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地高辛标记的DNA探针和ID-ELISA检测芜菁花叶病毒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克隆的芜菁花叶病毒(TurnipmosaicVitusTuMV)外壳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PGT3为模板,用PCR的方法合成了长度为0.87kb的地高辛标记的双链DNA探针。用其进行了十字花科蔬菜病毒检测研究。在斑点杂交中,探针检测TuMVRNA的灵敏度为250pg,相当于5ng的病毒,比ID-ELISA检测TuMV的灵敏度高6倍。  相似文献   
22.
黄瓜无侧枝基因nlb 的初步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无侧枝品系419(P1)和有侧枝品系SB-2(P2)为亲本构建的136 株F2 群体为试验材料,对黄瓜无侧枝基因nlb 进行定位研究。田间调查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F2 群体的表现型中有侧枝与无侧枝的分离比为3︰1。运用分离群体分组混合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从F2 无侧枝群体和有侧枝群体中各随机选取10 株,分别混合其DNA,构建无侧枝和有侧枝基因池,通过分析SSR分子标记在基因池间的多态性,筛选得到nlb 基因连锁标记9 个。然后利用F2 群体进行进一步验证,经MAPMAKER3.0 软件分析,将nlb 基因定位于黄瓜1 号染色体,其中距离nlb 基因较为紧密的标记是SSR19673,遗传距离为15.9 cM。  相似文献   
23.
草莓茎尖培养快繁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草莓“丰香”品种为材料,利用匍匐茎剥取茎尖,以不同大小茎尖接种到不同配方的茎尖诱导培养基中,观察草莓茎尖在各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草莓茎尖的成活率与剥取的茎尖大小有关,与培养基配方有关。在相同的培养基上,剥取茎尖越大,成活率越高。同样以0.5mm大小茎尖,在培养基MS BA0.5mg/L上的成活率最高,达到66.7%;转接到各增殖培养基上后生长良好,并在MS BA0.5mg/L培养基上增殖系数最高,为6.05;再生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1/2MS上,培养20d左右,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6.13条/株。生根苗在全蛭石的基质上驯化,成活率高达98.33%。  相似文献   
24.
水果型黄瓜‘申绿03’是温室专用型品种,其父母本分别来自以色列和荷兰的黄瓜种质资源.经过1998-2004年杂交筛选,2004-2012年品种对比、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抗性试验,表明它适应温室栽培,全雌型单性结实、无刺无瘤、直果型、瓜把短、耐白粉病和霜霉病、耐弱光性强,产量高,适合在保护地推广.此外,本文还简要介绍了该品种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5.
两个高羊茅无性系的营养器官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个高羊茅无性系上农矮生高羊茅(SACD)和98-19的幼穗、叶尖、幼茎和幼节等营养器官作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2,4-二氯苯氧乙酸(2,4-D),探索其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和分化的最佳浓度,以建立高羊茅无性系的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幼穗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好的营养器官外植体,出愈率最高达94%,而幼叶尖、幼茎、幼节则未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同浓度2,4-D诱导愈伤组织的出愈率存在显著差异,最佳诱导浓度范围为7~9 mg/L,出愈率可以达83%~94%;2个无性系愈伤诱导率间有显著差异,但与2,4-D浓度之间的互作不显著;继代培养基以MS加入2,4-D 4 mg/L的处理方案最好,胚性愈伤组织出愈率和绿色芽点诱导率最高,分别达到98%和78%,所得的胚性愈伤组织在MS+2,4-D 2 mg/L+6-苄氨基嘌呤(6-BA )1 mg/L分化培养基中的绿苗分化率较高,为57%;生根培养基采用1/2 MS+α-萘乙酸(NAA) 0.5 mg/L,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26.
120份黄瓜种质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龙洲  何欢乐  潘俊松  杜辉  蔡润 《种子》2008,27(2):60-62
应用苗期室内喷雾接种法,对从国内外搜集的120份黄瓜种质材料进行两次重复接种鉴定。接种茵为上海地区优势黄瓜白粉茵生理种,单孢分离和纯化。共鉴定出高抗材料17份,耐病材料(中抗,中感)82份,严重感病材料21份。抗病材料包括中国10份,中国台北、日本各2份,美国、荷兰、菲律宾各1份。本研究为黄瓜培育抗病品种和跨种植区引种,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7.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黄瓜表皮毛基因Tril转入黄瓜‘新泰密刺’品种,并研究了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卡那霉素(Kan)分别对再生和转化苗筛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瓜‘新泰密刺’转化中,Kan抗性苗出芽率为9.67%,生根率为3.67%,转化株阳性率为0.33%;分化培养基中6-BA适宜浓度为0.5 mg/L,出芽率最高(76.33%),平均出芽天数最短(19.66 d);生根培养基中Kan浓度为60 mg/L时筛选效果最好。3种筛选方式的研究表明,仅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Kan(60 mg/L)筛选,其转化周期最短(45 d),阳性率最高(达4.0%)。  相似文献   
28.
针对黄瓜表型测量中图像识别问题,为解决黄瓜种子腔与果肉图像灰度差别不大情况下的分割难题,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RF)的黄瓜种子腔图像分割方法。首先,通过颜色空间变换,提取样本在RGB、HSV、YCb Cr模型下的9个颜色分量;接着,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提取样本的能量、熵、对比度、相关性的均值与标准差等8个纹理特征。结合纹理与颜色特征,运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像素分类器,实现了种子腔的粗分割。为了提高分割质量,对粗分割的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得到最终分割图像。最后,与K-均值聚类(Kmeans)算法、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做对比。实验表明:随机森林分割算法正确识别率高达95%,错误识别率在10%之内,处理时间1.6 s左右,分割质量上优于其它两种算法。  相似文献   
29.
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 L.)又名五瓣梅、日日春、日春花、日月草、四时春、时钟花,为夹竹桃科长春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长春花株形整齐,叶片苍翠具光泽,花瓣5枚平展,酷似梅花.  相似文献   
30.
黄瓜子叶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与遗传转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实验以S05、S062个黄瓜品系的子叶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BA、ABA、AgNO3进行再生培养。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上,ABA与BA组合能有效地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促进芽的发生,其再生率超过90%,每个外植体的出芽数为1~3个。S05、S06的最佳芽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S BA3.0mg·L-1 ABA1.0mg·L-1 AgNO32.0mg·L-1和MS BA1.5mg·L-1 ABA0.5mg·L-1 AgNO32.0mg·L-1。在此基础上,以S06子叶为受体材料,建立了pBI121-ATT1为中间载体,根癌农杆菌LBA4404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最终获得了3株抗性植株,经过PCR检测,初步确定均为阳性转化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