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36篇
  3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6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棉花花朵的五瓣花瓣,呈覆瓦状互相重叠,从上往下看表现旋向。此种旋向及其在棉株上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 一、棉花花瓣的旋向(指花瓣外缘的出向。见图),有顺时针和反时针两种。二、任何一朵花的旋向与所在节位叶片着生方向有关。如人在果枝基部面向果枝尖部,左手示果枝左侧,右手示果枝右侧,则叶片在果枝左侧,花朵旋向为顺时针;叶片在果枝右侧,花朵旋向为反时针(见图)。  相似文献   
22.
澳洲野生棉种的子叶棉酚动态及与色素腺体形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斯特提棉、南岱华棉、澳洲棉、纳尔逊氏棉和比克氏棉五个澳洲野生棉种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子叶棉酚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五个澳洲野生棉种子叶中的棉酚积累过程与无色素腺体陆地棉品种基本相似,其休眠种子和萌发24h以内的子叶均检测不到棉酚,为典型的低酚棉类型。当种子萌发48h以后,其子叶开始出现棉酚,但含量极低;在子叶开始出现棉酚1~2d后,棉酚含量开始迅速增加,到种子萌发第9d达到最大值。此外,讨论了澳洲野生棉种的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的组织结构与棉酚积累的关系,以及该性状的遗传调控机理等。  相似文献   
23.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在以前工作基础上,于1982年始进行抗虫育种工作,现已在打破抗虫,抗病与产量、品质的遗传负相关方面有了较大程度的突破,取得了较好的综合平衡,选育出抗蚜新品系——中99。  相似文献   
24.
安阳地区棉花产量及品质与若干气象因素关系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河南省安阳地区位于我国最大棉区-黄淮海棉区的中心,植棉历史悠久,近年棉田面积200万亩左右。但是产量有高有低并不稳定,品质变化也较大。这固然与经济政策和科学技术密切有关,但气象因素常常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我们分析了1976—83年安阳地区棉花产量及品质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得到一些初步结果,对今后深入研究,进一步认识自然规律,以取得棉花生产更大的主动权有着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5.
我国美棉引种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地引入一种作物(一个种或品种)往往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经济效益,甚至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的作用。陆地棉引入我国就是一个很好实例。如今我国已基本普及陆地棉,并且自育陆地棉品种的推广已占全国棉田的绝大部分。回顾一下我国陆地棉引种的历史,总结引种经验教训,对促进棉花品种研究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6.
所有夏季作物都是重要的材料才进行冬季南繁.所以材料的安全非常重要。威胁南繁作物安全的因素可分为自然与人为因素2种.自然因素包括病虫草害、热带风暴或台风雨、牲畜危害等:人为因素可进一步分为不正当的巧取(包括蓄意偷窃、破坏等)和工作失误。正因为南繁材料的重要性.人为因素的安全隐患更显突出。棉花不同于水稻、玉米等作物.它的生育期长,受到的威胁更大。  相似文献   
27.
遵照中共中央十三届八中全会及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的精神,努力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认真执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做好科技教育兴农,力争在本世纪内我国棉花科技和生产有一个新的发展。本文试就2000年前我国棉花科技工作提出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28.
对若干个跨棉区多年的品种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棉花铃重、绒长、衣分及子指四项重要经济性状在西北内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三大棉区表现明显的差异;在西北内陆棉区铃重、绒长、衣分及子指都表现最高;长江流域棉区绒较长,衣分较高,但铃重轻;黄河流域棉区铃重较重,但绒长和衣分均较差。经分析看出:西北内陆棉区具有热量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并且可以人工灌溉等良好生态条件,十分有利于棉铃、种子和纤维的发育。因此可以考虑选择适宜区域(南疆一带)发展棉花生产;长江流域棉区具有温度较高,雨量充沛,棉田土壤肥力较好的条件,有利于纤维增长和衣分提高;黄河流域棉区的光照条件较好,昼夜温差较大,雨量适中,比较有利棉铃增大及种子的发育。鉴于这些性状在不同棉区表现的差异,在跨区引种时对此应予以充分考虑和估计;在确定育种目标和良种繁育选择标准时,不同棉区都应有相应的差别;在耕作栽培措施上应针对本棉区生态特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使之达到高产优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9.
本文评述了我国自育的早熟低酚棉品种(系)的早熟性,丰产性,纤维品质和抗病性,介绍了4个适宜于特早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麦棉套作的优良早熟低酚棉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30.
在低酚棉试种阶段,乃至推广初期,一些地方因不了解其生育特性,以致栽培失当而造成减产。低酚棉作为一种新兴类型,在生育特性上,究竟与常规的中、高酚棉有何不同,我们于1986~1987年,着重研究了不同含酚类型品种和同一品种不同表现型之间在苗期生育特性上存在的差异;并探讨了外施棉酚于低酚棉对苗期生育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