养方法等的研究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9.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观赏刺槐和用材刺槐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评价因子和评分标准,对13种观赏类刺槐和147种用材类刺槐进行表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观赏类刺槐综合评价I等者有7种,占比54%,其观赏价值最高;综合评价Ⅱ等者有5种,占比38%,其观赏价值较高;综合评价Ⅲ等者1种,占比8%。用材类刺槐综合评价I等者有76种,占比52%,其速生性好,高生长和胸径生长量大,主干通直,抗逆性强;综合评价Ⅱ等者有71种,占比48%,其速生性较好,主干直,抗逆性较强;综合评价Ⅲ等的用材刺槐为零,说明人工选育的刺槐品种或无性系其生长量、干形和抗逆性均为优良等级。本研究可为刺槐品种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紫艳青山’是对刺槐优树进行无性繁殖测定,经过多年栽培观察,从中选育出来的观赏刺槐新品种。与普通刺槐相比,速生性好,干形好,花量大,结实量大,荚果艳丽多变,在幼果期、中熟期和成熟期分别呈现紫黑色、紫褐色和橙褐色,具有很高的观花、观果和蜜源价值,同时具有很高的生态防护价值。无性繁殖容易,栽培技术简单,适生区域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