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2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22.
云南野生茶树化学成分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6份云南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为材料,借助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云南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系数为0.11%~0.37%,其中,氨基酸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0.37%;最小的是水浸出物,为0.11%。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4项常规综合为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100%,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48.276%,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为27.637%,第3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7.764%。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66.8处把野生茶树资源聚为3大类:第1类包括39份资源,主要特点为咖啡碱含量较高;第2类包括14份资源,其主要性状为水浸出物,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均低;第3类包括33份资源,主要表现在水浸出物和茶多酚的含量均高,显示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3.
为了加速优质红碎茶品种的选育,促进云南红碎茶总体品质的提升及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对20份云南优质红碎茶资源与肯尼亚品种6/8的化学成分、红碎茶品质、茶黄素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云南优质红碎茶资源的茶多酚含量为26.00%~36.23%,咖啡碱含量为3.70%~5.75%,氨基酸含量为1.71%~4.18%,水浸出物含量为41.73%~49.24%,酚氨比为6.22~21.19,测验表明,云南优质红碎茶资源与肯尼亚品种6/8的生化成分没有显著性差异,红碎茶感官审评得分超过肯尼亚品种6/8的有7份,茶黄素含量超过肯尼亚品种6/8的有9份,云南大叶茶资源具备加工优质红碎茶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4.
有机茶生产技术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选育良种是确保茶叶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基础 ,我省高产优质的茶树良种比较多。但有机茶生产仅仅要求茶树品种高产、优质是不够的。有机茶不仅禁止施用化学农药 ,而且植物性、矿物性的农药也限制使用 ,因而要求茶树品种自身抗病虫能力较强。在选育  相似文献   
25.
千州活性生物有机肥在茶园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州活性生物有机肥为台湾独资云南千州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与云南省农科院检测中心合作研制开发的新产品,具有增强土壤通透性,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中潜在养分的利用率,持续缓慢供给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优点,又有化肥见效快、肥力强的优点,是一种生产绿色食品所必需的环保型高科技产品。使用它可提高植物的自养自调能力增强植物抗寒、抗旱、抗病、抗倒伏的能力,达到早熟、高产、优质的目的。本研究试图通过田问试验探讨该产品对茶树产量、品质的应用效果,为合理配施和茶叶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现将2004年6—7月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东经98°40~100°33′和北纬23°05′~25°02′之间,是国家级茶树有性系良种勐库大叶茶和凤庆大叶茶的故乡,享誉中外的滇红茶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就诞生于此,盛产红茶、普洱茶和绿茶.多年来,临沧茶树育种工作者选育了多个各方面性状优异、品质优良的地方良种.现将部分良种介绍如下,并就其开发利用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7.
对利用cDNA-AFLP技术获得的"紫娟"茶树幼嫩叶与成熟叶之间的差异表达片段TDF,通过RACE方法首次从茶树中克隆了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CsHMGS(GenBank登录号为JQ390224)。CsHMGS全长1 829bp,开放阅读框1 401bp,编码467个氨基酸,经氨基酸序列对比发现,CsHMG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人参、橡胶树、春花和喜树的HMGS基因同源性分别为87%、86%、87%和87%,含有HMGS蛋白保守序列,表达特性分析发现在成熟叶片中表达量高于幼嫩叶片。  相似文献   
28.
分析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构建茶树品种分子指纹图谱对茶树育种、品种鉴别、品种权益保护、苗木纯度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SR标记对28份无性系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22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56个,平均每对引物产生2.55个;共检测到97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所扩增的基因型有4.41个,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79~0.709,平均0.527,表明SSR标记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42~0.973之间,平均为0.797,表明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基础较窄。根据SSR标记特点,将SSR引物扩增统计的“0”、“1”转换成基因型,通过不同基因型组合,构建了云南无性系茶树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使每个品种都获得了1个22位数的指纹图谱号码,进而可将不同品种完全区分鉴别。  相似文献   
29.
比较苹果-茶间作同中的茶树与邻近未间作茶树叶片,研究其在年生长周期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季节,间作及对照茶树叶片品质差异较大.夏季,间作茶树叶片的角质层、上表皮、下表皮以及叶片厚度均较对照茶树薄,而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则较对照茶树厚,叶质柔软、水浸出物含量高,品质有所改善;而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叶绿素含量较对照...  相似文献   
30.
大印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和茶黄蓟马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眼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和抗药性,以成虫和若虫吸食芽叶汁液,受害芽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进而叶尖、叶缘萎缩焦枯,生长停滞,芽叶脱落,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茶黄蓟马是茶树上的潜伏性害虫,在雨水少、湿度小的季节发生严重。为明确大印(有效成分为印楝素)对假眼小绿叶蝉、茶黄蓟马的防治效果及适宜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