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0篇
  18篇
综合类   3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青  沈飞 《新疆林业》2015,(2):13-14
根据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新疆沙化土地面积为74.67万平方公里,占全疆国土总面积44.84%,其中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3.96万平方公里。截止2014年底,新疆人口为2 266.63万人,沙化土地分布面积上的人口为2 059.33万人,占全区人口的90.85%。新疆32个国家级和3个自治区级贫困县中,有34个分布于风沙区。全区32个边境县(市)全  相似文献   
32.
农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质量息息相关,而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环境污染已不再是单一污染的理想状态。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重金属和农药复合污染较为突出,尽管总体研究还较薄弱,但也逐步成为近年来农业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重金属和农药复合污染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环境行为、交互作用及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动态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一些研究热点和需要强化的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3.
为探究华南地区两广小花猪自然通风哺乳猪舍环境及母猪繁殖性能季节性的变化规律,本研究监测了华南地区不同季节1栋哺乳猪舍内外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及母猪繁殖性能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哺乳猪舍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平均温度高于27℃、平均相对湿度高于80%;冬季舍内平均温度为24.8℃,平均相对湿度低于80%;冬季舍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日平均值为2 058 mg/m3;夏季断奶窝仔猪数、仔猪断奶窝重和仔猪平均日增重低于其他3个季节(P<0.05),且随着温度和温湿指数的升高而降低(P<0.05)。综上,华南地区采用自然通风舍饲养的两广小花猪哺乳母猪的繁殖性能随舍内温度和温湿度指数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34.
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雪春  沈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752-8753,8762
首先对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复杂性分析,然后结合系统控制与数学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演化的多因素综合模型,并用系统科学分析问题,为人类摆脱资源、环境、社会困境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从单一性向系统性转变,从而使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5.
冬季肉牛加热饮水围栏育肥模式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冬季中国西北地区肉牛加热饮水条件下围栏育肥模式的适用性,该研究实测了加热水围栏育肥(平均饮水温度:(20.58±0.91)℃)和常温水舍内育肥(平均饮水温度:(7.20±1.70)℃)2种模式下的相关环境指标,并计算环境温湿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 THI)、风冷指数(Wind Chill Index, WCI)、综合气候指数(Comprehensive Climate Index, CCI)和冷应激指数(Cold Stress Index, CSI),探究两种育肥模式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温水舍内育肥相比,加热水围栏育肥的环境温度、湿度和有害气体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风速显著升高(P<0.05)、THI、WCI和CCI显著降低(P<0.05),CSI显著升高(P<0.05)。此外,加热水围栏育肥肉牛的平均日增质量为(1.40±0.39)kg/d,显著高于常温水舍内育肥组的(1.14±0.47)kg/d(P<0.05),加热水围栏育肥肉牛的日采食质量与日增质量比为8.83±3.63,显著低于常温水舍内育肥组的12.11±6.34(P<0.05),且建筑成本较常温水舍内育肥降低37.78%。综上所述,冬季采用加热水围栏育肥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肉牛生长性能,并节约建筑成本。  相似文献   
36.
[目的]为竹节参皂苷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比色法测定竹节参总皂苷含量,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等因素对竹节参总皂苷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法提取竹节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结果]各因素对竹节参总皂苷提取效果的影响顺序为:超声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浓度70%乙醇,料液比1∶20,提取温度50℃,超声功率为32kHz,提取3次,每次30min。在该提取工艺下总皂苷得率为13.15%。[结论]优化出了超声法提取竹节参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该工艺具有提取温度低、时间短、得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37.
