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灰树花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灰树花的人工代料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季节安排、场地选择、菌种制作、培养料调配、装袋灭菌接种、菌丝生长期和出菇期的管理及采收等措施。  相似文献   
22.
黑米皮的营养与抗氧化评价及其加工处理的保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黑米皮的主要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比较了热烘烤、微波加热和挤压膨化处理等加工工艺对黑米皮活性物质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黑米皮的总黄酮、总花色苷及总抗氧化能力明显高于精米的,占黑米重12%的黑米皮的总黄酮、总花色苷和总抗氧化能力均占到整粒黑米的98%以上。黑米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氨基酸种类齐全,结构合理,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均较高,可视为黑米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的主要载体。热烘烤、微波加热和挤压膨化3种加工方法对黑米皮总黄酮、总花色苷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挤压膨化处理的影响较小,微波处理的其次,热烘烤处理的影响较大。经挤压膨化处理后黑米皮的过氧化值和酸价变化较平缓,保质效果稳定,可作为黑米皮保藏的首选工艺。  相似文献   
23.
籼型黑米萌芽积累γ-氨基丁酸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对稻米进行萌芽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其营养成分和γ-氨基丁酸等活性物质含量,为了分析影响籼型黑米萌芽积累γ-氨基丁酸的工艺条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籼型黑米的浸泡温度、时间、浸泡液中Ca2+浓度及其萌芽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籼型黑米的吸水率和萌芽率受浸泡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在萌芽过程中其对γ-氨基丁酸的积累受浸泡液中Ca2+浓度以及萌芽培养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在28℃温度下用0.50 mmol/L CaCl2溶液浸泡24 h后,再在29℃温度下萌芽培养30 h,其γ-氨基丁酸含量可达到55.36 mg/(100 g),为萌芽前的3.9倍。  相似文献   
24.
3种黑色作物种皮花色苷稳定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比色法研究了外界因素及5种杀菌工艺对黑米、黑大豆、黑玉米种皮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在避光、自然光和日光灯条件下稳定性最好的是黑大豆花色苷,其次是黑米花色苷,最差的是黑玉米花色苷。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黑米和黑大豆花色苷的稳定性较好,黑玉米花色苷的稳定性较差。NaCl、蔗糖、葡萄糖等食品原料,防腐剂苯甲酸钠以及K^+、Ca^2+、Mg^2+、Zn^2+、Cu^2+ 5种金属离子对3种花色苷稳定性影响不明显。煮沸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巴氏灭菌、微波灭菌、高温短时灭菌5种不同杀菌工艺中,高温短时灭菌的影响较小,高压蒸汽灭菌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5.
【目的】对黑芝麻黑色素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分离得到的不同级分进行结构表征,评价各级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黑芝麻黑色素的精细结构解析及功能活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芝麻皮为原料,通过碱提酸沉法得到黑芝麻黑色素。黑芝麻黑色素经HW-40C尺寸排阻色谱柱分离纯化,测定所得不同级分的得率、色价和黑色素含量,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元素分析(E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子顺磁共振(EPR)、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表征黑色素不同级分的结构,通过DPPH(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ABTS(2,2'-Azinobis-(3- ethylbenzthiazoline- 6-sulphonate))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ption capacity,ORAC)评价不同级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黑芝麻黑色素经过分离纯化得到黑色的Fr1和棕褐色的Fr2两个级分,得率分别为60%和24%,两个级分的分子量分别为38 800 Da和6 000 Da,Fr1的黑色素含量为782.16 mg SME?g-1DW,Fr2的黑色素含量为884.66 mg SME·g-1 DW。元素分析结果表明Fr1为真黑色素而Fr2可能是异黑色素;Fr1和Fr2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红外光谱显示,两个级分均含有苯环、-OH、-NH2及-COOH等官能团结构;1H-NMR结果表明Fr1中含有更多的脂肪氢且芳香环上的氢大多数被取代,Fr2的芳香氢含量较Fr1高;固体核磁13C-NMR结果表明Fr1结构中含有更多的脂肪碳和羰基,Fr2含有更多的芳香碳;XPS结果显示两个级分黑色素的官能团含量不同,C1s结果表明Fr1的C-C(H)和C=O官能团的比例高于Fr2,但C-OH/C-N和O-C=O的比例低于Fr2;N1s结果表明Fr1的C-NH官能团比例高于Fr2,但芳香N的比例低于Fr2,且Fr1不含C-NH3+;O1s结果表明Fr1的C-OH官能团比例高于Fr2,但C=O官能团的比例略低于Fr2,且Fr1中不含吸收的H2O。EPR结果显示两个级分均具有较强的顺磁共振特性,Fr1和Fr2的g值分别为2.0078和2.0085,ΔHpp分别为0.7430和0.6950 mT;X-射线衍射表明黑芝麻黑色素的两个级分均为非晶态化合物,Fr1存在平面堆叠结构。Fr1和Fr2的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83.00和54.00 μg·mL-1,ABTS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53.00和30.00 μg·mL-1。Fr1和Fr2的FRAP值分别为1.05和1.62 mmol FeE·g-1 DW,ORAC值分别为3 141.80和4 143.76 μmol TE·g -1 DW。【结论】Fr1是黑芝麻黑色素的主要级分;Fr1主要是真黑色素,而Fr2可能是异黑色素。Fr1和Fr2结构中均含有羰基、羟基、氨基、芳环和氮杂环等官能团,Fr2结构芳香性较Fr1高;Fr2的DD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和ORAC抗氧化能力均高于Fr1。  相似文献   
26.
