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5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15篇
林业   358篇
农学   239篇
基础科学   336篇
  267篇
综合类   2071篇
农作物   216篇
水产渔业   317篇
畜牧兽医   778篇
园艺   363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9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51.
探讨棘豆对小鼠体内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将40只小鼠分为2组,分别灌服黄花棘豆水煎液和生理盐水0.25 m L/只,连灌40 d。末次灌胃后断头处死,取出有关组织脏器,测定SOD、MDA、GSH-Px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试验组小鼠心脏中的SOD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组织中SOD活性差异不显著;心脏、肾脏中的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其他组织中MDA含量差异不显著;心脏、肾脏中的GSH-Px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其他组织中GSH-Px活性差异不显著。说明棘豆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52.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加入到生猪养殖中,极大地促进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在养殖过程中,全面加强对仔猪的管理,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仔猪的死亡率,还能够促进生猪养殖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仔猪科学饲养关键技术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科学饲养仔猪,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根据浙江省"五水共治"的发展形势,对"抓节水"的重要性及途径进行阐述。综合分析浙江省因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快、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等原因,既造成水资源短缺,又产生较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提出通过树立全民节水意识,开拓利用各类水资源、多途径发展节水技术,如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推广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同时增强工程节水调控能力,提高水资源积蓄、调配与输送能力,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制度等手段,达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控制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
黑豆豆芽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传世  陈珏  陈飞 《长江蔬菜》2015,(20):62-64
利用黑龙江黑豆、吉林黑豆、上海黑豆3个黑豆品种进行工厂化生产的最佳品种和孵化环境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黑龙江黑豆最适合工厂化生产,其生产最佳孵化环境为:孵化车间采用淋水间隔3.5 h、温度控制在23~25℃、湿度保持在75%以上,发芽后84 h 采收最适宜。  相似文献   
55.
2020年4月14日,在贵州省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保育区内(106°39′0.13″E,26°30′28.46″N,1107 m)开展鸟类监测,于浅水沼泽区拍摄到2只雁鸭类,经鉴定为栗树鸭(Dendrocygna javanica)。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该种在贵州省的分布尚未记录过,属贵州省鸟类新纪录。本文对发现地概况、形态特征、生境特征和分布现状以及对该物种的保护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56.
在同等养分投入条件下,于山东省泰安市研究了6种缓控释肥对玉米养分吸收、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缓释氮肥A和众德掺混肥料-多功能长效肥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效作用,主要通过增加穗粒数、千粒重、籽仁中钾含量及秸秆中氮、磷、钾含量达到增产效果,分别比常规尿素处理增产15.16%和10.42%;在不同缓控释肥处理中,以自制控释氮肥A处理的玉米氮肥利用率最高,比常规尿素处理增加了58.25%。初步确定自制缓释肥A和众德掺混肥料-多功能长效肥为适合当地土壤条件及玉米栽培的缓控释肥品种。  相似文献   
57.
为明确水稻不同品种在秸秆还田和灌溉方式互作条件下的表现差异,以9个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在秸秆全量还田下设置4种灌溉方式,测定水稻不同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而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种灌溉方式下,9个水稻品种的8个性状指标变异系数最大的为瘪粒数,其次是有效穗数、产量、结实率和穗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8个相关性状可简化为3个彼此不相关主成分因子,其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82.81%。基于主成分的综合评价表明:龙稻14、龙稻17、龙香稻2在传统灌溉方式下表现最好,其次是间歇灌溉和控制灌溉I;中龙粳2、龙稻27、中龙粳3、龙稻7、龙稻26、龙稻22在间歇灌溉方式下表现最好,其次是传统灌溉和控制灌溉I。  相似文献   
58.
旨在探明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间作措施的合理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单作为对照,利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间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间作较单作显著降低了作物产量,尤其在温带地区。此外,在地面覆盖和豆科作物条件下,间作也降低了作物产量。然而,当降雨量超过600 mm时,间作较单作的作物产量显著增加了29.6%。而当降雨量小于600 mm时,间作较单作的作物产量降低了18.7%。年均气温也显著影响间作的产量效应,当年均气温高于20℃时,间作较单作的作物产量降低了55.1%,长期间作(>5年)有利于提高产量,然而当年数少于3年时,间作较单作却降低了作物产量。高有机质含量(>20 g/kg)和低有机质含量(1 g/kg)条件下,间作均不利于作物产量提高。与此类似,当土壤全氮高于1.5 g/kg时,间作较单作的作物产量降低48.6%。间作对作物产量的降低幅度在pH 6.5~7.5时是最大的。当土壤有效磷、氮和钾含量分别为>30 mg/kg、 <50 mg/kg和50~100 mg/kg时间作较单作降低作物产量。因此,间作的产量效应受气候、试验年限和土壤性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疾病,奶牛乳房炎不仅发病率高,危害大,而且防治效果不理想。致使乳房炎发病的原因是对泌乳的乳牛未能按时挤净,更易为病菌感染而发病。此外,许多乳房炎是饲喂过多的浓质饲料而发生,由于乳腺突然分泌增强,  相似文献   
60.
介绍了2014年广德县水稻二化螟在一季中籼稻上的发生情况,分析了本年度二化螟轻发的原因。为防治水稻二化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