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2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林业   439篇
农学   200篇
基础科学   274篇
  117篇
综合类   1744篇
农作物   200篇
水产渔业   127篇
畜牧兽医   977篇
园艺   418篇
植物保护   12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8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从热带雨林的恢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景观格局等多个层面,对兴隆热带花园这一新型热带植物园的生态设计进行分析,以期对生态设计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2.
为探究高镉累积水稻品种扬稻6号和玉珍香对镉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潜力,通过大田小区试验,测定6个不同生育期(返青、分蘖、孕穗、齐穗、蜡熟、完熟)5个部位(根、茎0~10 cm、茎10~20 cm、茎20 cm以上和谷)稻草的镉含量,开展高镉累积水稻镉累积规律、移除时间和移除高度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扬稻6号和玉珍香各部位镉含量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孕穗期增幅最大,完熟期达到最大值,在同一时期不同部位镉含量分布随株高呈递减趋势;完熟期,水稻品种扬稻6号和玉珍香的根、茎0~10 cm、茎10~20 cm、茎20 cm以上部分和谷中镉含量分别为19.3、11.8、9.4、8.1和3.9mg/kg与19.5、16.3、14.3、9.7和3.7 mg/kg,其对应的镉富集系数均大于1,对镉表现出高积累特性;稻草镉的移除含量在全育期均表现从大到小依次为整株收割、地上部全收割、离地10 cm收割、离地20 cm收割,完熟期整株移除情况下,扬稻6号稻草镉累积移除含量达1 652.11μg/株,玉珍香稻草镉累积移除含量达1 547.70μg/株;一年种植一季水稻扬稻6号和玉珍香,整株移除情况下土壤镉移除效率分别为9.1%和8.5%,地上部全移除情况下土壤镉移除效率分别为7.2%和7.1%。因此为兼顾水稻移除修复效果和可操作性,建议稻草在完熟后按地上部全收割的方式移除。研究结果可为镉污染稻田的植物修复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3.
"航香糯"是经空间诱变育成的籼型香糯稻品种。与原种南丰糯相比,航香糯的产量和稻瘟病抗性有明显提高,粒形变细长,并带有香味。为深入了解空间诱变的机理以及初步鉴定与性状变异相关的区间,本研究用SSR标记对航香糯与南丰糯进行等位基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在12条染色体上选取的156个标记位点中检测到45个变异位点,变异频率为2...  相似文献   
144.
南亚热带主要果树冻(寒)害低温指标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历史气候和冻(寒)害灾情资料、2007/2008、2008/2009年冬季盆栽移放试验和典型年考察资料,以及冻(寒)害形态学标准,采用数理统计和对比印证方法,对南亚热带主要果树冻(寒)害低温指标进行研究。确定了几种主要南亚热带果树的轻、中、重、严重冻(寒)害低温指标,结果分别为龙眼:-1.5~0℃、-2.5~-1.5℃、-3.5~-2.5℃、<-3.5℃;荔枝:-2.0~0℃、-3.0~-2.0℃、-4.0~-3.0℃、<-4.0℃;香蕉:3.0~5.0℃、1.0~3.0℃、-1.0~1.0℃、<-1.0℃。结果可为果树冻害监测预警及避冻区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5.
为了实现计算机系统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自动报警与智能决策,该文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为安全指标,研究了食品安全信息风险的量化算法和计算机软件实现方法。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食品安全风险,提出了依据检测数据和其它监管信息,将食品安全信息风险分为5个等级的数据模型。并结合牛奶检测实例,探讨了将此数学模型编程实现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关键步骤和技术。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可以对不同的食品安全事件发出预警,实现预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相似文献   
146.
为了研究成品饲料的吸湿解吸平衡规律,用GAB模型及其含温度变量的改良模型(mGAB, modified GAB)拟合静态法获得的肉大鸡颗粒料在15、25、35和45℃环境下,在11%至97%平衡相对湿度(即水活度0.11~0.97)范围内的吸湿平衡以及11%~75%(即水活度0.11~0.75)范围内的解吸平衡,得到优异的拟合精度。结果表明:随温度上升,饲料的平衡含水率下降,吸湿和解吸之间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用BET解吸模型计算的15~45℃范围内单层含水率为6.34%~5.39%(干基),并且随温度升高线性下降。以水活度0.65为安全贮存的临界点,对应于吸湿和解吸过程, 用改良GAB模型估计4个温度点的安全水分(干基)分别为13.09%和14.71%、12.92%和14.33%、12.74%和14.00%、12.56%和13.66%。研究结果为饲料的贮存和冷却过程规律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7.
缢蛏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沿海群众喜爱的海味佳品.养殖缢蛏具有生产周期短,易管理,成本低,效益高,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在对虾塘里混养缢蛏,可充分利用水体,不但可以增加贝类的产量;还可避免因残饵腐败引起的水质恶化,减少虾病发生;贝类的排泄物又能促进浮游生物和底栖硅藻的繁殖,为对虾提供天然饵料,有利于对虾生长,形成良性循环,达到虾贝双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8.
土壤硒形态及其相互转化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天然富硒农产品的生产及加工成为研究热点。决定植物硒含量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有效形态硒含量,因此了解土壤硒形态及转化关系,寻找提高硒有效性方法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硒研究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对土壤硒形态的分类、土壤硒形态间的转化及提高土壤硒有效性的因素等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土壤硒化学形态和浸提形态及其关系,进一步研究不同形态间转化的驱动因子,寻找提高富硒区土壤硒有效性的方法。结合不同富硒区域土壤及作物特点,采取不同的硒素活化方法,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9.
以‘绿岭1号’薄皮核桃为原料,从烘烤工艺出发,在不添加抗氧化剂的前提下,对比不同烘烤温度下薄皮核桃的干燥速率和氧化程度,优化五香薄皮核桃的烘烤条件,达到缩短烘烤时间、降低氧化程度的目的。结果表明,‘绿岭1号’薄皮核桃在60~90℃梯度升温烘烤条件下,干燥时间、氧化程度均明显低于其他烘烤方式,并且产品质量良好。因此‘绿岭1号’薄皮核桃的最佳烘烤条件是60~90℃梯度升温,其次是持续80℃烘烤。  相似文献   
150.
富含多糖的转基因石斛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石斛兰转基因研究中,需通过PCR和Southern杂交等手段检测外源基因是否转入并整合到转化植株基因组.由于转化石斛植株生长缓慢,且含有多糖,因此从转化植株中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以尽快对转基因苗进行分子检测存在较大困难.本研究旨在通过改良现有的DNA提取法(CTAB法或SDS法1,克服转化石斛植株基因组DNA提取中碰到的产量低,纯度不高而导致难以进行PCR或酶切等问题.在本研究所用的3种改良法中,方法Ⅱ能从少量的转化石斛苗中提取出高产量和高纯度的基因组DNA.研究结果表明方法Ⅱ提取的基因组DNA完全适用于转基因石斛的外源基因PCR扩增,限制性酶切和Southern杂交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