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9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IPA)的现有水平,阐述了IPA应用规模,并开展了IPA养殖槽和净化区功能试验,最后对IPA养殖水产品进行了品质分析。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归纳总结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阐述1996年以来江苏粮食单产水平、粮食总产量和粮食生产区域分布三方面的现状,根据江苏省粮食生产情况,选择了农业资源禀赋、农业投入水平、农业资源转化水平三方面指标,构建了江苏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1996~2011年统计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江苏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但近年来呈持续增强的态势,可提升的空间较大。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生态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生态及经济效益,开展了大宗淡水鱼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研究。对试验过程中水质理化指标、养殖结果和养殖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期间通过有效的水质调控技术手段,能保证养殖期间水质总磷(TP)、总氮(TN)、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重铬酸钾指数(CODCr)等理化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大宗淡水鱼类每667 m2平均产量达1 668 kg,产值21 859元,利润5 418元。结果表明,通过对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采取有效的水质调控手段,能较好的改善养殖水质,提升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4.
16世纪末,福建南洋侨商将甘薯带回家乡种植成功并迅速广泛推广,成为我国甘薯作物域外引入与传播的主要路径之一。徐光启1608年撰著的《甘薯疏》开启了我国甘薯科学的先河,为我国早期甘薯作物成为重要的粮食来源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现代甘薯科学技术的发展,分为20世纪上半叶发展起始阶段、下半叶全面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阶段3个主要阶段。《中国甘薯栽培学》等专著的出版对甘薯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49—2018年,我国发表甘薯专业中文期刊文献23 592篇。1999—2018年,我国产出甘薯学位论文593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在线监测仪,对2014年宁波市环境空气中的PAN进行了监测,并对其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进行了简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宁波市环境空气中PAN的浓度表现为冬春季节较高,夏秋季节较低的特点;(2)从长时间序列来看, PAN的浓度与颗粒物( PM10、 PM2.5)及氮氧化物( NOX、 NO2、 NO)存在很好的相关性,与O3的相关性较差;(3) PAN的日变化特征与O3相似,呈现明显的单峰型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几种常见克氏螯虾疾病的病因及症状,分析了生态环境因素(pH值、氨氮、DO值、硫化物、重金属离子)对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甘薯供应链中销售方式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农户增收空间的拓展程度。调查研究发现,供应链中建立直销店、农超对接和农村电商的直销模式,以及经纪人、代加工、订单式和科企联合的网络模式,为农户拓展增收空间创造了基础条件。而供应链中农户市场意识淡薄,利益主体联结机制松散,市场主体信息不对称等风险,对农户拓展增收空间带来了诸多挑战。建议通过创新供应链中风险管理机制,完善市场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和保障农户增收协同发展机制,以确保农户增收空间渠道畅通。  相似文献   
18.
王庆利  宋光同  汪翔  陈静  丁凤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90-12091,12093
[目的]研究稻田鳖、鱼、虾混养技术模式,克服高密度单养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疾病频发、风味下降等问题。[方法]选择3块水源、排灌设施等条件良好的稻田作为试验田,进行鳖、鱼、虾混养试验,分析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果]经过10个月饲养,共收获商品鳖6 904.3 kg、商品虾1 428 kg、商品鱼3 744 kg、收割稻谷24 625 kg,其中日本鳖、青虾饵料系数分别为1.8、1.6,实现总产值81.3万元,纯利润43.2万元,平均利润127 065元/hm2,投入产出比1∶2.13。[结论]该混养模式经济、生态效益显著,值得在安徽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的项目组在长丰县下塘镇开展了"池塘克氏螫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研究"的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池塘精养克氏螯虾取得高产高效的关键是池塘防逃工程,良好水体环境的营造、水草的布置、种苗的选择和投放、饲料的选择和投喂等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20.
美国娟姗牛在广州地区的适应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娟姗牛为 1 7世纪英国培育的小型乳用牛品种 ,以乳脂率和蛋白率高、乳房形状良好而闻名 ,在美、英、加、日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均有饲养。 1 8世纪初 ,娟姗牛传人美国后 ,因为对高湿高热环境有较强抗逆性 ,在美国南部首先得到重视 ,而得以较大发展。据美国娟姗牛协会的统计资料表明 ,该品种尽管在产奶量上并不十分突出 ,但在许多方面却优于其它乳用品种 ,甚至比荷斯坦牛还更胜一筹 ,不仅产出效益高 ,而且适应于热带气候饲养。同荷斯坦牛相比 ,其奶的干物质含量较高 ,千克单位体重产奶超过荷斯坦牛 ,产犊年龄早 ,怀孕天数和产犊间隔短。最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