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魔芋产业现状及未来需求趋势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Amorphophallas.konjac)为天南星科魔芋属(Amorphophallas.Blume)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约有130多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其中印度魔芋资源最为丰富.在我国黔、滇、桂、川、渝、湘、鄂及陕西南部等地区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魔芋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葡苷聚糖、淀粉、蛋白质、多种生物碱、氨基酸、可制成多种食品.  相似文献   
32.
魔芋白绢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魔芋白绢病病原菌rDNA的ITS序列分析和生物学特性研究,证实魔芋白绢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小核菌属的罗氏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菌丝生长的致死条件为50℃处理15min,pH值4~5时生长较好,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硝酸铵。  相似文献   
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魔芋软腐病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与不同浓度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魔芋种芋进行浸种处理,对魔芋产量和软腐病的田间发病率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魔芋软腐病的影响不同,同一种调节剂的使用浓度不同,其影响也不相同,当NAA的浓度在40mg/kg和6-BA的浓度在100mg/kg时可提高对植株的抗性,降低软腐病的田间发病率,同时提高魔芋产量。当NAA的浓度高于或低于40mg/kg、6-BA的浓度高于或低于100mg/kg时,对增加植株抗性无明显作用,还可能反而提高了软腐病的田间发病率。  相似文献   
34.
魔芋 (AmorphophallusrivieriDurieu .)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属半阴性植物 ,对生长环境要求高。葡甘聚糖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好的膳食纤维之一 ,魔芋则是自然界惟一能大量提供葡甘聚糖的重要经济作物。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随着魔芋食用、药用和工业用途的不断开发  相似文献   
35.
用200、400、600、800、1000ml纯净水定期浇灌无土栽培的种芋大小基本相同的魔芋,结果表明:浇灌600ml纯净水的魔芋长势最强,产量最高。同时对魔芋无土栽培的灌水方式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6.
有性繁殖是促进魔芋种植业发展和品种改良的有效途径,引起了极大的兴趣。本文研究117个花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 K.Coch)单株花粉成熟后连续5d的温度、湿度以及花芽种球茎对其有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期间的温度和湿度对其自花授粉结实影响大,结实株花粉成熟后连续5d的平均温度和湿度分别为24℃和64%,均显著高于不实株,高温高湿有利于散粉和花粉的萌发从而完成受精;花芽种球茎大小对有性繁殖也有影响,结实株平均种球茎重显著高于不实株,且与单株结实浆果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6096,N=29),因此,宜选用花芽球茎大的用于魔芋有性繁殖。  相似文献   
37.
马铃薯叶盘愈伤组织再生苗抗青枯病变异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从340株马铃薯叶盘愈伤组织再生苗中经过试管苗接菌初筛选、温室抗性鉴定、人工病圃和田间自然病圃进一步鉴定获得了2株抗青枯病能力比母体显著提高的变异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表明,抗性变异株的酶活性都比母体高,其酶图谱比母体多了两条带,间接证明了它们在遗传上与母体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8.
魔芋属天南星科魔芋属草本植物,其组织富含多糖和多酚等次生物质,这类物质的存在不仅使DNA提取变得困难,还会影响下游的分子生物学操作。采用改进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在2mL Eppendorf离心管中液氮研磨,CTAB-SDS裂解细胞,β-巯基乙醇浓度从2%提高到5%和添加PVP抑制多酚氧化,缓冲液去多糖等步骤,成功的提取了魔芋鲜叶的高质量DNA,其A260/A280位于1.80-2.00之间,产率超过470μg/g,ISSR0PCR扩增效果好。该方法具有快速、低廉、微量、稳定等特点,为深入研究魔芋资源遗传多样性、标记辅助育种和种芋纯度的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
魔芋中芋花叶病毒的RT-PCR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已报道的DsMV中的衣壳蛋白(cp)基因序列,首先合成1对扩增DsMV的cp基因中间部分核心序列的寡核苷酸引物;然后将提取的魔芋植株的总RNA反转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用上述引物进行常规PCR反应,结果扩增得到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0.35kb片段,健康魔芋植株接种DsMV后也扩增得到同样大小的片段,而健康植株则未扩增到任何片段。从而建立了魔芋中DsMV经济简便的RT-PCR检测体系,为魔芋DsMV的防治和脱毒苗的检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0.
春大豆主要农艺性状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引进的9份大豆优良种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对15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主要农艺性状中的茎粗、单株粒重经方差分析达显著水平,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总荚数、秕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等性状经方差分析达极显著水平;(2)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秕荚数、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底荚高度、每荚粒数、百粒重、株高、茎粗、产量、主茎节数、出苗至开花、开花至成熟、生育期;(3)产量与生育期、秕荚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底荚高度、主茎分枝数、单株产量、每荚粒数、百粒重、开花至成熟的天数呈正相关,与茎粗、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出苗至开花的天数呈负相关。因此,要增加产量,首先应考虑百粒重大、单株生产力潜力大的品种,其次考虑底荚高度较低,每荚粒数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