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为选育黄淮麦区的抗赤霉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对495份普通小麦和长穗偃麦草(十倍体)杂交后代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发现兰小偃麦6号、兰小偃麦15号2个与苏麦3号抗性相当的抗赤霉病材料及一批赤霉病抗性中抗以上的种质及新品系,表明利用普通小麦和多年生长穗偃麦草杂交可以选育抗赤霉病且适应黄淮麦区种植的中早熟小麦品种(系),采用此法选育出天民363、天民369等对赤霉病中抗或中感品种(系)进入黄淮麦区国家或省级试验。分析了黄淮麦区近16年四月份的气象条件,结果发现可以通过选育早抽穗避病品种(系)的途径减轻甚至避免赤霉病的危害。培育出天民198早抽穗避病品种(系),已累计推广约2.67×106 hm2,其早熟避病、抗倒春寒、稳产高产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在黄淮麦区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兰考矮早8是兰考农华种业有限公司,采用兰考84(184)1小黑麦为母本, 兰考90选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 -黑麦1BL/1RS新型易位系小麦新品种,2003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国家新品种保护权,原系谱号为90(6)52-86-1-2-1。  相似文献   
13.
兰考矮早八是兰考农华种业有限公司,采用兰考84(184)1小黑麦为母本,兰考90选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一黑麦1BL/1RS新型易位系小麦新品种,2003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国家新品种保护权,原系谱号为90(6)52—8—6—1—2—1。  相似文献   
14.
以重穗型冬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为材料,在高土壤肥力基础上,探索以窄行密植匀播(行距15.23cm,播量为225kg/hm2)为核心,以培育壮苗、创建合理群体结构、保穗数、促穗重为重点,采取冬前“稳”、春季“狠”、后期“准”的配套栽培技术,经现场实打验收,在黄淮冬麦区率先创造了公顷产量超10t的超高产记录。  相似文献   
15.
天民198是由河南天民种业小麦育种研究所利用亲本组合R81/百农64//偃展4110,采用复合杂交经过多年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国家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9),是以单产12 000 kg/hm2的超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育种目标培育而成的矮秆,多穗兼大穗型、中等粒重小麦新品种,经多年生产实践证明,广泛适应于中高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相似文献   
16.
小麦骨干亲本生选6号的赤霉病抗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生选6号对黄淮麦区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效果,以黄淮麦区矮抗58、周麦25、周麦27、兰考161等4个主栽品种(系)为母本,以生选6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分别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上海崇明、安徽滁州)和黄淮地区(河南兰考)对4个组合F2群体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4个组合的F2群体赤霉病抗性较感病亲本均显著提高,平均病小穗率在18.4%~31.2%之间,均达到中抗水平。4个群体的个体抗性级别主要集中在抗病和中抗,平均约占80%;而中感、感病和高感很少,平均占比20%左右。矮抗58/生选6号F2群体在滁州和兰考两个不同生态区域的抗性差异显著,虽然两地均达中抗水平,但滁州点抗性明显优于兰考点。主要表现为兰考点高感单株数是滁州点的7.4倍,中抗单株数却不到滁州点的1/2。同时,兰考点抗感比为65∶35,而滁州点为89∶19,这种现象应该与当年两地气候差异有关,可能黄淮冬麦区当年气候更适合赤霉病发病,也与长江中下游品种大多中抗以上而黄淮品种大多为高感品种的事实相一致。此外,抗性单株从F2到F3,发生了接近3∶1的抗感分离,F3抗性单株的平均病小穗率为20.2%,仍保持较强赤霉病抗性。上述结果表明,生选6号可以作为骨干亲本,广泛用于黄淮冬麦区小麦赤霉病抗性的改良。  相似文献   
17.
普通小麦“兰考90(6)”品系对白粉病抗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兰考90(6)"系列品系是以六倍体小黑麦(X Triticosecale Wittmack;AABBRR)为白粉病抗源培育的新的小麦-黑麦1BL/1RS异易位系。这些品系高抗白粉病。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推导试验证明,"豫麦66"携带的抗病基因与大多数已经报道的小麦抗白粉病基因不同。用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DC.) E. O. Speer f. sp. tritici]单孢堆分离物进行的遗传分析表明,"兰考90(6)"品系携带一个小种专化的隐性抗白粉病基因。对"中国春"和"兰考90(6)21-12"杂交F2分离群体进行1RS染色体检测,结果证明该抗白粉病基因不在1RS染色体臂上。本研究为有效利用"兰考90(6)"系列品系中的抗白粉病基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探讨兰考906小麦新品系高产栽培技术,弄清不同播量、不同行距下兰考906的产量结果,特进行了该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