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小麦胚芽花生酱的研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方法研究了小麦胚芽花生酱的生产工艺,并对小麦胚芽及花生进行了烘烤试验,同时研究了产品的配方及稳定性,得到色泽黄褐、香味浓郁并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新型小麦胚芽花生酱,其最优配方为:小麦胚芽与花生原酱的比例为1:9,食盐浓度为1.5%,蔗糖浓度为4%,单甘油脂为1.5%~2%。添加适当的单甘油脂、磷脂、甘油和控制研磨方式,控制酱体出口温度(70℃左右及酱体装瓶前的温度(35 ℃),就可以制成均匀稳定的小麦胚芽花生酱。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酸解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了马铃薯酸解淀粉的生产工艺,并对产品的理化性质及应用特性,包括产品的水分、热糊粘度、热糊稳定性及糊化温度等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酸解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对40%的淀粉乳500ml,反应温度为35.5℃、反应时间为2.1h、0.5%盐酸溶液的量为15.1ml。经优化工艺生产的酸解马铃薯淀粉的特性粘度为原淀粉的1/30,热糊稳定性是原淀粉的2倍。  相似文献   
13.
油茶蒲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茶蒲粗提物为原料,将其溶于水后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分级萃取,得到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及水相。应用Folin-Ciocalteau法测定粗提物及分级萃取各相的总酚含量;同时应用DPPH法、TEAC法、FRAP法和全血体系总抗氧化能力(T-AOC法),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分别测定粗提物及分级萃取各相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油茶蒲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应用4种方法测定的结果一致,抗氧化能力强弱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粗提物>水相,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方法研究了小麦胚芽花生酱的生产工艺,并对小麦胚芽及花生进行了烘烤试验,同时研究了产品的配方及稳定性,得到色泽黄黄褐、香味浓郁并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新型小麦胚芽花生酱的其最优配方为:小麦胚芽与花生原酱的1:9,食盐2为1.5%,蔗糖浓度为4%,单甘油脂为1.5-2%,添加适当的单甘油脂、磷脂、甘油和控制研磨方式,控制酱体出口温度(70℃左右)及酱体装瓶前的温度(35℃),就可以制成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构建紫薯新品种临薯2号的最佳群体结构,采用随机排列方法,设置42015(T1)、47055(T2)、53475(T3)、61920(T4)、73530株/hm2(T5)5个密度处理,分析不同群体密度对秧蔓生长、结薯习性及商品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群体密度提高,临薯2号地上部与地下部鲜质量比值(T/R)和单株结...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糯米糖化制得的水解糖液代替砂糖生产杨梅果酒的新工艺.并采用正交试验和理论分析确定了最优糖化工艺条件:糖化温度60 ℃,糖化pH4.0,加酶量80 U/g糯米.所得的杨梅果酒口感醇和、风味独特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红曲杨梅果酒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红曲杨梅果酒的酿制工艺。通过添加性质稳定且具有独特保健功能的天然红曲色素以增进果酒的色泽,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传统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最优的发酵工艺条件;发酵温度18℃。糖汁最佳配比4:6,酵母加量10%,红曲加量2.1%,最后得到了色泽鲜艳,品质上乘且具有保健功能的杨梅果酒。  相似文献   
18.
沈建福 《新农村》2000,(12):17-17
目前我国稻谷加工方面还存在一个瓶颈问题,主要是碎米率较高。由于碾米工艺较为简单,农村自行加工的较多,一般采用一机碾白,因而整精米率不高,碎米率指标超标情况非常突出,降低了大米的食用品质,并使碎米的出路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从国际上看,解决早籼碎米出路的最佳方案是利用大米中所含的淀粉生产葡萄糖等淀粉糖,作为工业原料。葡萄糖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食用品工业和医药工业的原料,我国每年的消费量约在1000万吨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