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4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五里岗试验基地利用吸虫塔诱捕工具,2015-2017连续3年进行了节肢动物群落诱集,并对优势种群蚜虫及其天敌(草蛉、食蚜蝇和瓢虫)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3年来吸虫塔诱集的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和比例保持相对稳定,无大的变动。3年时间共诱捕节肢动物50 251头,分别隶属于7目25科60多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半翅目的蚜虫,3年共诱集到44 146头,占总虫量的87.85%。吸虫塔下不同年份间蚜虫和天敌的发生数量不尽相同,但发生动态和峰期基本保持一致。蚜虫每年有一大一小两个发生高峰,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和9月,高峰期内的虫口数量占总蚜虫量的86%以上。天敌昆虫的发生具有跟随现象,其发生高峰相对滞后10~20 d。  相似文献   
22.
以新疆杨不定芽为材料,研究甘露醇、蔗糖和温度对其短中期离体保存的影响.不定芽在添加一定浓度甘露醇和蔗糖的1/2MS培养基上4℃保存225d发现,添加20g/L甘露醇或0g/L蔗糖的处理叶片变黄和茎变红数最少,而0g/L甘露醇和20g/L蔗糖的处理的芽恢复分化能力最强,达5.9个/芽,说明含20g/L蔗糖的1/2MS培养基更有益于新疆杨不定芽的保存.不添加任何激素的不定芽分别在4℃和25℃保存225d,存活率分别为100%和59%,将其连续转接3代,40℃保存苗可完全恢复分化率.增生率达6.1个/芽,而25℃保存苗第3代仍未恢复到原分化水平,表明4℃比25℃更有利于新疆杨芽的离体保存.  相似文献   
23.
以经过层积处理解除休眠的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种子为材料,在两种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探讨温度对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转化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适宜温度下萌发相比,较高温度(25 ℃)下萌发时,种胚中GA3和ZT含量降低,种胚和胚乳中ABA含量升高,种胚中GA3/ABA、IAA/ABA、ZT/ABA的比值降低.内源激素向利于种子休眠的方向发展,从而使种子中脂肪酶和β-淀粉酶活性受抑制,脂肪和淀粉的分解缓慢,可溶性蛋白和糖的进一步代谢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导致种子不能正常萌发.  相似文献   
24.
河岸缓冲带不同植被配置方式对重金属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面源污染对环境危害较大,如何对其有效控制一直是污染治理关注的重点之一。相比城市内河,对于农业重金属面源污染的危害和控制已多有报道。但是,目前在东北地区针对寒温带滨岸缓冲带净化重金属面源污染物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研究不同植被配置缓冲带对典型重金属面源污染物铜、铅和镉的净化效果,在哈尔滨市某内河河段构建了草本和乔木-草本两种配置方式的缓冲带。结果表明黑麦草高度与镉离子的去除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乔木-草本混合配置缓冲带对径流镉离子、铜离子和铅离子的平均去除率为93.91%,79.42%和83.5%,对渗流镉离子、铜离子和铅离子的平均去除率为96.8%,83.91%和89.74%。相比裸土和单一草本植物缓冲带,乔木-草本混合配置缓冲带对重金属离子镉、铜和铅有最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25.
松树一般指松科松属树种,具有多种功能,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为人类提供食用种子。但全世界100多个松树树种并非均能提供适合于食用的松籽,能够提供适合于人类食用种子的松树统称为食用松。文中对世界范围内食用松的食用价值、主要种类、分布、利用状况等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红松、西伯利亚红松、意大利石松等几种重要食用松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我国食用松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风箱果花粉生活力、柱头可授性及传粉者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TC法研究了风箱果(Physocarpus amurensis)花粉的生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测风箱果柱头可授性,在野外实地观测风箱果的访花者。结果表明:刚开花时花粉生活力达到90%以上,在干、湿两种保存条件下,花粉生活力都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干燥条件下,生活力能维持3d,从第3天开始生活力显著下降,在第6天时丧失生活力。而湿润条件下,花粉仅保存1d就完全丧失生活力。风箱果柱头的可授性是在开花后第2天,持续大约3d。风箱果在自然条件下靠昆虫传粉,但是种类和数量稀少,访花频率极低,其中蜜蜂科昆虫是有效的传粉者。  相似文献   
27.
取材时期和母树来源对水曲柳体细胞胚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不同母树、不同发育阶段的未成熟合子胚切离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植体发育时期和母树来源对该树种体细胞胚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的取材时期、母树来源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水曲柳体胚诱导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影响大小依次为取材时期采种母树交互作用;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水曲柳体胚诱导的最佳采种时期,此时种子的胚乳已固化,合子胚形态分化完成,胚大小达到胚腔的2/3左右,47株母树的平均诱导率分别达到15.86%和16.77%,最高的4株母树的诱导率达到53.33%~66.67%。  相似文献   
28.
对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水曲柳风景游憩林林下植被的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分析表明,山丁子、长白忍冬、水曲柳、家榆、糖槭和接骨木生态位宽度值较大,上层林分主要树种水曲柳林下更新苗生态位宽度比其他植物种林下更新苗的生态位宽度较高,水曲柳更新程度较好。林下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和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较低。说明不同种群间对资源的竞争相对不剧烈,可采取人工措施改善树种的配置,促进生态位分离。  相似文献   
29.
通过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种子并对其进行自然干燥处理,以含水量、发芽率和ABA含量变化为指标,研究了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在自然发育和干燥过程中的脱水耐性变化.结果表明,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虽经历了成熟脱水,但种子仍不耐脱水;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随发育进程而逐渐增加,但随自然脱水进程而逐渐降低;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最大脱水耐性分别出现在花后100 d和120 d;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两树种种子的ABA(脱落酸)含量均较低;拧筋槭种子中ABA含量在脱水过程中呈下降趋势,而色木槭种子中ABA含量在脱水过程中虽有升高但变化不显著.推测ABA含量低可能为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不耐脱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0.
珍稀濒危植物——双蕊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蕊兰是兰科植物中最原始的孑遗植物,是老秃顶子独有物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双蕊兰腐生小草本,生长期8月中旬至9月初,分布在以椴树和柞树为主的天然次生林内.文中描述了双蕊兰的形态特征、生态学和生物学特征及地理分布,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