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3 毫秒
21.
以湖北省25个油茶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无性系干籽含油率及其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的干籽含油率为17.4%~39.2%,各无性系之间差异较大,不同产地油茶干籽含油率存在显著差异;油茶的主要经济性状与干籽含油率的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种仁含油率、干籽出仁率、单株产量、冠幅、每平方米冠幅产量、种仁含水率。  相似文献   
22.
黑杨派杨树杂交子代的遗传分析及苗期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适宜于湖北地区栽培的5个黑杨优良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对杂交子代遗传力、杂种优势表现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子代遗传变异丰富,杂种优势显著.苗高、地径生长均属于高遗传力性状.1年根1年秆苗木的苗高、地径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76.74%、85.22%;苗高的一般配合力变量、特殊配合力变量分别为21.56%、78.44%,地径的分别为61.39%、38.61%.2年根1年秆苗木的生长表现与其一致.杨树对锈病、溃疡病、天牛的抗性均受多基因控制.子代的锈病抗性与亲本关系显著,溃疡病和天牛抗性与亲本无显著相关性.以现有的主栽杨树品种的生长为标准进行苗期选择后,杂交子代可获得显著的超亲优势和遗传增益,部分杂交子代的生长量比当前主栽品种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3.
主成分分析在香椿性状评价和优良单株选择中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来源不同的29个香椿样本进行了性状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选优指标主要为质量指标,初步确定选优的形质指标为芽鳞颜色、芽鳞茸毛、初出嫩叶颜色、小叶形态、小叶光泽油亮程度情况、复叶柄颜色、小叶柄颜色、小叶排列紧密状况,在此基础上,选出了16个优良单株,并进行无性系繁殖,为香椿的性状评价、优株选择和繁殖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3个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不同嫁接年限的少果毛一球悬铃木优良品种‘园科115’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Yuanke 115’的接穗(13 a、14 a与30 a)以及两个相应的砧木(二球悬铃木)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16条引物在5个样品中共扩增出75条谱带,其中27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例为36%。根据ISSR标记数据,基于遗传相似系数的聚类分析显示:5个悬铃木样品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80 0~1.000之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77时,5个悬铃木样品归为一类;遗传相似系数在0.98时,3个不同嫁接年限的‘园科115’一球悬铃木接穗归为一类。其中,嫁接14 a与30 a的一球悬铃木接穗的遗传相似系数为1,它们与嫁接13 a的一球悬铃木接穗的遗传相似系数也高达0.986 7。以上结果说明:‘园科115’一球悬铃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经历不同的嫁接时间(最长达30 a),依然具有高度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25.
板栗品种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常庆  涂炳坤 《经济林研究》1998,16(4):40-40,48
1开发步骤1)系统调查。品种资源信息的调查与收集管理;优良品种的评价与选择;良种推广。为此,我们选择了反映板栗品种简况的物候期、结实性状和果实性状等作为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并设计相应的功能模块来实现对这些信息的管理。2)系统设计。(l)功能设计。系统主控模块(BL.PkG)、初始化模块(BLCSH.PRG)、录入模块(BLLR.PRG)、维护模块(BLWEIH.PRG)、打印模块(BLDY.PRG)、空白表格模块(BLKBBG,PRG)、查询显示模块(BLCXXS.PRG)和文件服务模块(BLWJHW.PRG)。(2)文件设计。主文件、…  相似文献   
26.
以15~20 a生大叶杨(Populus lasiocarpa Oliv.)花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其萌发的作用,初步探讨了贮藏温度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在25℃下培养24 h萌发率趋于稳定;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和H3BO3可使花粉萌发率显著提高;随蔗糖和H3BO3浓度升高,萌发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7.
香椿种芽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在室内与塑料大棚内研究了播种量,播种基质,药剂处理种子对香椿种芽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选出生产周期短,出苗整齐,并能促进种工时生产量的最优配方,室内条件下为200g/m^2 锯末 MnSO4浸种;大棚内为150g/m^2 珍珠岩 ZnSO4浸种;室内培育香椿种芽的食用品质高于大棚内培育的种芽。  相似文献   
28.
红叶杨红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鸣  涂炳坤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205-2206
[目的]探讨影响色素得率的因素和工艺条件。[方法]以红叶杨新鲜叶片作为原料,研究了4种浸提剂(水、乙醇、石油醚和丙酮)、5种乙醇溶液浓度(15%~100%)、不同波长,浸提温度、料液比和pH值对红叶杨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了红叶杨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组合。[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最佳浸提剂、乙醇溶液浓度、吸收波长、浸提温度、料液比和浸提pH值分别为乙醇、75%4、50 nm、70℃1、∶75和1;正交试验表明,提取红叶杨色素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0.5 h、料液比1∶100、75%乙醇浸提剂和浸提pH值为1。[结论]该研究为红叶杨色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9.
香椿叶片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香椿叶片组织培养以及无菌苗的移栽技术.结果表明,MS 1.0 mg·L-1 BA 0.1 mg·L-1 KT 0.5 mg·L-1 NAA培养基对香椿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效果最佳,诱导率高达100%,诱导时间最短,仅为6d;MS 1.5 mg·L-1 GA3 1.0 mg·L-1 BA 0.5 mg·L-1 KT对香椿叶片分化出来的幼芽增殖效果最好,其增殖率高达63%;1/2MS 1.5 mg·L-1 IBA 30g蔗糖作为生根培养基最佳,生根率达到了89%.  相似文献   
30.
以湖北省25个油茶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无性系干籽含油率及其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的干籽含油率为17.4%~39.2%,各无性系之间差异较大,不同产地油茶干籽含油率存在显著差异;油茶的主要经济性状与干籽含油率的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种仁含油率、干籽出仁率、单株产量、冠幅、每平方米冠幅产量、种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