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84篇
综合类   2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大学生核心课程"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内容多、应用技术多,讲授内容需随时加以更新,并且该课程需要的教学环节多,有课堂讲授,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还有野外教学实习,因此创建该课程基于网络课件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本文采用ASP动态网页技术进行了"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网络课件的开发与管理。此网络后台可以支持整个网络课件正常、高效、高度安全的运行,也便于管理者(教师)对课件进行日常管理和信息维护与发布。运用后台系统管理的方法构建网络课件,可以使网络课件更有生命力。ASP动态网页技术具有占用系统资源少、信息量大、便于课件维护、扩充和更新、易于继承和保护历史数据的优点,构建的网络课件可以实现在建立前台信息发布的同时,还建立有一套具有友好用户界面的后台管理维护系统。  相似文献   
72.
长白山森林土壤有机碳分解动态通用模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土壤有机碳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呈现出前期快速分解和后期缓慢分解的特征,提出了建立土壤有机碳分解动态模型的思路:kc=a{1+Eb(t/c)d-1]/et/c),其中a,b,c,d为待定参数,运用SAS9.0的非线性过程和研究样点培养数据可以确定不同处理的对应参数值.对长白山森林土壤的研究表明:该通用模型可以有效表达土壤有机碳分解动态.运用模型拟合速率计算出的土壤碳库大小和各碳库周转时间与实测速率计算的值具有较好相关性;在研究区参数a为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因子(R2=0.8479);参数b为土壤粘粒因子(R2=0.8549);参数c为土壤惰效性碳和pH因子(R2=0.8976);参数d为土壤惰效性碳因子(R2=0.5310).  相似文献   
73.
南京市郊蔬菜地土壤肥力的时空变化规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以南京市城市化进程中蔬菜地土壤肥力的时空变化为例,分析了蔬菜地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对肥力的时空变化原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城市化促进了蔬菜地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城区全P、有机质和全N较郊区和农区偏高,这与菜地耕作时间和熟化程度有关。pH值从城区到农区依次降低,与城市建筑废弃物的碱性输出有关。1999年与1980年比较,全N、有机质和有效K含量增加,pH值增加,总P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74.
运用TM遥感图象监测扬中市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两个时期的LandstaTM遥感图象,经多种技术的图象处理,特别是图象自动分类识别和两个时期遥感图象交叉分析处理,对江苏省扬中市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动态监测,发现扬中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明显变化,城市的扩展使耕地锐减,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经常性的动态监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5.
太湖地区水耕人为土中漂白层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培燕  黄标  王虹  潘剑君 《土壤学报》2014,51(3):470-481
采集太湖地区4个具有漂白层的水耕人为土剖面(E-A1、E-A2、E-A3、E-A4)及1个发育于相同母质上的一般水耕人为土剖面作为参照(Ref),描述了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土壤颗粒组成、黏粒矿物组成、铁氧化物以及大量和微量元素等,并探讨了漂白层成因。5个剖面土壤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在60%~75%之间,且剖面中各层次变异系数较小,小于10%;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剖面各层次间变异系数也小于10%,指示漂白层与上覆和下伏土层发育在相似物质来源的土壤母质上;而E-A1剖面漂白层中较高的粉粒含量(75.04%)、较大的中细粉粒和中细粉粒/粗粉粒比值的变异系数(38.05%、61.85%)表明该剖面母质具有不均一性。说明E-A2、E-A3、E-A4、Ref剖面土壤性质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成土作用形成的,而E-A1剖面土壤的性质变化除受成土作用影响外,还受沉积环境的影响。E-A2、E-A3、E-A4剖面的漂白层中蒙脱石和蛭石、粉粒和粗粉粒、SiO2、CaO、Zr等含量高于上下土层,而水云母和绿泥石、游离铁、Al2O3、Rb、Li、Ba、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REE)等则相反;同时,参照剖面亦有与E-A2、E-A3、E-A4剖面类似的特点,只是漂白作用出现在耕作层,不能定义为漂白层;而E-A1剖面的部分性质则显示出空间上的不一致性,其粉粒含量并非漂白层最高,而是随剖面土层深度向下越来越大。这些变异表明,太湖地区水耕人为土漂白层的形成,可以由黄土性泻湖相沉积物经过水耕过程中水分的周期性淹水和排干,通过机械淋洗和活性铁的淋溶而形成(剖面E-A2、E-A3、E-A4),也可以是母质沉积的过程中受湖水水面升降,导致机械淋溶,然后水耕过程叠加活性铁的淋溶而形成(剖面E-A1)。  相似文献   
76.
