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4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林业   524篇
农学   257篇
基础科学   318篇
  166篇
综合类   2227篇
农作物   228篇
水产渔业   176篇
畜牧兽医   1104篇
园艺   462篇
植物保护   15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8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石斛兰dfr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氢黄酮醇4 - 还原酶(DFR) 在不同花色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利用RT-PCR方法从石斛兰中克隆出dfr基因, 并命名为Dendfr。该序列全长1 164 bp, 编码35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 DenDFR与3种兰科植物的DFR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81% ~86% , 与其他非兰科植物的DFR氨基酸同源性在56% ~72%之间。在Den DFR N - 末端存在一个保守的NADP结合区, 序列中存在26个氨基酸组成的底物特异结合区, 其中134位氨基酸处存在特异的天冬酰胺N位点。将Dendfr的编码区克隆到pQE30载体中,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该蛋白, 为进一步研究石斛兰花色形成机制及花色改良基因工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52.
为提高岩报春植物在北京地区夏季的耐热性,从5月30日开始,分别向其待测植株叶表面喷施CaCl2溶液,每隔3 d喷施1次,浓度梯度为5、10、20 mmol/L。每隔15 d测定1次岩报春植株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试验进行到8月30日。结果表明:低浓度CaCl2溶液(5 mmol/L)施用比高浓度CaCl2溶液(10、20 mmol/L)施用更能增强岩报春植株耐热性,使其能在北京温室顺利越夏。  相似文献   
953.
<正>1选地与播种1.1选地选择有隔离条件的近4年内没有种植过向日葵的土地,杜绝重茬、迎茬和豆茬。土壤质地要求,肥力均匀,排灌条件良好,便于管理,且不易遭人、畜危害的地块。要有比较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排灌方便,做到旱涝保收。不选择近两年使用过含莠去津成分的杀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地块。1.2播种  相似文献   
954.
种子是农业生产上最特殊、最基本、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种子为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种子产业已成为现代农业领域中最值得关注的行业之一.为全面了解种子产业在农业增产增收中的地位和作用,笔者对平度、莱西、即墨、胶南、胶州5个农业市和城阳区,种子生业进行了摸底调查.主要通过到基层种子管理机构座谈、走访种子企业、察看良种繁育基地,研究分析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955.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永优21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优21是重庆吨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自育的三系不育系永ⅠA与恢复系DLR1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夏在重庆用不育系珍汕97 A、Ⅱ-32 A、岗46 A、D297 A、永Ⅰ A等进行成对测交,2005年进行品比,2006年推荐进入贵州省预试.2007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单产614.23 kg/667㎡,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54%,达极显著水平,居第5位.2008年参加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单产615.50ks/667 ㎡,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28%,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单产614.87 kg/667 ㎡,比对照增产6.4%,两年累计15个点次中,10个试点增产5个试点减产,增幅在5%以上的试点有8个.2008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单产650.44 kg/667㎡,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71%,6个试点全部增产.  相似文献   
956.
通过发芽试验研究温度、光照、GA3处理以及储藏对岩生报春(Primula saxatilis)种子萌发影响.结果表明,岩生报春当年种子在15-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相应升高,发芽温度为25℃时发芽率最高(72.22%);照光条件下岩生报春种子的萌发率(71.11%)远高于黑暗条件(32.22%);室温条件下储藏的种子活力下降很快,储藏1年后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较储藏前分别降低了18.89%.33.33%,而4℃低温条件下储藏1年后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降幅仅为2.22%、6.55%;500 mg/L的GA,处理能显著提高岩生报春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86.67%和61.11%.  相似文献   
957.
分根交替灌水对棉花生长、光合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丽萍  李彦  唐立松 《棉花学报》2010,22(2):138-144
应用部分根区干燥(PRD)技术,研究分根交替灌水(APRI)、分根固定灌水(FPRI)与全根系均匀灌水(BPRI)对盆栽棉花的生长、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PRI黎明前与正午的叶水势均明显高于FPRI,而与BPRI无显著差异。APRI在叶片水分状况未变化时,显著降低了气孔导度,在维持光合作用不变的情况下,减少蒸腾量,瞬时水分利用效率与FPRI和BPRI相比分别提高了35.86%和63.51%。APRI处理的棉株在干旱复水后由于补偿效应,叶片生长速率和总叶面积较同等灌水量的FPRI分别提高了67.42%和27.16%。同时,干湿交替刺激APRI处理棉株的吸收根生长,其干重是FPRI的1.39倍。分根交替灌水在节水50%条件下,比同水量固定灌水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58.
为了减少光照造成的桔小实蝇误判,该文在前期设计的基于视频监控的桔小实蝇诱捕装备的基础上,优化改进了硬件装备及监测执行算法。主要通过对装备遮光系统和太阳能装置的改良及Wi Fi/4G等技术的应用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集采集、处理、传输和供电为一体的桔小实蝇诱捕监测新装备。同时,改进提出了一种可适应场景光照变化的桔小实蝇检测算法(Bactrocera dorsalis detection algorithm under lighting variations,BDDA-LV),并对软件系统的控制流程与感兴趣数据的判别、获取及传输进行优化,最终形成了一套有较好人机交互的桔小实蝇监测软件系统。通过对新旧桔小实蝇检测算法及系统分别开展了室内和野外试验,结果表明,在中度光照影响下,BDDA-LV算法错误率为7.21%,比原算法降低19.07%,且其运算耗时为原算法的41.7%。在严重的光照影响下,BDDA-LV算法错误率为12.4%,比原算法降低23.07%,且其运算耗时为原算法的42.2%。同时在广州市天河区杨桃公园自然环境下进行了的较长期系统监测试验,该系统可实时稳定地对桔小实蝇进行监测计数。通过对2015年6月18日至24日自然环境下的试验,用计算机系统记录和人工计数比较分析,得到计算机系统计数1634头,人工计数1613头,准确度达98.7%,比优化之前在实验室进行监测试验的系统跟踪精度提高了3.8%。该文所提出的BDDA-LV准确率和运算速率都远高于BBDA算法,整个系统拥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9.
南方林区速生乡土阔叶树种的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南方林区,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分布着大量的阔叶树种天然林.  相似文献   
960.
光周期和温度对胭脂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人工栽培条件下胭脂花的生长发育规律,开发实用的胭脂花栽培技术,以胭脂花休眠植株为试验材 料,研究了15 与20 c2 种温度和16、12、8 h 3 种日照长度对解除胭脂花植株休眠及解除休眠后植株生长发育的影 响。结果表明:1)光周期和温度对解除胭脂花植株休眠和生长发育均有显著影响,光周期是解除休眠、促进萌发 (对植株萌发的贡献率为79.89%)和生长发育(对生物量的贡献率在78.66% 以上)的重要因素;16 h 日照长度处 理20 d 可彻底打破胭脂花的休眠,促进萌发和快速生长,日照短于12 h 时胭脂花植株则持续处于休眠状态或生长 缓慢。2)16 h 日照长度和15 c温度组合最适合胭脂花的生长发育,该条件下植株生物量最大(干质量达到2.375 g),主根发达,花芽分化效果好,并有部分植株开花。16 h 日照长度下,20 益温度处理的植株生长速率在前期高于 15 益处理,但后期叶片大量萎蔫,长势衰弱,根系活力低。试验结果说明,胭脂花适宜在长日照及较低温度条件下 生长,短日照可诱导植株休眠,20 c以上温度不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