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6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甘薯近缘野生种Ipomoea trifida(4x) GISH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薯近缘野生种I. trifida (2x)为探针, 与I. trifida (4x) 2个株系“695104”和“697288”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 结果显示, 2株系都与I. trifida (2x)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但2株系的信号存在差异。“695104”几乎所有染色体整条都有均匀明亮的信号, 应为I. trifida (2x)基因组直接加倍而来;而 “697288”与“695104”不同, 虽然各条染色体也均有杂交信号, 但信号的区域与亮度有差异, 较为复杂, 可分为三种情况。第1种是整条染色体有均匀明亮的信号, 亮度与分布区域同“695104” , 有41条;第2种是几乎整条染色体有信号, 但亮度较第一种暗, 有14条;第3种为染色体部分区域有信号, 亮度较前二者更暗, 有5条。推测 “697288”是在加倍同时或之后又发生了基因组重组与部分变异。  相似文献   
22.
为获得以多胚优良品种为母本的杂种后代及以四倍体为亲本进行三倍体培育,本文以"红江橙"为母本,分别与沙田柚和柠檬(4x)进行了杂交,并对未成熟幼胚进行了离体培养。结果表明:两个杂交组合的适宜培养时期不同,红江橙×沙田柚幼胚适宜离体培养时期为授粉后80 d,红江橙×柠檬(4x)幼胚适宜离体培养时期为授粉后85 d。而两组合的幼胚适宜培养基为MS+GA31.0 mg.L-1+6-BA 0.4 mg.L-1+7%蔗糖。通过幼胚离体培养两杂交组合共获得植株277株。  相似文献   
23.
沙田柚多倍体遗传差异的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21对柑橘SSR引物对7份有沙田柚血缘的不同倍性材料进行了基因组的遗传差异分析。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3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目为2~5个不等,多态性带纹为62.5%。NTSYS软件进行相似系数计算,7份材料的相似性系数为0.763~0.892。UPGMA法聚类分析,在相似性系数为0.83处可划分为3类,即3株天然四倍体为第Ⅰ类;2株人工同源四倍体与1株天然三倍体为第Ⅱ类;二倍体母株为第Ⅲ类。天然三倍体与二倍体的遗传相似性较四倍体与二倍体的遗传相似性更高。4对引物(CAT01,TAA33,AG14 and TC26)可以区分天然四倍体与人工同源四倍体。与亲本二倍体母本相比,所试三倍体和四倍体均发生了DNA水平变异,表现为带纹缺失同时又增加了新的带纹。这些多倍体试材可为培育无核三倍体柑橘提供丰富变异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24.
以软条白沙枇杷三倍体株系为试材,采用L25(56)正交设计方法,对影响枇杷ScoT-PCR反应的Mg2+、dNTPs、引物、Taq DNA聚合酶及模板DNA用量等因素进行优化筛选,并对最适退火温度进行了探讨.建立了适于不同倍性枇杷分析的ScoT-PCR扩增体系,即20μL的优化体系中含有:Mg2+15mmo1·L-1,...  相似文献   
25.
26.
树莓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莓育苗长期采用的扦插、根蘖、压条等无性繁殖方法,不但繁殖系数低,而且易造成品种退化,品质下降。为此,我们开展研究,期望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大量优质种苗,以适应树莓规模化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27.
草莓属(n=7)植物的分类、进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分子细胞遗传学证据较少。本研究以来自国内外的8个二倍体种、4个四倍体种和1个五倍体种、1个六倍体种、1个八倍体种,不同品种或类型共48份种质为材料,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所有材料染色体上的45S rDNA位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5S rDNA位点数量与倍性相同,主要位于染色体的端部和中部;不同材料中,45S rDNA拷贝数与位置存在差异,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不同位点的拷贝数相近,位置也相同;第二,拷贝数不同,位置相同;第三,拷贝数不同,位置不同;第四,拷贝数相近,位置不同。根据45S rDNA位点位置和拷贝数推断:参试的部分二倍体及所有多倍体均为杂种起源。上述结果可为草莓属植物的分类、进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8.
果树2n配子育种较其他植物起步晚,尤其是利用2n花粉进行育种的研究在柑橘上还无先例.试验中初步观察了柑橘属部分品种的2n花粉自然发生情况,证实了柑橘属内未减数花粉的存在.同时通过秋水仙碱不同浓度与作用时间处理促进了柑橘2n花粉的发生,将长寿沙田柚2n花粉发生比例由当年的自然发生率0.87%提高到9.76%.初步观察了2n花粉离体萌发状况,其萌发率与花粉管伸长速度较为正常,但萌发启动比单倍性花粉慢.  相似文献   
29.
番木瓜四倍体与二倍体的核型分析及45S r DNA-FISH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木瓜四倍体与二倍体植株为材料, 利用45S rDNA为探针, 结合核型分析与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简称FISH) 技术, 分析比较了二者之间的核型特征。结果表明: 二倍体与四倍体番木瓜在核型特征上没有明显差异, 染色体绝对长度在2.35~4.76μm之间, 属于中小染色体,均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 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sm) 组成, 属“2A”类型, 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18=16m (2SAT) +2 sm, 四倍体为2n=4x =36=32m (4SAT) + 4 sm; 在二倍体体细胞中期染色体及间期核中, 均发现两个杂交信号位点, 在四倍体中则发现4个杂交信号位点。二者的杂交信号均位于第6对带有随体的同源染色体的次缢痕区域。由此认为该四倍体是由二倍体直接加倍形成的同源四倍体。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