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通过选点,二因裂区设计,研究了免耕抛栽稻高产群体起点及其肥料运筹。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32.
兴化市直播水稻生产现状与思考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直播稻生产现状,生产中存在的应用技术简单粗放、节本优势不明显、产量水平不高不稳、综合效益较低等问题形成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今后生产中应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33.
棉花专用缓释包裹复合肥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专用缓释包裹复合肥具有养分全、配比合理,并能够根据棉花生长期间的需肥规律同步释放等优点,每公顷用2100kg作基肥一次施用,或公顷用1500kg基施,后期结合棉花长势采取根外追肥一到两次,即可满足棉花一生的养分需求,在节省施肥用工的同时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4.
9优418杂交中粳稻2005年首次在江苏省兴化市作为超高产品种试验示范,实收单产11037kg/hm2,最高单产11895kg/hm2.9优418超高产栽培的技术途径是稳定穗数、主攻大穗、扩库强源、抗逆防倒;具体措施为合理确定播期、精量稀播、扩行减苗、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精确肥水运筹壮秆抗倒和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35.
为了探索掌握地区间差异对不同水稻品种生产力的影响变化规律,筛选出适合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进行了此项试验.结果表明,W002、扬辐粳4928、盐稻6号表现好于武育粳3号,尤其是扬辐粳4928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36.
施磷量对超级稻南粳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超级稻南粳44为材料,研究施磷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基施磷肥(P2O5)  0.0~225.0  kg/hm2,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结实率、千粒重则先升后降。各品质指标值与施磷量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施磷能提高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面积、垩白度,降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冷胶黏度和回复值,而精米率、垩白米率、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起始糊化温度、消减值和到达峰值黏度时间对磷素的反应不明显。施磷主要是增加垩白面积从而增加垩白度,对垩白面积、垩白度、消减值影响较大,而糙米率、到达峰值黏度时间和起始糊化温度基本不受影响。综合产量和品质性状,水稻生产中应适量施磷(在土壤营养中等或偏上土壤上施85.7 kg/hm2为宜),过量施用不仅低产低效,还会加重生态污染。  相似文献   
37.
稻麦“双迟”栽培模式及其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通过设置4种栽培模式,探讨了“双迟”(迟熟水稻+迟播小麦)栽培模式对稻麦周年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换茬时间的推迟,稻麦周年生产力不断增加,其中,水稻产量呈增长趋势,而小麦产量先增后减,迟熟中粳茬小麦产量最高。延长水稻生育期和攻取大穗是稻麦周年高产的关键。水稻一些关键性投入的生产力随着熟期的推迟而不断增加;小麦方面,除种子生产力呈降低趋势外,其他因子生产力先增后减,迟熟中粳水稻+小麦模式下表现最高。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稻麦周年的一些关键性投入的生产力,适当延迟稻麦换茬时间可以提高稻麦周年经济生产力。就稻麦“双迟”栽培模式的概念和调控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8.
超级稻生态育种及超高产栽培特征与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超级稻是目前作物生产领域的研究热点。围绕超级稻,回顾了超级稻育种的发展,并重点介绍了几种典型生态稻区株型模式,进而分析了超级稻的一些栽培特征,最后展望了超级稻的未来和发展方向。超级稻穗大粒多、叶片直挺、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根系健壮,抽穗后干物质生产积累优势明显,超级稻栽培根本途径在于“强支撑、扩库容、促充实”。  相似文献   
39.
通过2009~2010年示范方资料分析,初步探明了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在机插条件下的生育规律和产量700 kg/667 m2的栽培技术指标。结果表明,武运粳24高产超高产是以足量的有效穗与较大的穗型,单位面积颖花量3000万以上,并保持正常的结实率和千粒重。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应围绕基质育秧、适期精量播种、插足基本苗、精确肥水运筹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栽培手段,塑造超高产的库容量,实现稳定超高产。  相似文献   
40.
通过研究秦优11号不同移栽密度和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为360kg/hm2、密度为10.5万株/hm2条件下的实收产量最高.生产上应尽量满足秦优11号的喜肥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