不同土层水稻土培养条件下有机碳矿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湖南省桃源县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有机碳三库一级动力学理论,从垂直变化角度研究水稻土总有机碳(Ct)、活性碳(Ca)、缓效性碳(Cs)、惰性碳(Cp)的含量及有机碳矿化特征的相关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总有机碳、活性碳、缓效性碳、惰性碳含量分别与土层深度成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31、0.8516、0.8320、0.7734(P0.01),土层越深活性碳占总有机碳比例越小,惰性碳占总有机碳比例越大。2按照CO2-C释放速率变化程度,将矿化曲线划分为快速矿化(平均约7.94 d)、缓慢矿化(平均约28 d)和平衡矿化三个阶段,其中快速矿化阶段主要为活性碳矿化。3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累积矿化量、矿化比例等都随土层加深而减小,但30~60 cm土层有机碳总量大,其有机碳矿化总量的变化对1 m深有机碳矿化总量变化的影响大。4偏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有机碳矿化总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p H相关,即土壤性质影响有机碳矿化特征。由此得出,深层土壤有机碳也参与全球碳循环,并且全氮含量和p H会影响深层碳库成为碳源或是碳汇,在研究全球碳循环时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77.
高光谱遥感技术因其便捷快速、节约成本、非破坏性和准确度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军事、大气遥感和测绘等领域。本研究在化学实验(碳库分离)的基础上,结合高光谱遥感技术,利用统计分析工具SAS分析家模块将三库分离数据与光谱反射率数据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敏感波段,从而建立起了一种森林土壤惰性碳和缓效性碳的快速估算模型。研究发现,无截距模型的显著性较为明显,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较好。利用光谱求平均和平滑去噪方法处理过的光谱反射率数据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出来的敏感波段组合对森林土壤惰性碳和缓效性碳含量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可以利用高光谱技术来进行森林土壤惰性碳含量和缓效性碳含量的快速估算与监测。  相似文献   
78.
不同磷肥水平的小麦冠层多光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红艳  潘剑君  张佳宝 《土壤》2005,37(4):405-409
利用便携式冠层光谱仪对小麦进行连续观测获取光谱数据。本文分析了小麦在不同P肥施用水平及生育期变化情况下冠层的光谱响应特征,运用t-检验等统计方法获得了小麦冠层光谱对不同P肥水平的敏感波段,并由此找到判断P肥施用是否合理的关键生育期。结果表明小麦冠层光谱的近红外波段(810~1100nm)对P素的相应关系优于可见光波段,870nm等近红外波段为小麦P素敏感波段;从拔节期到孕穗期前后为其P素丰缺状况光谱诊断的关键生育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也可与小麦产量建立很好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79.
选择江西省南昌市郊区和余江县分别代表红壤地区集约化农业快速发展的大城市郊区和典型农区,研究集约农业利用下红壤地区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的变化特征与调控措施.结果表明,20多年来,以南昌市郊区为代表的城郊菜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21.53%(一般农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不大),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13.15~18.86倍,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加1.15~1.35倍;而土壤全氮含量增加不明显,土壤硝态氮的积累不多;以余江县为代表的传统农区,土壤酸化趋势明显,近90%的土壤有pH下降现象,平均下降达0.5个单位;同时部分农田土壤有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化肥用量的增加特别是磷钾肥的大量施用、以及畜禽粪肥的施用,是造成土壤养分富集和失衡、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工业生产是造成农田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短期减量施肥、配合施用养分促进剂,以及通过施用缓释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养分的过度富集与失衡; 适当施用石灰等碱性改良剂是防治土壤酸化的重要措施;而对于轻度污染土壤,可以通过施用化学改良剂(如石灰等),或种植超积累植物而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80.
利用密云水库上游区域实测的土壤容重数据,对现行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中的土壤流失厚度参考指标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讨论。结果发现:不同土壤和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表层容重存在较大的差异;利用现行标准的参考指标判定土壤流失的强度出现较大的误差。建议在区域水土流失调查、评价时应采取区域实际土壤容重数据,以更加科学合理使用该标准,更好地服务于当地水土保持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