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0篇
  10篇
综合类   18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昌春七号母本为F5—79(高蛋材料),父本为133,1990年配制组合,经七年选育而成,2000年昌吉州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自治区科委“九五”新疆春小麦新品种选育攻关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62.
[目的]对干旱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以及研究区域内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基于喀什地区野外实地采集的418个表层(0~20 cm)土样,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土壤有效磷、有效硅以及微量元素有效锰和有效锌的空间变异性,探讨外部环境变量秸秆还田、棉花产量、玉米产量和土壤类型对相应研究元素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各元素均符合正态分布,土壤中各元素变异程度均小于50%,该地区研究元素与环境因子之间具有空间相关性,局部差异性较强。[结论]有效硅和有效锰受秸秆还田影响较强,呈现负相关性;有效锰、有效硅随棉花空间分布呈现区域性;有效磷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变化较为平稳,波动性较弱,在栗钙土中元素整体变异性较弱。本研究对干旱地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提供相应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3.
近10年来,塔城地区拖拉机事故总的趋势是在迅速下降,农业机械总保有量从1990年16098台,猛增到38010台,发生重大事故122起,死亡125人,用坐标图和国图对事故进行分析,4月~10月份是事故高峰期,因驾驶员因素发生的事政危害仍十分惊人,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仍然存在。为消除事故隐患,将事故降到最低限度,现作以下分析:1伤亡事故月、季度变动分析农机事故按时间序列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如表人图1所示)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每年4月后随着运输作业的增加和农田作业的开始,机车出行量大.事故增多,遇到春耕,夏收及秋季农忙时,大部分…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通过对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小麦叶锈病田间发生规律及田间药效试验研究,探讨果粮间作模式下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危害特点,筛选对小麦叶锈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及合理的使用方法.[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定点定期调查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危害情况;药效试验参照小麦叶锈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结果]小麦叶锈病在不同间作模式下始发生期及田间消长规律基本一致,始见期在5月中下旬,病情指数在小麦生长期内呈现上升趋势.不同年份叶锈病发生危害程度差异较大.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危害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枣麦间作麦田小麦叶锈病病情指数最高,其次是小麦单作田.药剂试验表明,药后10 d,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50 g/L丙环唑乳油、250 g/L已唑醇悬浮剂和400g/L氟硅唑乳油在试验浓度下的防治效果均在76;以上,显著高于10;苯醚菌酯悬浮剂和25;乙嘧酚水悬浮剂.[结论]基本摸清了核桃小麦间作、红枣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叶锈病的田间发生规律及与小麦单作田的差异性.筛选出的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50 g/L丙环唑乳油、250 g/L已唑醇悬浮剂和400 g/L氟硅唑乳油在试验浓度下可有效控制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及危害,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在大田合理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66.
测定了源于新疆棉区的22个棉花黄萎病菌单孢菌株和3个落叶型棉黄萎病菌菌株T9、VD8和V151对4个棉花品种上的致病力.采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APD)技术分析了这些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的25个棉花黄萎病菌之间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各棉花品种上,22个新疆菌株中都有与T9、VD8或V151的致病力差异不显著的菌株,说明新疆存在较强致病力的棉花黄萎病菌菌系.RAPD分析表明,供试的8个随机引物中6个可以从25个菌株的基因组DNA中稳定地扩增出多态性DNA片段.对扩增片段统计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幅度为0.57~1.00.聚类分析表明,在阈值0.625处可将25个菌株分为4个RAPD群(命名为RG1、RG2、RG3和RG4),RG1包括2个菌株,即B、BL-19菌株; RG2 包括5个菌株,即BL-17、BL-13、N-5、H、N-16;RG3为最大一个亚群,包括T9、SL等16个菌株;RG4包括2个菌株,即VD8和V151.综合分析表明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强弱和菌株的采集地等遗传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各主产棉区的频繁引种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67.
进入"十三五"以来,中国马产业遇到了前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马繁育中心、马术俱乐部等规模化养马场数量和质量不断稳步提升。而马结症是马匹养殖过程中的常见多发病,严重时造成马匹病淘和死亡,以至马主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遭受巨大损失和伤害,在规模化马场中表现更为突出。为此,笔者耕植于生产实践总结出规模化马场应对马结症的策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8.
西瓜杂交制种由于受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往往致使种子产量较低、质量较差.本人通过多年的西瓜制种,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优质高产制种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9.
阿克苏市常见绿化树种叶面尘粒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道树拦截了近地面大气PM的迁移,被叶面滞留的PM难以重新扬起,从而降低对人类的危害。不同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及叶面尘粒径特性有所差异,且树种滞尘受到自身、自然及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干扰。该试验对阿克苏11种树种叶面尘及自然降尘进行了采集,并对其进行了粒度分布特征分析,得出了其PM2.5、PM10含量,与自然降尘粒度分布进行了相应比较。结果表明:与二球悬铃木、圆冠榆和新疆杨的叶面尘颗粒物附着密度高,滞尘稳定性较强相比之下,沙枣、梨树和槐树叶面尘颗粒物附着密度低;叶面尘PM2.5、PM10含量最高的树种分别为沙枣、葡萄,含量分别为0.68%、3.59%;自然降尘中细小颗粒物所占体积分数较小,而叶面尘中细小颗粒物所占体积分数较大,叶面尘粒径中值表现为工业区交通枢纽区居民区清洁区。自然降尘的粒径中值为清洁区交通枢纽区工业区居民区,二者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0.
“新农一号”狗牙根足球场草坪的建植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总结“新农一号”狗牙根在新疆托克孙县建植足球场草坪的成功经验,探索了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利用“新农一号”狗牙根建植运动场草坪的建植和养护管理技术。初步形成了适合该地区运动场草坪的建植和养护管理技术规范。对同等地区运动场草坪的建植及养护管理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