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99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82篇
  27篇
综合类   472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71篇
畜牧兽医   311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1、要注意观察狐的外貌特征及体质优质种蓝狐头型相对小而圆,耳廓较小,长有柔软的绒毛,吻较短;颈部与头、肩部衔接协调,肩较高而平,肩宽适度,胸肩后部无明显凹陷,腰背平直;臀充  相似文献   
92.
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市制糖行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因此认清形势,采取相应对策,是稳定和发展我市制糖行业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3.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发病突然,死亡率高,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新镇镇杨文村养猪户荣某,饲养4头生产母猪,自1998年至1999年上半年,共生产10窝仔猪,先后发生仔猪水肿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进行防治,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4.
啤饲大麦丰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以品种、播种期、密度、氮肥施用、氮密效应等啤饲大麦产量密切相关的几个因素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究,提出云南省保山啤饲大麦栽培技术及三种产量指标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介绍层流实验法率定管径,是用水力学原理通过一个水力实验来率定管径,具有简便精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96.
自发现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天然植物激素的调节以来,化学工作者合成了一些与天然激素同等效应,或能改变天然激素效应的化学物质,这种人工合成的激素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上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始于50年代后期。由于机械收获的发展,研究较早、应用较广的。一类是助收剂(Harvest-aid Chemicals)。近十几年,在棉花的各个生育阶段也应用了不少生长调节剂品种,目的是:(1) 改善种子发芽活力;(2) 调节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3) 提前开花,增加座果率;(4) 生育后期生长的抑制和催熟;(5) 利于机械收获;(6) 改进棉纤维质量,增加产量。其中调节生长发  相似文献   
97.
调节安(生物活性成分为 N,N-二甲基吗啉鎓氯化物)是一种高效、低毒、安全的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本文介绍了该化合物微量比色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8.
为改革科研计划管理,实行技术经济责任制,使计划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自1981年始,我们对课题承包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1983年,全院签订技术服务和研究课题承包合同47个,其中院管科研课题承包合同19。之后,认真抓了19个重点科研课题合同的管理和研究,初步摸索出了一套可行的管理办法。课题承包的形式与方法科研课题承包,形式均采用合同办法。  相似文献   
99.
贵州稻种遗传资源经过20余年的研究,在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1)陆续收集并整理、编目的地方稻种达5667份,大部分已分别于不同时期送国家种质库作长期保存,系统完成农艺性状的鉴定与评价,筛选出一批矮秆、大穗、大粒、优质、抗病虫、耐逆(冷:旱)和功能型等特性突出的优异种质;(2)贵州地方稻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环境对品种的选择和品种对环境适应双向作用的同化产物,尤其在贵州高原的低温、高湿、寡照生境下形成的禾类和旱稻等种质,在耐逆(包括冷、烂、锈等不良土壤因子)等特性上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3)开展了地方稻种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源、非sd1基因新矮源、双(多)胚等有利基因资源的鉴定和筛选;(4)概述了立足贵州省情的稻种资源保存途径,建立了以高原异生境繁种为基础、国家种质库为保障的遗传资源保存保护工作体系。对目前贵州稻种资源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工作的重点与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0.
 枯、黄萎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中的两大重要病害。传统育种缺乏抗源,几丁质酶和 -1,3-葡聚糖酶是植物防御体系中的两种防卫因子,两者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据此构建了4个单价和2个双价基因(分别定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棉花,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以及1996 2000年温室及病圃多代筛选鉴定,已培育出对枯、黄萎病抗性提高的转基因棉花株系。将抗病基因导入国产抗虫棉品种GK19中,还获得了兼抗病、虫的转基因优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