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5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林业   323篇
农学   398篇
基础科学   267篇
  233篇
综合类   2118篇
农作物   400篇
水产渔业   265篇
畜牧兽医   1165篇
园艺   302篇
植物保护   25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5篇
  1967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枇杷新品种东湖早单果重 50~ 6 0 g,果肉质细化渣 ,风味佳 ;结果早、丰产 ;不易裂果 ,优良性状稳定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0 .8%~ 11.2 % ,可食率 6 9.5%~ 70 .5% ,在福州地区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熟 ,2 0 0 2年 4月通过专家鉴评  相似文献   
52.
玉米青枯病病原腐霉对其伴生镰刀菌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以玉米青枯病病原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 Malthews)与禾生腐霉(Pythium gramlnicola Subram)为材料,着重研究了两种腐霉的生长与代谢对其伴生病原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的影响,结果表明:1.腐霉的定殖生长能力弱于禾谷镰刀菌。在腐霉菌落上,禾谷镰刀菌仍可生长,而在禾谷镰刀菌菌落上,腐霉则不能生长。2.在伴生条件下,腐霉被镰刀菌覆盖的时间长短随接种间隔而有变化,接种间隔愈短,则覆盖愈快。3.两种腐霉的培养滤液均对禾谷镰刀菌的孢子萌发与芽管伸长及菌落扩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明滤液中含有对镰刀菌生长有利的活性成分。4.腐霉培养滤液对禾谷镰刀菌红色色素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原因可能与腐霉的嗜糖性有关。5.田间结果表明,腐镰复合接种的发病率接近禾谷镰刀菌单菌接种,但低于腐霉单菌接种。  相似文献   
53.
江祖茂 《广西植保》1997,10(1):27-28
旱育稀植秧田病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江祖茂(来宾县植保站546100)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一项高产、高效益的先进栽培技术。其育秧方式是旱播旱管,早稻用膜覆盖。来宾县1993年引进试验示范成功后,1996年早、晚两稻推广种植面积达1.3万多公项。但随...  相似文献   
54.
养马业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时期对马匹用途有不同要求。当前马匹除重点用于国防、草原畜牧放牧以外,马的乳肉产品加工利用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马肉在市场占领较快,导致马匹乱宰现象也较严重,各地马匹数量逐年下降。牧区少数民族的酸马奶、马奶酒因生产不规范,再加上受季节的影响,科学化批量生产力度不足,马奶保健饮品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相似文献   
55.
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奶牛日产奶量、乳脂率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选用 2 4头年产奶量在 6 0 0 0~ 70 0 0kg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 3组 (n =8) ,试验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 6 0mg/kg (Da1)和 72mg/kg (Da2 )的大豆异黄酮 ,每天测定产奶量和乳脂率 ,并计算饲料的转化率 ,试验期为 2 0d。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较 ,试验组平均日奶产量分别提高了 11.8% (Da1,P <0 .0 1)和 3.4 % (Da2 ,P <0 .0 5 ) ,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 ;而乳脂率 3组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6.
为寻求适宜西南酸性红黄壤地区的果树品种,我们于2000年与中国科学院江苏植物研究所合作,引进美国兔眼类型越桔6个品种,在麻江县试种,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57.
旨在利用两种统计模型对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的胴体重和骨重两个屠宰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并比较不同模型的分析结果,促进GWAS的方法研究。本研究以1 301头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为试验材料,通过实地采集和测量获得样品和表型数据,通过提取样品DNA,并利用Illumina BovineHD(770K)芯片分型获得基因型数据,采用线性混合模型(LMM)和复合区间定位-线性混合模型(CIM-LMM)两种模型进行关联分析,定位影响目标性状的显著SNPs及候选基因;同时对两种模型的GWAS结果进行对比,探讨模型的优劣。结果表明,CIM-LMM检测到了LMM检测的所有显著SNPs(P0.05),显示出更高的统计效力。本研究共识别8和7个SNPs分别与胴体重、骨重显著关联,其中有2个SNPs与这两个性状都相关。这些SNPs主要分布于3、5、6、10、14、16、17号染色体上,其中6号和14号染色体显著SNPs分布较为集中;最终找到了11个候选基因,同时探讨了GCNT4、ALDH1A2、LCORL和WDFY3等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为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屠宰性状的遗传机理做了探索,并且为GWAS研究方法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8.
为探究亚高山雌雄异株草本植物乳白香青对生境的适应方式,通过测定5个草地群落(A-老芒麦改良草地,B-虉草改良草地,C-天然草地,D-天然草甸,E-沙化草地)中乳白香青种群数、种群密度和面积、分布系数、性比组成,以及雌雄株构件性状、生物量配比、水分分配及抗性物质含量等参数,研究群落组成对乳白香青种群特征、雌雄株形态可塑性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草地群落的优势种、群落密度、基盖度、物种密度和优势种高度及土壤理化性状的显著差异(P<0.05),使不同群落中乳白香青种群特征显著不同,群落类型对种群特征参数影响顺序为种群面积>种群密度>性比>年龄结构>种群数>分布系数;D群落中乳白香青种群数和分布系数最高,C中乳白香青种群面积和密度最大,E中乳白香青种群数仅分别为D和C中的30.21%和35.11%,分布系数仅为C中的36.04%;群落类型对乳白香青种群年龄结构和性比有显著影响(P<0.05),雌株数为雄株的2.22~7.03倍;叶数和叶面积、株高和茎径、根长、小花数和苞片层数有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群落类型对雌雄株的叶数和叶面积、株高、根数、花序数和小花数有显著影响,对雄株茎径和苞片层数有显著影响;雄株总生物量和花分配比显著高于雌株,而根分配比显著低于雌株(P<0.05),群落类型对乳白香青生物量配比有显著影响,雌株生物量配比受影响顺序为花>总生物量>叶>根>茎,雄株受影响顺序为花>茎>叶>总生物量>根;雄株茎、叶、花含水量显著高于雌株(P<0.05),根含水量在性别间和群落间差异较小,雌株构件含水量受群落类型影响顺序为花>茎>叶>根,雄株为叶>茎>花>根。雄株中MDA含量高于雌株,雌株中H2O2含量及T-AOC活性大于雄株(P<0.05),群落组成对雌、雄株中H2O2和MDA含量及T-AOC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A和B中H2O2和MDA含量最低,E中H2O2和MDA达最大值,而T-AOC活性最低。雌、雄个体均能依据群落生境调整生长策略,通过构件性状、生物量配比、水分分配和抗性生理等适应性变化,使种群具有与生境匹配的种群特征,利于提高种群适合度和生活史完成。  相似文献   
59.
为探索小檗果提取物的体外抑菌和抗炎功效,本试验以乙醇和水为溶媒提取了小檗果粗体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检测对奶牛乳房炎常见致病菌即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的抑菌活性,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抗炎作用。结果显示,小檗果水提物和醇提物对3种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达到高敏或中敏,抑菌圈直径为(10.69±0.16)~(16.89±0.67)mm。与模型组相比,小檗果水提物和醇提物低剂量组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抑制率均高于58%。本试验为小檗果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0.
正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俗名红花草,豆科黄芪属,20世纪70-80年代在我国水稻产区作为绿肥得到广泛种植,其后随着化肥工业的迅猛发展,种植面积剧减。近几年由于长期偏施化肥和过量施用化肥,以致土壤酸化严重、有机质含量下降,农产品品质下降,紫云英又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不仅仅作为绿肥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其赏花、酿蜜、富硒产品开发、菜用等多项功能也得到开发利用,武汉市已连续2 a每年补贴100万元恢复紫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