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7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伊维菌素(IVM)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为其在罗非鱼养殖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吉富罗非鱼按1mg/kg的给药剂量肌肉注射IV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对各组织进行采样检测,通过DAS 3.0药物代谢动力学软件分析IVM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肌肉注射给药方式下,吉富罗非鱼血液中IVM质量浓度C随时间t的药物动力学模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药物动力学方程为:C血液=0.215e-0.016(t-0.22)+0.198e0-0.413e-1.294(t-0.22)。肌肉注射给药后,IVM在血液及肌肉、肾脏、精巢和肝脏的峰含量(Cmax)分别为0.424mg/L及0.757,0.618,0.571,1.514mg/kg;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8,24,8,16和24h;AUC(0-∞)分别为506.134,89.445,143.794,99.824和507.977mg/(L·h);MRT(0-∞)分别为1 810.979,176.789,194.868,312.487和259.84h;t1/2z分别为1 208.304,155.129,67.049,231.330和165.918h;各组织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程分别为:C肌肉=4.219e-0.037t+0.217e-0.004t-4.436e-0.049t;C肾脏=0.001e-0.005t+0.713e-0.004t-0.714e-0.031t;C精巢=3.479e-0.096t+0.25e-0.003t-3.729e-0.119t;C肝脏=1.764(e-0.004t-e-0.132t)。【结论】IVM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表现为:吸收快、分布广、消除缓慢。因此初步确定在水温(26±1)℃下肌肉注射1mg/kg IVM,其休药期为25d。  相似文献   
32.
伊维菌素对鲫血液成分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章晓  江敏  吴昊  何琳  杨李 《淡水渔业》2012,42(1):93-96
采用三种给药剂量(3.0、1.0、0.4 mg/kg)研究伊维菌素对鲫(Carassius auratus)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实验组鲫血液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血小板(PLT)指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给药后8~16 h快速上升、24 h后开始下降,波动幅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三种口灌剂量对鲫血液中钙离子(Ca2+)、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白蛋白(ALB)含量均无明显影响;而3.0、1.0 mg/kg的口灌剂量组鲫血液中总血清蛋白(TP)含量较对照组有下降,且剂量越大影响越大,而0.4 mg/kg组TP含量变化不大。随着剂量的增大,鲫体色逐渐变深,食欲减退、身体失衡,3.0 mg/kg组的鲫解剖后显示肾脏出血迹象。  相似文献   
33.
罗非鱼在保活运输中关键因子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5′英尺标准冷藏集装箱,使用自行研发的可折叠集装化活鱼运输装备,构建“起捕-短途转运-暂养待运-长距离运输-暂养待售”的活体罗非鱼长距离运输工艺流程,探索活体罗非鱼长距离运输各关键因子的控制技术:温度(T)为20+2℃,溶解氧(DO)为3~7.0 mg/L,浊度<400度,总氨氮(NH3-N)<100 mg/L,亚硝酸盐氮(N02ˉ-N)<0.5 mg/L、pH控制在6.5~7.5范围,游离二氧化碳(CO2)<80 mg/L.严格控制运输条件下水环境的各项关键因子,可以实现活体罗非鱼长距离运输.  相似文献   
34.
在10-30℃条件下,测定呼吸室内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GIFT)呼吸频率、水体溶解氧、pH、游离二氧化碳以及氨氮的变化。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耗氧率(Ycr)和排氨率(Ran)随着温度(t)的升高而增大,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cr=0.0038t2-0.0023t+0.0312(R2=0.9549),及Ran=0.0009t2-0.0027t+0.0037(R2=0.9475);氨熵(Qa)为0.065-0.099(<0.33),蛋白质供能比为5%~30%,表明吉富罗非鱼主要由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当温度在15~30℃时,随着温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率从0.0684mg/(g·h)下降至0.0114mg/(g·h)。出水pH明显低于进水pH,且进出水口pH的降低幅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试验期间,10~30℃的呼吸商(Qr)为0.55±0.10(<1),吉富罗非鱼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相似文献   
35.
为了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鱼类的毒性效应,参考PFOS对斑马鱼(Danio rerio)的96 h-LC50值,设置了0、1、5和10 mg/L 4个浓度组,采用静水式实验测定了PFOS对斑马鱼头部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内脏团中AL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肌肉中ALP、SOD、MDA含量。结果表明:斑马鱼头部ALP和AchE活力会在实验初期短时间内受到抑制,之后逐渐恢复;中低浓度PFOS(1 mg/L和5mg/L)胁迫会使得头部LDH活力显著升高。内脏团中ALP活力受到显著诱导,并与PFOS浓度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SOD和CAT活性则在0.5~1 h受到显著诱导,之后有所下降,但并未受到显著抑制;MDA含量在PFOS胁迫下显著升高。肌肉中的ALP活力受到显著抑制(P0.05),SOD活力及MDA含量受PFOS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6.
将福建省划分为3个水稻种植区,选取19个样点,采用近5年(2000-2004年)中逢单年份的产量进行CERES-Rice模型参数的调试,逢双年份的产量用于检验模型在研究区域的适用性;利用GISS GCM Transient Run的输出值生成了每个样点2030年及2050年的气候变化情景;在各情景文件下运行CERES-Rice模型,并将模拟结果与当前气候情景(BASE情景)下的模拟值进行比较,再结合蒸散比(β)、产量波动系数(F)等指标,定量评价了未来气候渐变过程对福建省水稻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气候渐变的若干可能对策.结果表明:在未来气候变化过程中,研究区域水稻生长季的土壤水分条件将变得不如目前湿润;研究区域早稻及单季稻生育期都将不同程度的缩短,后季稻2050年情景下有所延长;闽东南及闽西北双季稻区产量在未来两种气候情景下均表现为减产,且减产幅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大.闽西北山地气候的单季稻区表现为增产;当前闽东南水稻的稳产性最差,闽西北双季稻区的稳产性较好.未来气候变化中水稻稳产性将变差;未来两种气候情景下福建省水稻总产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相似文献   
37.
从台湾泥鳅的亲鳅培育、繁殖设施、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孵化出苗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8.
2012年,根据苗种生产与销售规律,分四个时间段,按生产季节开展池塘彭泽鲫乌仔、草鱼乌仔(生产2批)、冬片鱼种高效养殖试验,667m2鲀利润超过1.0万元,表明该养殖模式可行.  相似文献   
39.
便携式光学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系统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一个用于便携式光学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生物传感系统,它由光学SPR生物传感器、微流池、半导体致冷器(TEC)和压紧部件组成.温控微流池温度控制采用PID算法,流动样品与封闭恒温系统进行热交换,实现流动样品与光学生物传感器温度保持恒定.试验表明,当设定温度25℃的最大A/D转换输出值为16 384,温控系统启动4 min后,最大波动量少于±160,实现SPR生物传感器控温精度达±0.01℃,满足实际便携式光学生物传感器应用.  相似文献   
40.
河口区虾类育苗水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敏  臧维玲 《内陆水产》2000,25(3):20-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