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5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林业   329篇
农学   187篇
基础科学   292篇
  209篇
综合类   1861篇
农作物   191篇
水产渔业   296篇
畜牧兽医   708篇
园艺   325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8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21.
土地退化/恢复中土壤可蚀性动态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EPIC公式计算了不同开垦和退耕年限的土壤可蚀性K值,对黄土高原典型自然恢复区子午岭林区土地退化/恢复过程中土壤可蚀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开垦后,土壤颗粒向粗骨化方向发展,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可蚀性逐渐增强;土地退耕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增加,肥力水平提高,可蚀性逐渐减小;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以及团聚度与土壤可蚀性K值相关最为密切;土壤可蚀性的强弱本质上取决于土壤有机碳含量,恢复植被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增强土壤团聚度,是降低土壤可蚀性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2.
通过转基因手段改善作物产量性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范围内,目前的作物转基因研究主要针对于提高作物自身的抗逆性开展,而产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农艺性状,受多种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所控制.其中,光合作用、氮素同化、碳源分配、植株株型等生理过程是产量形成的基础.随着植物基因组测序工程的逐渐完善,控制上述生理过程的许多基因已被成功分离,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其进行遗传修饰,最终获得了产量性状得以明显改善的转基因植物.虽然目前对于基因如何调控每个性状的机制尚未得到充分阐明,但是这些基因的获得及其增产功能的验证为作物的高产育种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和一系列新方法.随着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对功能基因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影响作物产量形成的源、流、库、株型、氮素及水分利用率等几方面入手,对近10年来控制植物产量性状基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期望为高产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3.
浙江奉化市池塘的底泥经过反复培养、驯化,从中筛选、分离出反硝化细菌,在模拟实验条件下,研究其对不同浓度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情况,讨论反硝化菌种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初始浓度为1、25、50mg·L^-1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模拟池塘中,随着实验的进行,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逐渐提高。其中在1mg·L^-1的浓度组中,3d内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去除率就分别达到了95.8%和90.2%;在25mg·L^-1的浓度组中,第6d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93.8%和87.8%;在50mg·L^-1的浓度组中,第6d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89.7%和78.7%。此外,反硝化菌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略优于亚硝酸盐氮,而且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越低,对其去除效果越好,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越短。在模拟池塘中,菌种的生长情况与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呈负相关,即污染物的浓度越高反硝化菌的生长情况越差。对反硝化菌的生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其反硝化最适宜的pH值为6~7,温度为25~35℃;而且在同一pH值和温度条件下,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越低,反硝化菌对其去除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24.
低糖无花果果脯的加工技术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350013)何志刚胡昌泉魏勤沈朝贵果脯蜜饯系我国传统名特食品。传统果脯的特点是含糖高(60%以上)、甜度高和有原果味。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于健康和营养的目的,对含糖高的甜食渐渐不感兴趣,对果脯...  相似文献   
125.
在同等养分投入条件下,于山东省泰安市研究了6种缓控释肥对玉米养分吸收、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缓释氮肥A和众德掺混肥料-多功能长效肥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效作用,主要通过增加穗粒数、千粒重、籽仁中钾含量及秸秆中氮、磷、钾含量达到增产效果,分别比常规尿素处理增产15.16%和10.42%;在不同缓控释肥处理中,以自制控释氮肥A处理的玉米氮肥利用率最高,比常规尿素处理增加了58.25%。初步确定自制缓释肥A和众德掺混肥料-多功能长效肥为适合当地土壤条件及玉米栽培的缓控释肥品种。  相似文献   
126.
合肥市蔬菜中铬、铅、镉和铜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调查了合肥市市场出售的6类17种蔬菜中重金属铬、铅、镉、铜的污染现状.结果表明:合肥市的6类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镉的含量依次为葱蒜类>叶菜类>根茎类>豆类>茄果类>瓜菜类,铬的含量依次为葱蒜类>叶菜类>豆类>瓜菜类>根茎类>茄果类,铅含量依次为葱蒜类>叶菜类>茄果类>瓜菜类>豆类>根茎类,铜的含量依次为豆类>叶菜类>根茎类>葱蒜类>茄果类>瓜菜类;同一蔬菜不同部位中重金属含量差异也较大,叶片中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其它部位;评价结果显示,在6类蔬菜中,叶菜类和葱蒜类蔬菜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比较严重,在4种重金属中,铅污染超标最严重.  相似文献   
127.
香蕉弄蝶卵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系统调查的方法对香蕉弄蝶(ErionotatorusEvans)卵在香蕉园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蕉弄蝶卵在香蕉园呈聚集分布,建立了Iwaom m回归模型和Taylor幂模型分别为m =1 528+0 873m、log(s2)=0 324+0 821log(m).丛生指数、聚块性指数随着卵密度增大而逐渐减小,且趋于稳定.建立了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22 563×(2 528÷m-0 127),并给出了不同密度、不同准确度要求下的最适抽样株数,为该虫的田间卵密度调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8.
江苏稻米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纬向递变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4个不同类型的品种,在江苏4个纬度地点分5个播期试验,探讨稻米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的纬向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稻米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总体变化幅度从小到大依次表现为早熟中粳稻盐204、中熟中粳稻镇稻88、迟熟中粳稻9516、杂交中籼稻65002。4个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均以东梅点为最高。因纬度、播期的协同作用,各类型品种有各自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9.
报道了广东虫囊菌目甲壳菌属的3个种:寄生于中华覆跗龙虱Laccophilus chinensis Boh.上的甲壳菌Chitonomyces melanurus Peyr.;寄生于夏普覆跗龙虱Laccophilus sharpi Reg.上的刺甲壳菌Chitonomyces spinosusThaxter和环纹甲壳菌原变种Chitonomyces zonatus Thaxter var.zonatus。全部为广东新记录。每个种都附有显微结构图及描述。研究标本保存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IGD)。  相似文献   
130.
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群落多样性指数(D)、均匀度(J)、生态优势度(C)等指标,对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不同生境的天然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荒漠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D=0.603~1.628)和均匀度(J=0.411~0.629)都较低,而生态优势度(C=0.564~0.854)较高,说明荒漠植物群落组成种类少,结构单一,表现出较大的脆弱性;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D和J随生境渐好而递增,C随生境渐好而递减,可作为环境评价指标;环境改善有助于群落演替进程的加速;人工植被各演替阶段植物组成变化较大,演替最终趋向天然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