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145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88篇
  105篇
综合类   751篇
农作物   138篇
水产渔业   163篇
畜牧兽医   383篇
园艺   166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目的】鉴定vvi-miR171s成员及其靶基因,明确vvi-miR171s成员及其靶基因在葡萄种子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响应赤霉素(Gibberellin,GA)调控种子发育的表达模式。【方法】以‘魏可’葡萄(‘Wink’)果实为试材,利用miR-RACE技术鉴定vvi-miR171a/b/e/f/g/h的成熟体序列;通过PsRNATarget软件预测vvi-miR171s的靶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树、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及motif分析;通过启动子作用元件分析预测vvi-miR171s及其靶基因的潜在功能;采用RLM-RACE和PPM-RACE验证vvi-miR171s对靶基因的裂解作用;利用qRT-PCR鉴定其应答外源GA3在葡萄种子区中的表达模式。【结果】从‘魏可’葡萄果实中鉴定并克隆了6条葡萄vvi-miR171s成熟体序列,并用RLM-RACE和PPM-RACE鉴定到3条靶基因VvSCL6/15/22。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VvSCL6/22与苹果、桃子和樱桃同源基因遗传距离较近,而VvSCL15则与拟南芥、苹果、桃子和樱桃中的同源基因遗传距离相同,且VvSCLs的基因结构也与进化树中亲缘关系较近的基因相似;SCLs蛋白均具有GRAS结构域,鉴定到5个与GRAS结构域对应的保守motif,且它们含有的motif元件类型及排列顺序均相似,表明SCL家族结构较为保守。vvi-miR171s及靶基因的启动子均具有大量的G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和种子发育相关作用元件,表明它们可能参与响应GA、SA和种子发育过程;qRT-PCR表达分析显示,GA3强烈抑制了种子区vvi-miR171a的表达,但同时显著上调种子区的VvSCL15VvSCL22表达;vvi-miR171a和VvSCL15在对照组和GA3处理后的种子/种子区均呈强烈的负相关,表明GA3可能在葡萄种子/种子区显著增强vvi-miR171a对VvSCL15的负调控作用,从而介导葡萄种子发育。【结论】在‘魏可’葡萄中鉴定到vvi-miR171a/b/e/f/g/h 6个成员;均可裂解VvSCl6/15/22 3个靶基因;vvi-miR171a-VvSCL15可能作为主要的调控途径响应赤霉素并参与调控葡萄种子发育。  相似文献   
102.
气吸式玉米精量排种器双侧清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气吸式玉米精量排种器清种装置设计不合理而造成漏清、过清,导致排种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采用双侧清种装置进行清种作业的方法,并设计了双侧清种装置。对该装置清种过程进行分析,明确了造成重吸的原因,阐明了清种过程的运动机理,建立了清种过程数学模型,确定了上下侧清种机构关键参数的设计方法。选取第1级清种弧线顶部半径、第2级清种弧线顶部半径和工作转速为主要因素进行了全因素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建立了因素与指标的回归方程,以漏清率和过清率最小为寻优条件,获得较优清种强度下的最佳参数组合为:第1级清种弧线顶部半径80.70mm、第2级清种弧线顶部半径81.42mm,并在最佳参数组合下进行了验证试验。试验表明,在较优清种强度参数组合下,当工作转速为26.67~37.33r/min时,漏清率均不大于1.10%,过清率均不大于1.03%,与理论优化结果基本一致。对比试验表明,工作转速为26.67r/min时,采用双侧清种装置漏清率降低6.70个百分点,过清率基本不变,排种器合格率提高7.04个百分点;工作转速为32.00r/min时,采用双侧清种装置漏清率降低4.63个百分点,过清率基本不变,排种器合格率提高5.07个百分点;工作转速为37.33r/min时,采用双侧清种装置漏清率降低7.41个百分点,过清率降低0.24个百分点,排种器合格率提高7.26个百分点。采用双侧清种装置有效降低了漏清率,在高速情况下对过清率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3.
