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9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林业   358篇
农学   426篇
基础科学   289篇
  242篇
综合类   2350篇
农作物   424篇
水产渔业   274篇
畜牧兽医   1310篇
园艺   363篇
植物保护   27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5篇
  1967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机械收获中大豆籽粒与机器脱粒分离部件之间的作用力、揭示大豆籽粒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5个大豆品种进行了压破、剪切和顶破试验。选取含水率作为试验因素,针对不同的受力方向、加载速度、刀片角度、钢针锥度、压入深度等试验方式,获得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籽粒压破力、极限剪切力及硬度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函数关系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大豆籽粒压破力与受力方向有很大关系,压破力随加载速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含水率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极限剪切力随刀片角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加载速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压入深度在0.2~1mm范围内,硬度与压入深度无明显关系,硬度随钢针锥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研究结果可为改进大豆脱粒和输送装置、确定大豆最佳机械收获时间和其它工艺参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2.
为探究德系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的杂种优势,挖掘与杂种优势相关的候选基因,解析牛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该研究选择系谱信息清晰的德系西门塔尔牛(父本)、荷斯坦牛(母本)及其杂交F1代共91头个体,利用Illumina Bovine GGP100K高密度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基于群体分化系数Fst对其开展研究,鉴定杂种优势相关基因。结果表明,F1代与德系西门塔尔牛(父本) Fst分析发现,在全基因组水平Top 1%的阈值内,检测到859个SNPs位点区域Fst值>0.19,注释到候选基因249个;与荷斯坦牛(母本)的Fst分析,发现有860个SNPs位点区域Fst值>0.15,注释到261个候选基因。基因Pathway富集分析发现,F1代与父本间受到选择的基因主要富集在轴突引导通路(P<0.01);与母本间受到选择的基因主要富集在灶性粘连和催乳素信号通路(P<0.05),这些通路上的基因可能对杂交后代杂种优势的产生具有较大的影响。对F1代与父本、母本共同受到选择的SNPs位点进行定位与注...  相似文献   
143.
我国肉牛产业起步晚,肉牛种业相对落后,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然而国外肉牛产业发展具有悠久历史,对于良种肉牛的推广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肉牛产业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详细综述,种业作为肉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种对肉牛业的贡献超过了40%,而肉牛种牛拍卖会作为良种推广的一种重要宣传方式,重点概述了影响种牛拍卖价格的因素,并对不同国家的种牛拍卖会历程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推进我国肉牛种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4.
晚蜜桃,也叫北京晚蜜,是1987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果所在桃杂种混杂圃内发现的优良单株,亲本不详.1991年命名并开始区试,1999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3月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引入我所.  相似文献   
145.
为探究高位池与传统池塘养殖大口鲶肌肉营养品质的差异,试验选取同一地区不同养殖模式相同饲料源投喂的大口鲶.两组分别选取5条体重相近的鱼,测定形体指标,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结果 显示:高位池组大口鲶的肥满度和脏体比均显著低于传统池塘组(P<0.05);高位池组大口鲶肌肉中除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传统池塘组外(P<0....  相似文献   
146.
中兽药学研究已在我国传承5 000年,形成独特的中兽医药理论体系,拥有扎实的基础与大量的临床应用实践,不仅具有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兼有营养和药用等优点,而且具有作用范围广、整体性和有效成分多等特点。如何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是行业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发展的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如酶法提取、益生性产酶菌发酵降解中药等绿色环保提取工艺为提取、分离有效成分提供新途径。几千年来,中药方剂在保障我国畜牧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直沿用至今,尤其在国家饲料端禁抗政策出台后,中草药在兽医临床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生化汤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之功效。笔者查阅大量文献与典籍对生化汤处方药材进行详细阐述,为传统生化汤经典方剂的改良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7.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 GC-MS)分析柠檬香桃(Backhousia citriodora)挥发油的化学组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同时测定了挥发油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杀线活性,并采用多孔板-MTT显色法测定挥发油对4种不同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从柠檬香桃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5种成分,占总相对含量的87.17%,主要成分为香叶醛(Geranial)(34.35%)、橙花醛(Neral)(29.88%)和异香叶醛(Isogeranial)(3.91%),占总相对含量的68.14%,其它成分的相对含量均小于3%;柠檬香桃挥发油对松材线虫表现出有效的杀线虫活性,在24 h、48 h和72 h的LC50值分别为138.30μg/mL、107.83μg/mL和85.56μg/mL;抗细菌活性的结果显示柠檬香桃挥发油对番茄疮痂病菌(Xanthomonas vesicatoria)的抑制活性最好,IC50值为1...  相似文献   
148.
内生真菌群落在不同植物的不同组织中具有不同的组成和分布,采用ITS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4种不同桉树叶片、果实和枝条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差异. 4种桉树(Eucalyptus spp.)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是所有样本的优势菌门,但在不同样本中的相对丰度有差异.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同一组织和不同组织中托里桉和柠檬桉的内生真菌群落均相似,而窿缘桉与无性系广9在同一组织中内生真菌群落相似,在不同组织中内生真菌群落差异较大. 4种桉树在枝条中的多样性指数无明显差异,而窿缘桉果实、无性系广9的叶片和果实内生真菌群落的Chao1、Observed species和PD whole tree指数均显著高于托里桉和柠檬桉. LEfSe分析表明,柠檬桉(枝条和果实)和窿缘桉(叶片和果实)中的差异物种分布在子囊菌门,托里桉(果实)和无性系广9(叶片和枝条)中的差异物种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中均有分布.桉树中蕴含了丰富的内生真菌菌群,因树种和组织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无性系广9叶片和窿缘桉果实部位拥有更丰富的内生真菌群落,...  相似文献   
149.
水稻强化栽培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在贵州中高海拔和低海拔稻区进行水稻强化栽培试验,探索强化栽培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应用前景,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贵州中高海拔稻区采用强化栽培可获得较高产量,并以软盘育秧方式增产效果更好;中低海拔稻区采用强化栽培管理与宽窄行移栽相结合提高产量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0.
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 JH)是由咽侧体分泌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可以调控昆虫的很多生理过程,如发育、变态、生殖等。作为bHLH-PAS(helix-loop-helix-Per-ARNT-Sim)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的methoprene-tolerant (Met)是JH的受体,在JH的信号传导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结合RNAi技术测定了沉默Met基因后黏虫Mythimna separata的Vg基因表达、卵巢发育和生殖行为,旨在探究Met基因在黏虫生殖过程中的功能。结果表明当Met基因沉默后,与卵巢发育密切相关的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 Vg)基因表达量下调了50%,从而显著抑制了卵巢发育,并导致产卵显著延迟、产卵历期显著缩短,产卵量显著下降。结果表明Met基因是黏虫生殖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受体基因,它通过调节后续Vg的表达和沉积,来达到控制卵巢发育,从而调控生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