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2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刺激隐核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激隐核虫病,俗称海水小瓜虫病或海水白点病,是由刺激隐核虫寄生引起海水硬骨鱼类的一种致死性寄生虫病,以病鱼皮肤、鳃和眼出现大量小白点为特征。为我国二类疫病。一、病原学病原为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属于前口目(Prorodontida)隐核虫科(Cryptocaryonidae)隐核虫属(Cryptocaryon)成员。海水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arinus)是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12.
草鱼出血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农业部兽医局委托动物流行病学中组织专家编写动物疫病释义,为便于解读水生动物的疫病,本刊现将《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水生动物疫病种类的分类及各病的释义分期进行刊登。  相似文献   
13.
根据Gen Bank中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糖蛋白全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SVCV欧洲株病毒核酸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获得欧洲株SVCV-G基因,克隆至p PICZαA,构建p PICZαASVCV1540表达质粒。以限制性内切酶Sac I线性化p PICZαASVCV1540后通过化学法转化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X33和GS115,添加1%甲醇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产物显示其分子质量为70 ku。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该蛋白可以被SVCV山羊多抗识别,表明目的蛋白具有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4.
包纳米虫病     
包纳米虫病,是由包纳米虫属原虫寄生于宿主血细胞所引起的寄生虫病,染疫牡蛎表现生理紊乱,通常以死亡为转归.根据病原,OIE将其分为牡蛎包纳米虫感染和杀蛎包纳米虫感染两种疾病.为OIE疫病和我国水生动物三类疫病.  相似文献   
15.
北京房山某锦鲤养殖场锦鲤发生大量死亡,患病锦鲤呈烂鳃、肾脏糜烂、身体浮肿;症状类似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 virus,KHV)感染,但经PCR检测排除了KHV感染。为进一步确定病原,对发病鱼进行了临床症状观察、病毒分离、细菌分离培养、病鱼组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和PCR扩增等检测。通过病鱼组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在肾脏内可见200 nm×400 nm的痘病毒样颗粒。抽提病毒核酸后,用已知的鲤鱼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的保守序列设计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出548和180 bp片段,测序结果和GenBank公布的CEV H504株序列完全一致。根据发病鱼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最终确定该病为CEV引起的鲤鱼浮肿病。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的鲤鱼浮肿病。  相似文献   
16.
1986年和1987年,山西省虹鳟试验场用从日本进口的鱼卵孵化的虹鳟稚鱼暴发急性流行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其主要症状为全身发黑,眼突出,腹部澎涨,鳍条和皮肤充血;在体内,肝、脾发白,消化道内无食物,常充满乳白色或黄色的粘液。经组织培养分离到病毒,能在冷水鱼细胞中引起细胞病变,病毒量可达10~θTCID50/0.1ml。感染了病毒的细胞用1%营养琼脂复盖后可形成直径1~2毫米的空斑。该病毒对氯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贸易的增长,来自台湾地区的甲鱼蛋输入量猛增。为了在促进两岸贸易的同时,防止有害生物传入,保护大陆地区养殖业安全和人民健康,根据世界贸易组织SPS协定的有关原则,对从台湾地区输入的甲鱼蛋携带的霍乱弧菌等10种细菌和甲鱼虹彩病毒等8种病毒进行了风险分析。评估结果表明:从台湾地区输入甲鱼蛋的主要风险是蛋表面在自然条件下可能被病原性微生物,如细菌和病毒等污染。这些病原可能会随着甲鱼蛋传播到大陆地区,造成疾病流行,或者危害人类健康。虽然其风险不高,但一旦传入,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有些病原也会引起严重后果,因而必须进行适当监管。监管重点是控制蛋表面污染的微生物。基于风险评估,本研究提出了3个风险管理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三代虫病     
三代虫病是由三代虫寄生于鱼类体表和鳃而引起的疾病。为我国三类疫病。  相似文献   
19.
用PCR快速检测对虾白斑病病毒D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CR技术快速检测对虾白斑病病毒。引物146F1和146R1用于扩增病毒DNA中1447bp的片断,引物146F2和146R2用于扩增1447bp片断中长941bp的一段。经200多个样品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可靠地检测到患病对虾体内的白斑病毒DNA。文中同时讨论了近年来白斑病流行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Taqman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对虾的Taura综合症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TSV).选取TSV基因组的保守序列,利用Primer Express 2.0软件设计引物和探针,扩增产物长度为73 bp.以含有TSV目的扩增片段的质粒为标准品,进行实时定量RT-PCR反应,结果表明质粒DNA在6~6×106个拷贝,共7个数量级的范围内有"S"型扩增曲线.根据病毒拷贝数与Ct值制备了标准曲线,可以用于病毒的定量分析.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6个病毒粒子.该方法的重现性好,组内的实验变异系数为0.04%~2.70%,组间实验变异系数为0.92%~4.67%.引物和探针对于对虾基因组RNA、黄头病毒RNA都没有扩增反应,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实时定量RT-PCR检测TSV方法的建立,对于虾病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