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戊唑醇在小麦中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的戊唑醇残留分析方法中,小麦样品用丙酮为萃取溶剂,加水10 mL,机械振荡法提取,提取液用石油醚液液分配2次,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净化,气相色谱(GC-NPD)检测。小麦中戊唑醇的添加浓度分别为0.025、0.05和0.5 mg.kg-1,其回收率分别为73.98%~82.86%、81.21%~95.38%和81.51%~97.98%,变异系数为5.74%~9.33%。结果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香蕉、小麦中戊唑醇残留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香蕉和小麦中戊唑醇残留检测方法,对1.0 mg/L的标准工作溶液、香蕉和小麦提取液、香蕉、小麦中添加戊唑醇标样分别在-20℃、4℃、25℃条件下分别保存1天、3天、5天、7天、10天、14天,进行稳定性试验,香蕉和小麦中添加浓度为1.0 mg/kg,14天后戊唑醇标准工作溶液分解率分别为6.95%、9.94%和15.92%,戊唑醇提取液14天后分解率分别为11.47%和19.64%、23.88%和23.12%、26.94%和27.49%,基质中添加样贮存7天后分解率分别为23.42%和27.18%、19.14%和26.73%。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调查安徽农业大学2000届毕业生择业现状的基础上,对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地分析,并提出了若干探讨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香蕉中戊唑醇残留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确立香蕉中戊唑醇残留检测方法,用丙酮∶水(60∶5,V∶V)为萃取溶剂,液液分配后浓缩至近干,定容后用气相色谱(GC-NPD)测定。戊唑醇的最小检出量为1×10-11g,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mg.kg-1。香蕉中添加浓度为0.025、0.05、0.5 mg.kg-1,其回收率分别为98.12%~109.23%、70.37%~99.57%和78.13%~94.53%,变异系数分别为5.55%、17.93%和9.58%。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青菜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青菜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以丙酮、石油醚为萃取溶剂,用超声波法提取,并以气相色谱法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结合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特点及教学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对传统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优化了实验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达到增加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巢湖水中7种有机磷和12种有机氯农药SPME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优化萃取时间、温度、离子强度和盐离子浓度等条件,建立了巢湖水中7种有机磷农药和12种有机氯农药的固相微萃取技术检测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有机磷农药微萃取的优化条件为:采用PA纤维头,萃取温度为20℃、萃取时间为60 min、氯化钠浓度为35%,pH为7;有机氯农药微萃取的优化条件为:采用PDMS纤维头,萃取温度为60℃,萃取时间60 min,氯化钠浓度为5%,pH为7。在优化条件下,利用SPME对巢湖水中的有机磷、有机氯农药进行添加回收试验。结果表明,有机磷农药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0.09%~118.82%之间,变异系数在0.23%~15.62%之间;有机氯农药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2.80%~103.80%之间,变异系数在1.24%~11.69%之间。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模拟酸雨(pH为7.0、5.5、3.5)对幼苗生长、 叶绿素相对含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上海青在酸雨频发地区的栽培措施.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内,pH 5.5的酸雨对上海青叶绿素的相对含量、 茎叶长和鲜重均无显著影响,pH 3.5的酸雨显著降低了上海青的叶绿素相对含量、 鲜重和茎叶长.在第15天,pH 3.5的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叶菜作为一种特殊的绿色植物,不仅在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作为一种大气-土壤交界的重要环境界面,具备显著消减大气颗粒物浓度的生态功能.本研究对杭州市6种常见叶菜叶片不同粒径颗粒物吸附量及叶表微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利用叶菜表征区域大气颗粒物污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生菜Lactuca sativa var.crispa、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 L.杭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var.oleifera、叶用番薯Ipomoea batatas,采用水洗测量法测定植物表面不同粒径颗粒物吸附量,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叶菜表面的微形态结构,探究叶片表面微形态与颗粒物吸附能力的关系.[结果](1)不同叶菜叶表面对总颗粒物的吸附能力存在差异,以叶用番薯吸附总颗粒物的能力最强((22.62±4.15)μg/cm2),生菜吸附能力最弱(6.46±1.22)μg/cm2).(2)通过比较叶菜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吸附量可知,以叶用番薯对PM>10、PM2.5~10及PM0.2~2.5的能力最强,以生菜吸附PM>10的能力最弱,以杭白菜吸附PM2.5~10能力最弱,以苋菜吸附PM0.2~2.5能力最弱.(3)叶菜叶片以吸附PM>10为主,占总颗粒物质量的75.19%~88.42%,PM2.5~10占总颗粒物质量的7.75%~22.93%,PM0.2~2.5占总颗粒物质量的1.87%~4.19%.(4)通过线性拟合可知,气孔长度、气孔宽度与PM>10质量呈显著性关系,气孔宽度与PM0.2~2.5质量呈显著性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叶菜表征区域大气颗粒物污染提供参考依据.[结论]叶用番薯吸附总颗粒物的能力最强,生菜吸附能力最弱.气孔是影响叶菜吸附不同粒径颗粒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丽水山居”作为全国首个地级市民宿区域公用品牌,是丽水市“山”字系品牌的核心成员,也是助力乡村振兴、惠农增收的重要抓手。为了促进“丽水山居”民宿品牌高质量创新发展,助推山区农民共同富裕,采用文献收集法、人物访谈法和实地调研法,基于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视角,阐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厘清了“丽水山居”品牌民宿存在的痛点与困境,并重点分析“丽水山居”民宿品牌创新发展路径。分析认为,政府顶层设计、公共服务覆盖、多元业态振兴、品牌内涵延伸等是驱动“丽水山居”民宿品牌创新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