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12篇
综合类   45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利用反射光谱信息提取叶片水分含量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验采集了21个样区10余种类型植被的叶片信息,其中包括52组反射光谱数据(350 nm~2 500 nm),对应的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FMC和等效水厚度EWT)。分析了叶片反射率与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实验结果表明EWT与叶片反射率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而FMC与叶片反射率相关关系较差。通过选取不同光谱波段构造多个光谱指数,研究光谱指数与叶片含水量的相关关系,发现构造指数方法优于普通的光谱回归分析,其中,Ratio975和Ratio1 200效果最好。同时在利用光谱指数反演叶片含水量时,对于EWT仍存在较高的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122.
划区轮牧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被及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划区轮牧试验,在宁夏盐池县四墩子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研究不同划区轮牧方式对天然草地植被及土壤的影响,并探讨不同轮牧方式下的荒漠草原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试验区共出现26种植物,隶属于10科19属,其中多年生牧草占绝对优势,占出现植物种的90%以上.不同轮牧方式对物种组成有一定的差异,群落优势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同轮牧方式对草地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密度均有显著地影响,但各指标变化并不一致;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为:轮牧有利于增加0~4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封育有利于土壤粉粒含量的积累.选取3个植被特征指标和2个土壤特征指标对不同轮牧方式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进行健康评价,各处理的健康程度排序依次为:2区轮牧>6区轮牧>4区轮牧>连续放牧>封育处理.  相似文献   
123.
宁夏典型草原土壤理化性状对不同管理方式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夏典型草原为对象,研究封育、放牧和水平沟改良管理方式下草原土壤颗粒组成、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全氮、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方式下0-40cm土壤以细沙粒和粗粉粒为主,占颗粒总量的58.46%~77.48%,管理方式对土壤质地无明显影响,但0-15cm土层粘粒和粉粒含量随封育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放牧能显著增加0-5cm土壤容重;管理方式对0-40cm土层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影响显著,以封育15,20,25年和水平沟改良10年的草地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放牧草地最低;各管理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表现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典型草原土壤理化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4.
为了解国家级固定监测点猪群的伪狂犬病流行情况,2015—2017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安徽省12个固定监测点猪群进行了猪伪狂犬病个体流行率估计,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样品。结果显示:所调查的12个监测点猪群的个体真实流行率从2015年的33.6%(95%CI:27.8%~39.5%)降为2016年的1.1%(95%CI:0~4.0%),2017年小幅回升为6.9%(95%CI:3.0%~10.7%);12个监测点中,有8个检出猪伪狂犬病感染抗体,最高的个体表观流行率为77.0%(95%CI:62.9%~91.2%);感染猪场中,种猪群的个体阳性率高于其他猪群;2015年存栏量≥1 000头猪场的个体阳性率较高,感染风险是<1 000头猪场的2.0倍(95%CI:1.0~3.8),而2017年却相反,存栏量≥1 000头猪场的感染风险是<1 000头猪场的20%(95%CI:0.1~0.5)。结果表明:安徽省定点监测猪群的伪狂犬病感染面依然较广,但流行程度呈下降趋势;种猪群和小规模饲养猪群是当前猪伪狂犬病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安徽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安徽地区的发病猪场的病料中,分离到3株致Marc-145细胞病变的病毒(命名为AH1、AH2、AH3),负染电镜观察结果可见直径约50 nm的有囊膜的球形病毒粒子,细胞超薄切片可见病毒粒子分散在细胞浆内,直径为40~80 nm。理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株分离毒均对氯仿、乙醚、甲醛、温度(56 ℃)敏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与美洲型PRRS阳性血清反应,发出强特异性荧光;对分离毒株Nsp2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安徽分离毒株Nsp2基因存在两处共90个碱基缺失现象,与JXA1 PRRSV变异株亲缘性最近。初步鉴定该分离株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相似文献   
126.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风扇的高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智能化及风品质提升方面,人们对电风扇的需求不再局限于降温,逐步追求高品质风感及体感舒适度.文章在电风扇风速及风量测量的基础上,研究风扇各档输出风速的线性度及风量稳定性等指标,为电风扇风感及体感舒适度评价奠定了基础,同时该方法也可适用于宾馆空调风感的...  相似文献   
127.
128.
为寻求用气温资料确定桃树需热量和需冷量的途径,本文根据2006—2021年宁波市‘湖景蜜露’初花期和同期气温小时资料,应用变异系数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桃树需冷量和需热量。结果表明:宁波市‘湖景蜜露’需冷量为740 h(7.5℃模型),需热量为200℃·d(下限温度为4.5℃)。应用确定的‘湖景蜜露’需热量和需冷量计算了2006—2018年‘湖景蜜露’初花期,拟合值和实际值之间的R2、RMSE分别为0.4639、7.9天(n=13),相关系数(0.6811)通过了显著水平0.05的检验;2019—2021年独立样本检验的RMSE为2.6天,拟合和独立样本检验效果均较好。本文应用气温资料和落叶果树花期资料为确定需冷量和需热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分析结果为‘湖景蜜露’促成栽培和初花期动态预测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9.
为比较不同布鲁氏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性能差异,本研究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布鲁氏菌抗体快速检测试剂卡(GICA)4种常规血清学检测方法,分别对感染情况已知的87份羊血清(阳性53份,阴性34份)进行血清学检测,进而比较4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与一致性。检测结果显示,BT的敏感性、特异性较为一般;GICA的敏感性较好,特异性一般;SAT与c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较为良好。RBT与GICA的酸性检验结果(Kappa值)均小于0.81,与真实结果一致程度为高;而SAT与cELISA的Kappa值均大于0.81,与真实结果一致程度为极高。在临床诊断中推荐选用RBT与GICA作为初筛检测方法,对初筛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结合临床症状,采用SAT与cELISA进行复核。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