杨桃的酚类成分含量及其生物可及性与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杨桃果实中酚类物质的组成、含量、生物可及性及其抗氧化活性,为杨桃的鲜食消费和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 以广州红杨桃(GZ)、香蜜杨桃(XM)、台湾蜜丝杨桃(TW)3个品种的果实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杨桃果实中主要的酚类物质,选用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两种方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采取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法分析各杨桃品种果实在消化过程中消化液总酚、总黄酮、单体酚物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并计算其酚类物质生物可及性。 【结果】 从杨桃果实提取物中检测到了3种酚酸(原儿茶酸、对香豆酸和阿魏酸)和3种黄酮类物质(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和异槲皮苷),其中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是含量最高的单体酚。供试杨桃品种的总酚、总黄酮含量的变异范围分别为234.41—293.30 mg GAE/100g FW和165.75—278.97 mg CE/100g FW。模拟胃消化后,杨桃消化液中生物可及性多酚和黄酮的总含量分别为151.57—180.45 mg GAE/100 g FW和113.06—164.45 mg CE/100 g FW,总酚和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分别为54.05%—76.98%和47.58%—93.88%。进一步经肠消化后,释放入消化液中的生物可及性酚类成分有所减少,生物可及性多酚和黄酮的总含量分别为116.64—155.76 mg GAE/100 g FW和78.47—148.44 mg CE/100 g FW,总酚和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分别为46.57%—66.45%和40.12%—84.75%。胃消化释放入消化液的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分别达到56.60%—87.54%和65.33%—85.92%,而胃肠消化液中检测到的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含量分别为杨桃果实提取物的51.90%—80.94%和32.81%—37.50%。杨桃胃消化液的ABTS和ORAC抗氧化值分别为杨桃果实提取物的97.56%、102.42%、92.36%和122.73%、118.50%、107.14%,而经进一步肠消化后消化液的ABTS和ORAC值分别降低12.33%—26.60%和37.95%—43.28%。 【结论】 杨桃中主要的酚类物质包括原儿茶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和异槲皮苷,其中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酚类物质。杨桃果实经模拟胃液消化后消化液中有较高的酚类物质含量,而肠消化过程使生物可及性的酚类物质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7.
速溶龙眼粉加工的酶解提取与喷雾干燥工艺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建立速溶龙眼粉的加工技术,运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龙眼干中可溶性固形物酶解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其提取液的喷雾干燥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龙眼果肉干(含水率13.62 %)为原料,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同时酶解提取,pH3.1,酶解温度52℃,酶解时间160 min,果胶酶用量0.6‰,纤维素酶用量0.15‰,龙眼干中可溶性固形物得率达85.26%;当酶解提取液中可溶性固形物浓度达25%时,采用喷雾干燥法,选取麦芽糊精为助干剂,其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0.8:1,热风温度185℃,热风流量26.47 m3/h,入料流量0.20 L/h,在此条件下,龙眼粉得率为48.58%,含水率<5%,水溶性良好,色泽风味佳。由此说明,以龙眼果肉干为原料采取酶解提取与喷雾干燥相结合的工艺可有效加工速溶龙眼粉。  相似文献   
28.
黑大豆营养功能及开发豆皮色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黑大豆的营养功能,特别是豆皮的抗氧化功能。分析了"粤引大豆一号"新品种的营养价值,比较黑大豆、黑米及黑玉米中生物色素的抗氧化能力,发现黑大豆明显强于后者;对不同粒型、不同产区黄大豆、黑大豆的总酚、总花色苷含量进行比较,发现黑大豆极显著高于前者。阐述了黑豆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机制,最终提出了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生物色素在营养研究上的重大意义,并对大豆今后的育种目标、种植基地和季节的选择,以及对采用微化技术加工其相关产品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
巴西蘑菇多糖冲剂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巴西蘑菇多糖的条件,研究了多糖冲剂制备工艺,并用苯酚-硫酸法对巴西蘑菇多糖冲剂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巴西蘑菇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30min,微波功率为80%(全功率为800w),液料比为20:1.巴西蘑菇多糖冲剂配方为:巴西蘑菇粗多糖:可溶性淀粉:甜蜜素=1:4:0.04,冲剂中多糖含量为7.624%.  相似文献   
30.
黑米皮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与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该研究以总抗氧化能力为活性跟踪指标,应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黑米皮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黑米皮抗氧化物提取的最佳浸提条件为:以黑米皮为材料,以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4、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4 h。在此条件下,一次浸提率达71.4%,二次浸提率达85%以上。在去除黑米皮抗氧化提取物中的杂质时,选用石油醚或正己烷进行脱脂处理,对其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最小。通过静态与动态吸附性能比较,从8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对黑米皮抗氧化活性物质吸附性能最好的树脂为NKA-II,其最佳解吸剂为70%乙醇溶液。经NKA-II吸附分离后,黑米皮抗氧化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提高4.00倍,总花色苷含量提高4.01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