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9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闽糖96—6016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从闽糖70—611×闽选703(C01001)组合中选育出的一个甘蔗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6—6016平均蔗茎产量133.19t/hm^2,分别比对照种闽糖70—611(CK1)、新台糖10号(CK2)、新台糖16号(CK3)增产12.5%、42.1%和22.6%;11-1月份平均蔗糖分(绝对值)14.10%;公顷含糖量18.768t.分别比对照种闽糖70—611、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增糖15.7%、42.1%、14.4%。闽糖96—6016是一个中大茎、丰产高糖、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的甘蔗新良种。  相似文献   
112.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BA和NAA诱导木薯茎段外植体的再生植株,进行木薯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MS+BA 4.0 mg/L+NAA 0.1 mg/L的培养基上培养10 d后,诱导出幼芽;丛生芽在MS+BA 2 mg/L+NAA 0.05 mg/L培养基上增殖,增殖倍数达2.57倍;生根培养基选用1/2 MS+NAA 0.2 mg/L为最佳,生根率达100%。该木薯苗移栽成活率达94%。  相似文献   
113.
以黑皮果蔗“拔地拉”为试验材料,研究鱼腥草、丁香、高良姜、藿香、白藓皮等中草药制剂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常温下,包装处理的失水率低于未包装的,贮藏8d时,包装平均失水(0.53±0.187)%,而未包装的为(10.50±0.397)%;处理8d处理B、处理E切面仍正常.冷藏(0~4℃)处理40 d时,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切面正常,而处理CK、处理E发生劣变.冷藏48 d后,处理B、处理D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437.9±35.79)、(432.8±30.89) μg·mL-1,降幅低于其他处理.冷藏的鲜切果蔗POD活性在贮藏前期会缓慢上升,24 d后各处理过氧化物酶活性急剧增加,至40 d,处理B、处理D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为(1.314±0.056)、(1.600土0.047)U·min-1· g-1,而处理CK高达(2.305±0.041)U·min-1· g-1.说明中草药制剂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抑制POD活性,延缓果蔗发生褐变、腐坏,从而达到延长保鲜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4.
【目的】选育高产高糖、宿根性强、抗倒伏、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甘蔗新品种,为我国蔗糖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持。【方法】以闽糖92-649为母本、新台糖10号为父本,通过五圃制杂交,选育出优良甘蔗新品种闽糖061405,并在福建省进行多年多点生产试验和参加全国联合区域试验,同时进行遗传组成分析。【结果】在福建省多年多点品种试验中,闽糖061405每公顷蔗茎产量133.055t,11月至翌年1月平均蔗糖分(绝对值)15.35%,每公顷含糖量20.475t,与主栽品种新台糖16号相比,蔗茎产量增加19.84%、含糖量增加11.83%、蔗糖分降低0.23个百分点;遗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闽糖061405共含有14个不同基础种质,遗传组成丰富。【结论】闽糖061405具有高产高糖、宿根性强、适应性广、抗倒伏能力强的优良特性,且具有适宜全程机械化栽培的特征,是一个种性优良的甘蔗新品种,但对黑穗病表现感病,适宜在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临沧等我国主要蔗区种植并推广全程机械化栽培。  相似文献   
115.
福建省甘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甘蔗品种、栽培技术等方面综述了福建省50年的甘蔗生产发展历程,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6.
在福建省境内搜集了78份割手密无性系,并进行性状观察和同工酶、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割手密在性状上可分为闽东南、闽西北、闽北3种类型;酯酶同工酶共呈现8条酶带,19个酶谱类型;染色体数目有2n=72,80,84,88,92,96,102等7种类型。从同工酶的分析来看,福建割手密可能是由低海拔向高海拔扩展的。综合评价10个优良的无性系进行创新利用,选出闽蔗92/117的高产饲料蔗及一些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117.
对引进的7个国外甘蔗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个国外甘蔗品种表现为出苗率较好,分蘖力强,植株高大。对蔗茎产量和蔗糖份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品种是MEX105、LCP85-384、HoCP92-648,这3个品种蔗茎产量高、蔗糖分好。可以考虑进一步进行区域性试验,繁殖和示范推广;HoCP91-556蔗茎产量高、但蔗糖分较差,其余3个品种在各个方面表现一般,这些品种可以考虑进一步观察试验,以评价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8.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两例甘蔗新品种区试材料的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一般统计分析作比较,结果表明,用高稳系数法更能表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高稳系数在甘蔗新品种的应用是确实可行的,但要结合品质和抗逆性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9.
引进4个食用型木薯新品种在漳州市长泰县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适应性好,农艺性状较佳;SC9产量最高,每667m~2达4.07t,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木薯品种。  相似文献   
120.
木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C205和GR911为双对照,对引进的木薯新品种瑞士N4、SC7、G15的特征特性、生长速度、块根产量和淀粉含量等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综合性状好,表现出高产高淀粉的优良特性,其中瑞士N4和G15每667 m2块根产量分别达到4.32 t和4.31 t;瑞士N4、SC7和G15淀粉含量分别达到28.23%、27.11%和27.35%,建议进一步试验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