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1.
60%丁草胺·噁草酮乳油防除水稻 旱直播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 年采用大田药效试验的方法,研究60%丁草胺窑噁草酮乳油防除水稻旱直播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最 佳使用剂量及安全性。该药剂在水稻旱直播田播后苗前土壤喷雾处理,推荐使用药量为720耀900 g a.i./hm2,可有效地 防除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及碎米莎草、水虱草等莎草科杂草。在推荐使用剂量内对水稻安全,高浓度处理会产 生部分药害,后期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2.
大气质量分析评价系统是应用Visual Basic 6.0强大的数据库功能,结合倍斜率法,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的1个实用性较强的应用程序,具有文件操作、数据库管理、数据运算、数据查询、报表输出等功能。程序在编写时,运用了Windows下编程的思想,包括动态链接(DDL)、面向对象编程(OOP)、图形用户界面(GUI)、事件驱动编程以及模块化思想并运用许多AetiveX组件增加程序功能。  相似文献   
13.
酱牛肉以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等特点倍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传统的加工工艺往往存在着蒸煮时间长、口感老、出品率低、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在吸取国内多种做法之长和西式灌肠蒸煮方法的基础上,并结合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对酱牛肉的卤制工艺进行了部分改进,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下面做以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草甘膦与2,4-D混配后防治薇甘菊的效果,采用温室盆栽试验,计算出2种除草剂复配后对薇甘菊的鲜重防效,结合等效线法评价二者的最佳配比。研究结果表明:2种药剂混用对薇甘菊具有增效作用,在草甘膦和2,4-D(153.75,175)到(170.65,161)两等效线坐标点之间范围地上部增效作用最明显,此两点的相互作用指数为1.58和1.60;而草甘膦和2,4-D(153.75,203.15)到(202.76,161)两等效线坐标点之间范围根部增效作用最明显,此两点相互作用指数为1.48和1.53。可见,草甘膦153.75~170.65 g a.i./hm2与2,4-D 161~175 g a.i./hm2的配比范围内对地上部的防效达到了最佳增效作用,而草甘膦153.75~202.76 g a.i./hm2与2,4-D 161~203.15 g a.i./hm2的配比范围内对根部的防效达到了最佳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80%双草醚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3年采用大田药效试验的方法,研究了80%双草醚可湿性粉剂对于华南地区早稻和晚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该药剂在水稻田稗草2~3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使用推荐剂量37.5~45.0ga.i./hm2,能有效防除稗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异型莎草、碎米莎草、水虱草等莎草科杂草和尖瓣花等阔叶杂草,在推荐使用剂量内对水稻安全,高浓度处理没有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花生幼苗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珍珠豆型花生品种粤油45号为材料,研究不同NaCl浓度(0、25、50、75、100mmol/L)处理对花生幼苗根系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 Cl浓度增加,花生幼苗根干重逐渐降低,根长、根平均直径、根总表面积、根鲜重逐渐减小,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降低,根系活性和抗氧化酶活性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33%二甲戊灵乳油防治水稻旱直播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2013年采用大田药效试验,研究了33%二甲戊灵乳油对于华南地区早稻和晚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该药剂在水稻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喷雾处理,使用推荐剂量742.5~990.0ga.i./hm2,能有效防除稗草、千金子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异型莎草、碎米莎草、水虱草等莎草科杂草和尖瓣花等阔叶杂草,在推荐使用剂量内对水稻安全,高浓度处理没有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18.
安静  沈雪峰  陈勇 《农药学学报》2013,15(4):363-371
通过对多胺在植物体内的形态分布、转运、代谢及其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反应的作用机制,以及杂草对百草枯的抗性机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围绕多胺对百草枯毒性的缓解作用及多胺转运体在杂草对百草枯抗性机制中的作用进行评述,揭示了多胺及其转运体将是杂草对百草枯抗性机制研究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9.
在甘蔗/花生间套作带状种植条件下,采用不同播期处理研究甘蔗/花生间套作的生态效应及其对花生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花生播期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其中IS3处理(甘蔗播前15d种植花生)增产效果最佳,并且对甘蔗的产量及各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间套作能够显著提高土壤中铵态氮含量,增幅为57.66%~85.69%,有效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其中IS3、IS4(甘蔗花生同期播种)、IS5(甘蔗播后15d种植花生)处理中硝态氮含量降低24.33%~26.76%。同时,间套作中适宜的播期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整体代谢活性与群落结构多样性,改善田间小气候。各生态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与花生产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选择合适的甘蔗/花生间套作播期,会产生显著的增产效果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甘蔗间作花生播期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粤油7花生为间作试验材料,探索研究甘蔗间作花生不同播期对花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管理和施肥条件以及保证甘蔗生长发育的前提下,以第3播期(3月15日)间套作表现最佳,花生株高一般,有效分枝最多,单株果数最多,产量最高,袁综合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