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杂交水稻培两优537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杂交水稻品种培两优537进行了营养特性与施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锌配合,产量最高,每公顷可以达到8 148 kg,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磷=钾>锌.在实际生产上,培两优537的适宜施肥量推荐为每公顷N 150~210 kg、P2O545~120 kg、K<.2>O 90~120 kg.  相似文献   
52.
W两优3418是以自育的早籼型低温敏核不育系W9834S作母本,用鄂早18作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早籼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熟期适宜、熟相好等特点,米质中上等.2008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3.
优质高产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巨2优6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2优60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不育系巨风2A与自育三系恢复系R60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叶形态好、丰产性好、品质较优等特点,2017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鄂审稻2017014)。  相似文献   
54.
选取16个湖北主推水稻品种,采用机械育苗栽插的方式,通过测定产量、抗倒伏性、穗发芽、落粒性和新根数等指标,并采用综合评分的方式对参试品种进行机械化栽培适应性评价。结果显示,在本研究条件下,综合评分≥90分的有晶两优华占和隆两优华占等2个品种,机械化适宜程度判定为非常适合;综合评分≥80分的有天优华占、C两优华占、两优2016、荃优华占、全两优鄂丰丝苗、川优5108、巨2优60、鄂中5号等8个品种,机械化适宜程度判定为适合;综合评分<80分的有两优98816、渝优1号、美香新占、鄂糯9号、Y两优900、赣优735等6个品种,机械化适宜程度判定为谨慎使用,或者使用时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本研究为建立适宜机械化水稻品种筛选体系打下基础,为湖北水稻机械化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E两优20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E农1S与恢复系R20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其株型松散适中、产量高、适应性较广、抗病性较强,2019年8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鄂审稻2019005)。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6.
57.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水稻(Oryza sativa L.)种植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新的高效种植模式快速发展,给湖北省水稻育种创新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针对新形势下湖北省水稻产业发展需求,应加强水稻科研团队整合和分工协作,重点开展以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杂交中稻、优质常规稻、再生稻、优质两系杂交中粳稻、节水抗旱稻等为主要方向的育种创新,为湖北省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品种支撑。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茶野型粳稻雄性不育系鄂粳A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恢保关系.鄂粳A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9.8%,花粉败育以典败为主,占98%以上,柱头外露率48.2%,异交结实率30%~50%,在武汉5月上旬至6月中旬播种,播始历期为78~90 d,属感温性粳稻类型,配合力较好,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59.
用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088S与恢复系R138配组育成的鄂粳杂2号,是一个高产稳产、米质优、抗稻瘟病的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通过了云南省的品种审定。适宜在云南省保山市海拔1450-1700m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60.
通过双列杂交研究了8个广亲和水稻品种广亲和基因的等位关系。研究表明:水稻品种Calotoc、Cpslo-17、Ketan Nangka、02428和轮回422之间相互杂交F_1代的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均达到正常育性水平。F_2分离不明显,推测这些品种间广亲和基因相互等位,品种02428和轮回422的广亲和性受S_5位点的广亲和基因S_5~n控制。广亲和品种Ketan Nangka与Aus 373或Dular杂交,F_1花粉均出现部分不育现象。轮回422与Aus 373杂交,F_1花粉和小穗育性均显著低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