水稻生长过程中籽粒水分状态和横向弛豫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观察水稻抽穗到成熟过程中籽粒水分状态的变化,探讨淀粉、蛋白质的积累效应对前者的影响,为水稻品质形成规律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抽穗后63 d内的"越光"有机稻间隔采样,测定籽粒的百粒重、硬度、水分含量、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比较水稻在抽穗后不同生长时期的整体品质变化,通过LF-NMR测定的横向弛豫参数定性和定量地分析籽粒中的水分动态,探讨水稻品质形成过程与水分状态的相关联系。【结果】在抽穗后7—14 d百粒重和淀粉含量增长速率最快,两者表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籽粒硬度分别与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都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水分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水分含量在抽穗后7—56 d从57.16%呈指数型下降到22.39%。淀粉含量在抽穗后42 d内呈"S"型曲线增长至50.47 g/100 g湿基。蛋白质含量在抽穗后7—49 d线性地增长至峰值6.56 g/100 g湿基。总体而言,水稻籽粒在抽穗后49 d左右整体品质已经形成。LF-NMR反演图谱表明在抽穗后7 d内籽粒部分水分往高自由度方向移动。抽穗后7—21 d,反演曲线整体向左迁移,表征流动性最弱"结合水"的T2b峰出现,表征束缚水的T_(22)峰发生峰的分化现象。4种横向弛豫时间T_(2b)、T_(21)、T_(22)和T_(23)随生长时期而减小,水稻籽粒中的整体氢质子自由度在逐渐降低。抽穗后21 d左右,"结合水"的峰比例超过束缚水和自由水的峰比例总和。籽粒内的水分含量和横向弛豫参数(T_(2b)、T_(21)、T_(22)、T_(23)、A_(2b)、A_(22)和A_(23))都随生长时期极显著地变化(P0.01),而且淀粉和蛋白质积累与前者变化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尤其是淀粉充实胚乳细胞,水分子被淀粉颗粒包围或与其中的亲水基团氢键作用,使得整体水分状态向"结合水"的方向迁移。基于对横向弛豫信号的主成分分析,发现抽穗后42 d内不同生长时期的籽粒水分状态差异显著,42 d后整体趋于稳定。【结论】水稻灌浆期间,籽粒内部水分状态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积累显著相关;"结合水"的比例逐渐上升,束缚水和自由水的比例显著下降;利用LF-NMR技术可以有效分析抽穗后不同生长时期籽粒的整体水分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38.
家蚕催青期胚胎蛋白质图谱的建立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胚胎发育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主题之一。通过家蚕各个时期胚胎蛋白质的研究 ,可以从蛋白质水平探讨胚胎蛋白质的构成和基因顺序表达的规律。应用蛋白质组的研究方法 ,以连续发育的家蚕胚胎为材料 ,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 ,对催青期各个时期的胚胎蛋白质进行了分离 ,建立了家蚕催青期各个胚胎蛋白质参考图谱。从催青期各个时期的胚胎蛋白质图谱中发现 :从临界期胚胎到气管显现期的胚胎 ,结构基因表达变化不大 ;从点青期开始 ,一些酸性蛋白有关的结构基因被激活表达。  相似文献   
39.
甜高粱茎秆采后生理特性及其自发气调包装贮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延长甜高粱茎秆贮藏期,研究了甜高粱茎秆采后呼吸速率、蔗糖转化酶、多酚氧化酶等变化规律,并用不同厚度的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进行了自发气调包装(MAP)贮藏试验.结果表明,甜高粱茎秆采后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从10℃上升到30℃,呼吸速率升高2倍左右;在相同温度下,辽甜一号茎秆的呼吸速率高于辽饲杂一号茎秆的呼吸速率.辽甜一号茎秆在O2 2.2%、CO2 7.6%下贮藏10 d,辽饲杂一号茎秆在O2 3.6%、CO2 6.4%下贮藏17 d会发生厌氧呼吸.甜高粱茎秆内中性、酸性蔗糖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在MAP贮藏中活性呈上升趋势,贮藏至30 d,总糖有2.8%~20.9%的损失,还原糖升高134.3%~523.1%,茎秆失重率为1.37%~1.51%.甜高粱茎秆在厚度为0.034 mm的低密度聚乙烯包装中蔗糖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幅度较小,总糖损失减少.该项研究为解决甜高粱茎秆制取燃料乙醇过程中的茎秆贮藏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40.
甜高粱茎秆汁液固定化酵母酒精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8,他引:20  
本文应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得出了甜高粱茎秆汁液锤度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之间的关系。以甜高粱茎秆汁液为原料,在摇床及流化床反应器上进行了固定化酵母酒精发酵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沈农甜杂2号甜高粱为原料,在摇床上作营养盐配比的正交试验,试验得出对提高酒精得率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NH4)2SO4,K2HPO4,MgSO4。最优组合为:0.125% K2HPO4,0.200%(NH4)2SO4,0.050% MgSO4。加营养盐的酒精得率比不加任何营养盐的酒精得率可提高4.0%~8.0%。K2HPO4,(NH4)2SO4的配比对试验结果影响极显著,MgSO4的配比对试验结果影响显著。在流化床反应器上试验,4种较优营养盐组合酒精得率近乎相等,比不加营养盐空白试验酒精得率高。从降低成本角度来讲,选择0.125% K2HPO4,0.200%(NH4)2SO4,0.010% MgSO4作为投产试验。本文为燃料乙醇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