玉米收获机低损变径脱粒滚筒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华北地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较高、籽粒直收破碎率较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变径脱粒滚筒。滚筒前端直径渐变增大直至与脱粒分离段等径,通过提高滚筒变径段果穗容纳能力,增强果穗之间柔性接触,有效“松散”籽粒之间及籽粒-芯轴之间作用力,使果穗更易于脱粒,从而实现籽粒与芯轴的快速分离,有效提高了脱粒速度,降低了籽粒破碎率。对果穗与脱粒元件受力进行分析,研究变径段锥度对果穗受力的影响。基于动力学仿真试验,分析了果穗与脱粒元件之间的接触力以及果穗-果穗和果穗-脱粒装置之间的接触频次,结果表明,变径滚筒提高了果穗之间的接触频次,降低了脱粒元件与果穗的直接接触,即变径滚筒中果穗之间接触揉搓作用更强。以滚筒转速、凹板间隙及籽粒含水率为试验因素进行了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组合为籽粒含水率26%、滚筒转速350 r/min、凹板间隙50 mm,此时籽粒破碎率为4.13%、籽粒未脱净率为0.34%。在籽粒含水率为27%时与等径滚筒进行了对比脱粒试验,按籽粒的完整性将破损籽粒分为全碎籽粒、裂纹籽粒、破皮籽粒及顶部破碎籽粒,结果表明,变径滚筒的籽粒总破碎率为4.64%,比等径滚筒的总破碎率降低19.16%,破损籽粒中全碎籽粒、裂纹籽粒及破碎籽粒所占比例均明显降低;变径滚筒未脱净率为0.42%,比等径滚筒的未脱净率降低51.72%,证明变径滚筒能够有效降低籽粒破碎率及未脱净率。  相似文献   
104.
加减四君子汤对仔猪免疫机能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72头(16.56±0.37)kg长大二元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加减四君子汤组、抗生素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加减四君子汤,试验2组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和高铜,于试验的第14天和第30天分别称重和采血,测定仔猪的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在试验第一阶段,中草药加减四君子汤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日粮粗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1),料肉比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中草药加减四君子汤组的平均日增重、日粮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料肉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试验第二阶段,中草药加减四君子汤组日增重和料肉比与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中草药加减四君子汤组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中草药加减四君子汤组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在试验的两个阶段均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淋巴细胞转化率LTT(PHA)在第一阶段3个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二阶段中草药加减四君子汤极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和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和抗生素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生化指标各处理组在整个试验期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该结果表明,加减四君子汤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可提高断奶仔猪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力,在猪饲料中添加一定剂量的加减四君子汤对动物健康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5.
<正> 鲮鱼(Cirrhina, molitorella)是广东主要淡水性底层鱼类,水库最理想的养殖品种。但因水库地形复杂,障碍物多,给捕捞带来一定困难。为了探索捕捞鲮鱼的方法,必须了解鲮鱼在水库中的活动规律。现将作者初步观察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比较速生桉纯林、红椎纯林及两林交界处林地的昆虫群落结构,探讨速生桉人工林对红椎林昆虫群落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规划速生桉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PS定位样地,用目测、套袋震落、采集鉴定等方法,调查速生桉人工纯林、红椎纯林、两林交界处桉树林和红椎林等4种林分的昆虫种类及种群数量,并分析其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等指数.[结果]4种类型林地共查得昆虫15目74科148种12874头.4种类型林地昆虫群落目数排序为:交界处的红椎林=红椎纯林>交界处的速生桉林>速生桉纯林;科数排序为:交界处的红椎林>红椎纯林>交界处的速生桉林>速生桉纯林,种数排序与科数相同;个体总数排序为:速生桉纯林>红椎纯林>交界处的速生桉林>交界处的红椎林.4种类型林地昆虫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排序相同,为交界处的红椎林>红椎纯林>交界处的速生桉林>速生桉纯林;昆虫群落物种均匀度指数排序为:交界处的红椎林>红椎纯林>速生桉纯林>交界处的速生桉林.[结论]速生桉林昆虫物种多样性低于红椎林,交界处昆虫物种多样性高于纯林.速生桉林与红椎林相邻种植对双方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7.
108.
浮水缯捕捞(can)条和似(jia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n)条(Hemiculter leucisculus)和似(jiao)(Toxabramis Gtinther)是水库的小型野杂鱼,数量多,繁殖力强,分布较广,属于杂食性鱼类,常常群集在岸边摄食,与“家鱼”竞争饵料,同时还吞食鱼卵,对产附着卵的鲤、鲫等鱼类的繁殖危害甚大,因此,需要消灭或控制其繁殖,强化其捕捞。  相似文献   
109.
池塘规模化养殖罗非鱼效益显著,值得推广。本文报道了罗非鱼规模化养殖的技术和方法。从2004年5月19日放养8-9cm单性尼罗罗非鱼种27万尾,经过7个月养殖试验测定共存活24.84万尾,成活率92%,平均体重0.75kg/尾,最大体重0.81kg/尾。  相似文献   
110.
为云南大鳞近金线鲃更改学名ThechangenameofAnchicyclochailusmacrolepis(Li)fromYunnan¥LiWeixian(ReservoirofHeilongtanLunan,Yunnan652200)198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