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20 0 2年1 0月1 5日至1 1月30日,笔者作为中意国际合作项目的访问学者在意大利南部的巴厘大学进行了短期的培训学习与合作性研究工作。其间,应校方邀请在意大利南方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考察和访问,重点是了解该国果树无病毒苗木生产体系的构成与运作机制。由于意大利南方是该国最大的鲜食与酿酒葡萄的生产和加工基地,因此考察期间着重对这一地区的葡萄无病毒苗木生产,鲜食葡萄规模化生产销售,以及酿酒葡萄加工与经营等情况进行了调研,访程中参观了巴厘大学实验农场(DPPMA) ,地中海农学院(CIHEAM ) ,普里亚地区苗商联合组织(Co Vi P) ,…  相似文献   
13.
攀西地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 ,横断山脉的东南侧 ,是攀枝花市和西昌市两地的简称。该地区年均温 16~ 2 0℃ ,气温年较差小 ,日较差大 ,年降雨量90 0~ 15 0 0mm ,年日照时数 2 10 0~ 2 5 0 0小时 ,≥ 10℃年有效积温 5 30 0~ 70 0 0℃ ,极端低温 - 3 0~ - 3 5℃。攀西地区光照资源丰富 ,冬暖现象突出 ,枇杷生长发育快 ,生长量大 ,树冠形成快 ,且物候期早 ,各级枝梢都易于成花 ,开花结实期早 ,果实上市季节早 ,比我国枇杷主产区福建莆田、成都龙泉等地早 2 0~ 30天 ,优势明显 ,极具市场竞争力 ,目前是我国无需任何设施即能生产反季节早熟…  相似文献   
14.
黑莓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黑莓的栽培及育种筛选出较好的发芽方法。[方法]以黑莓栽培品种成熟鲜果中的饱满种子为材料,种子设3个不同处理:A、在胚根端剥离内果皮,保留种皮及胚乳层;B、在胚乳端剥离内果皮,保留种皮及胚乳层;C、不剥离。然后,用3种培养方法对黑莓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在双层湿滤纸光培养中,处理A和B的种子发芽率均在40%左右,处理c的种子没有发芽;在双层湿滤纸暗培养中,处理A和B的种子发芽率均在61%以上,最高达63.6%,处理c的种子没有发芽。基质培养的种子的最高发芽率为15.1%。不同处理种子生成的小芽苗的移栽成活率均为100%。在培养基培养中,激素浓度配比对黑莓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结论]双层湿滤纸暗培养法是黑莓种子的理想发芽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文渊  谢红江  陈善波  江国良  陈栋  涂美艳  李靖  孙淑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81-19182,19251
[目的]探讨川西高原苹果早期落叶病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效果。[方法]于2009~2011年对川西高原苹果早期落叶病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其进行了不同药剂、不同施药时期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病原种类以褐斑病为主,占32.5%;灰斑病占29.9%;轮斑病占25.7%。田间消长规律:一般从5月中旬发生为害至10月上中旬结束,但终年只有1个发病为害高峰,且其消长与雨量呈正相关(R2=0.891 8**)。药剂防治试验表明40%福星防效最好(86.5%),且花后施药1次为佳。[结论]为苹果早期落叶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枇杷成熟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枇杷果实糖代谢、果实品质形成与改良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不同枇杷品种成熟果实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不同品种枇杷果实的总糖含量、甜度值差异显著,白肉型品种的总糖含量与甜度值变化趋势一致,红肉型品种的总糖与甜度值的变化趋势相近;枇杷成熟果实可溶性糖主要为果糖,其含量平均值为42.33 mg/g(FW),占总糖的42.74%;山梨醇的含量最低,含量平均值为2.66 mg/g(FW),占总糖的2.69%。相关性分析表明,枇杷果实果糖与甜度值、总糖与甜度值的相关性极强(均为r=0.90**),总糖与果糖显著相关(r=0.79*),总糖与葡萄糖、山梨醇、蔗糖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果糖是构成枇杷果实总糖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果糖和总糖可以反映枇杷果实甜度值的高低。  相似文献   
17.
油桃以色艳、味甜和管理方便等优点倍受消费者和种植户青睐.目前,四川省主栽油桃品种熟期相对集中且耐贮性不强.为选育出早熟、高甜、耐贮运型油桃新品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用从意大利引进的桃品种资源筛选出优良单株"04-6-29".该优株自花结实能力强、坐果率高、极丰产,含糖量高且耐贮运,2018年6月5日顺利通过四...  相似文献   
18.
大五星枇杷花果抗冻差异的生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年生大五星枇杷为试材,调查了不同发育状态花果受冻情况,测定其SOD活性、Pro含量、CAT活性及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枇杷未开放花对冻害的抵抗力最强,其他发育状态花果的抗冻强弱依次为正开放的花花瓣脱落、花萼未合拢的花花瓣脱落、花萼合拢的花横径小于或等于1.0cm的幼果横径大于1.0cm的幼果。枇杷花果对冻害的抵抗力与其SOD活性、CAT活性、Pro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密切相关。花果的SOD活性、CAT活性和Pro含量越高,其冻害抵抗力越强,冻害指数越低;组织细胞相对电导率越高,冻害抵抗力越弱,冻害指数越高。  相似文献   
19.
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桃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有效地鉴别桃苗木优良品种或类型,为桃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利用ISSR标记对28份桃种质进行了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检测。结果发现:23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88条DNA片段,其中96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频率为51.06%;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84~0.97,平均为0.92。获得28份供试材料的指纹图谱,鉴定出9条特异出现DNA片段和11条特异缺失DNA片段。通过UPGMA聚类分析发现,供试材料中地理来源及部分农艺性状相近的品种或类型聚为小类,但大的聚类群没有明确的划分标识,可能与桃种质在地区间互换及所选择的ISSR标记有关。  相似文献   
20.
以6 a生曙光油桃为材料,研究了黑膜覆盖、秸秆覆盖和保水剂对油桃物候期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桃生长发育期内,黑膜覆盖与保水剂能有效提高树盘土壤20 cm深处的地温,并使果实着色始期、成熟期较对照提前2~4 d;各抗旱措施均能很好地保持树盘土壤0~20 cm(上层)2、0~40 cm(下层)的水分含量,其中以保水剂效果最显著;保水剂在降低树盘上、下层土壤容重上的作用较其它措施大,可使果实成熟期树盘上、下层土壤总孔隙度比对照分别提高12.62%和4.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