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4篇
  65篇
综合类   40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保水剂用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确定保水剂的合理用量,于2008年5月在陕西米脂县进行保水剂不同用量玉米盆栽试验研究.盆栽试验设置了保水剂不同用量(0、30、40、50、60 g)五个处理及保水剂与风干黄绵土配比用量(0、0.05%、0.10%、0.15%、0.20%、0.30%)6个处理,分别研究了保水剂不同用量与土壤水势、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及对土壤持水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高(>18%)时各处理土壤水吸力十分接近,在土壤吸水力相同时,随着保水剂用量的提高其土壤含水量也随着提高;保水剂用量越大的处理玉米存活的时间也越长,0.20%和0.30%处理玉米存活时间较对照长3 d;综合分析表明本试验中保水剂与黄绵土配比0.20%和0.3%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2.
以6年生矮化密植梨枣树(Ziziphus jujuba Mill.)为试材,在雨养条件下,设置4种不同初始土壤体积含水率水平(1区,15.17%;2区,14.33%;3区,11.34%;4区,8.61%),测定并分析土壤水分变化、枣树生长、枣树耗水及其产量。结果表明:在雨养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进,4个小区的土壤体积含水率不断接近,由最初的有显著差异变为没有显著差异;梨枣林地在低土壤水分情况下,可以通过自然降雨修复干层;4个小区的生物量和产量都是随着初始土壤含水率的减小在减小,且小区之间产量差异显著;4种初始土壤水分条件下,4个小区获得的产量分别为21 744.9、18 648.0、12 354.3 kg·hm~(-2)和6 660.0 kg·hm~(-2),说明即使在初始土壤水分亏缺情况下,在平水年也可以得到一定的产量;高度为0.9~1.2 m,冠幅为0.5~0.9 m的梨枣树,产量却达到最高21 744.9 kg·hm~(-2),说明梨枣获得高产不需要高大的树体,所以矮化密植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73.
新型土壤结构改良剂水分特性及其对玉米苗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室内研究的方法,探讨2种以环境废弃资源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土壤改良剂的基本水分特性,验证其对玉米苗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种改良剂在不同溶液中溶胀度不同,PJG在蒸馏水中溶胀度最大,PFL则是在自来水中吸水能力最强。PFL的吸水速率要低于PJG,单位质量最大吸水量1.705,为PJG的46.9%。2种改良剂对玉米出苗率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但能显著地提高玉米苗期株高和叶面积,对苗期土壤水分的散失也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2种改良剂都能明显提高玉米苗期水分利用效率,最优水平分别高于对照27.89%和58.99%。综合各方面结果,建议在玉米试验中使用PJG的最佳浓度为0.8%,PFL为0.05%。  相似文献   
74.
在分析空气温度、土壤水势以及土壤温度生态因子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桃树茎干日变化规律以及冬季桃树的茎干变化。得出冬季土壤水势随时间逐渐减小,并受土壤温度变化影响。分析了冬季桃树地5、15和30 cm深度的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并对曲线进行拟合,发现冬季土壤温度以二次函数规律变化,并且相关系数都在0.9以上。桃树茎干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日最大收缩量受土壤水分状况影响较大,土壤水势高的处理,桃树茎干日最大收缩量大,相反水势较低的最大日收缩量变化较小。在2006年11月~2007年1月桃树茎干随时间不断收缩,但是收缩幅度与土壤水势有关,土壤水势高的收缩幅度较小,水势低的,收缩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75.
新型土壤改良剂对夏玉米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大田玉米试验,验证新型土壤改良剂对夏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紧实度及玉米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PJG和PFL夏玉米全生育期平均株高、叶面积分别高于对照20.7%、19.75%和51.88%、72.37%;2种改良剂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存在差异,影响效果依次为茎干重>叶干重>根干重。夏玉米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受土壤改良剂影响较大,PJG和PFL分别高于对照29.96%、24.48%和73.36%、68.53%。在0~10 cm土层内,施用PJG和PFL后土壤紧实度分别低于对照44.44%和42.91%。施用改良剂PJG后,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7.9%左右,未施用改良剂土壤,夏玉米生育期表层土壤含水量起伏变化较大。土壤改良剂PJG在夏玉米的施用效果略好于PFL。  相似文献   
76.
为确定辣椒种植中最佳灌水量,达到节水和高产目的,对不同灌水控制上限条件下盆栽辣椒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辣椒最为合理的控制灌溉标准为:①现蕾期,灌水间隔为5d、灌水控制上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0%,或灌水间隔为9 d、灌水控制上限为田间持水量的80%;②开花采收前期,灌水间隔为9 d,灌水控制上限为田间持水量的80%。该灌溉标准有利于植株光合作用的进行和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77.
基于通径分析的枣树发芽率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芽率是枣树萌芽展叶期的一个主要指标。该试验调查显示,发芽率最高是干旱阳坡为93.75%,最低是灌溉阴坡为0。各个因素对发芽率的影响程度大小是不同的,经通径分析得出各因素直接作用的顺序为:土壤水分不确定性因子坡向坡度高程。土壤水分及不确定性因子如交错带等对枣树发芽率的直接作用最大,即影响程度最大,高程、坡向及坡度是通过土壤水分及不确定因素间接影响枣树发芽率。而决策系数的大小为:土壤水分不确定性因子高程坡度坡向。为了解决简单相关性的局限性,该试验将通径分析应用于数据分析中,更能全面的研究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对发芽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是制约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二大瓶颈因子,也是导致该区生态脆弱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不仅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也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长期以来,由于水土流失与干旱缺水互为矛盾,甚至互为因果,很难同时实现这二大问题的同步解决。我们在20世纪末曾提出“以降雨径流调控与利用”为主要手段,通过山地降雨径流的调控消除水土流失动力,通过现代农业节水技术实现有限径流的高效利用,从而同步解决上述二大难题的构想,并进行了多年探索与实践,系统地研究了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及雨水高效集蓄利用技术,并在生产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9.
地下滴灌埋设深度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不同滴灌带埋设深度对紫花苜蓿金皇后(Medicago sativa L. cv. Golden Empress)的株高、茎粗、分枝数、根系和产量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滴灌在人工牧草种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株高和茎粗两指标,在分枝期,埋深10 cm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开花期以后,埋深30 cm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不同埋深处理分枝数差异不显著;分枝期埋深10 cm产量最高,开花期以后埋深为20和30 cm产量逐渐提高甚至超出10cm滴灌处理;不同埋设深度对主根生长影响不大,但每个滴灌带埋深处的侧根密度增加.  相似文献   
80.
西北枣林土壤水分自然修复及其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节水型修剪下矮化密植枣树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不同初始土壤含水率,在雨养条件下连续2 a观测土壤水分、生物量,结合HYDRUS 1D模型分析评价了林地水分修复。结果表明,自然降雨条件下,4个小区土壤水分趋向一个稳定值,该值大小取决于当年降雨量。基于HYDRUS 1D模拟的枣园土壤水分相对误差为1.52%,均方根误差未超过0.5,决定系数平均达94%,说明该模型在该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HYDRUS 1D模拟节水型修剪下的枣林土壤水分显示在今后60 a可以保持多数年土壤水分处于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