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7篇
农学   9篇
  7篇
综合类   10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探讨核桃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积累之间的关系及油脂积累过程中脂肪酸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新疆早实核桃为试材,研究了核桃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积累及其与糖类、蛋白质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油体在核桃花后60d胚的薄壁细胞中出现,而出现在子叶薄壁细胞中的时间为花后80d;胚和子叶薄壁细胞中的油体均于花后100d开始大量增多,并向细胞中心不断积累;花后50~60d子叶细胞中大量出现淀粉粒,70~110d淀粉粒减少,并维持在较低水平。蛋白体在花后70d出现,并在花后70~110d数量不断增加至最大;花后120d后,各种细胞器解体并消失,胚和子叶细胞被油体和蛋白体填满。核桃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含量不断增加,花后70~110d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与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总蛋白质含量在核桃种子油脂快速积累期不断增加,花后90d达到最大值,虽与油脂含量呈正相关,但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核桃种子发育过程中先后有6种脂肪酸出现,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随种子发育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饱和脂肪的相对含量则随种子发育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种子成熟时,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含量最高,油酸、α-亚麻酸含量次之,二十碳烯酸含量最低;油酸、亚油酸的相对含量呈同步变化趋势,而与α-亚麻酸的相对含量变化趋势相反。以上结果表明核桃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合成原料物质主要来源于叶片、青皮(外果皮)中光合作用产生的可溶性糖,与蛋白质的积累代谢途径相独立;参与脂肪酸合成的SAD(△9stearoyl acyl-carrier protein desaturase)、FAD2(△12fatty acid desaturase 2)和FAD3(△12fatty acid desaturase 3)酶催化活性均较高,但SAD、FAD2酶催化活性较FAD3酶强。  相似文献   
92.
土壤施氮量对‘温185’核桃根系基础呼吸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南疆盆地核桃主栽品种‘温185’(Juglans regia‘Wen 185’)为供试材料,基于田间土壤氮(N)肥施肥试验,利用Oxytherm液相氧测定系统,测定氮肥不同施用量条件下核桃花后不同时节(果实不同生育时期)根系基础呼吸速率,分析氮肥施用量和花后时间对核桃根系基础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185’核桃根系基础呼吸速率的自然对数(lnY)与花后时间(T)及花后时间的自乘(T×T或T~2)、氮肥施用量(纯N量,N)及氮肥施用量的自乘(N×N或N~2)存在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花后时间对核桃根系基础呼吸速率存在负效应,氮肥施用量对核桃根系基础呼吸速率的影响与根系直径相关。当单株施氮量小于0.497 6 kg时,不同直径大小根系的基础呼吸速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93.
干旱区绿洲核桃-冬小麦间作系统核桃吸收根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在绿洲灌溉条件下核桃的大面积栽植多采用与农作物间作的模式。采用田间分层挖掘法和图像扫描分析法,对塔里木盆地绿洲灌溉条件下核桃-冬小麦间作系统中核桃吸收根(直径≤1 mm)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核桃吸收根集中分布在10~80 cm土层,约占采样吸收根总根长密度的65.9%,根长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变化呈指数函数分布;在水平方向上,核桃吸收根根长密度随着与树干距离的增加呈明显的降低趋势,距离两侧核桃树干0~175 cm,核桃吸收根长密度占采样吸收根总根长密度的65.3%,间作巷道中央吸收根根长密度最低。在绿洲灌溉条件下,核桃-冬小麦间作系统中核桃吸收根水平和垂直分布决定了进入盛果期后,距离树干175 cm以内的10~60 cm土层是核桃与冬小麦的主要水肥竞争区域。  相似文献   
94.
为揭示各树种耐光抑制能力的大小,测定比较了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13个经济林树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以便从光合机理角度筛选出耐光抑制且有发展前景的经济林树种。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比较各树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李、蟠桃和中国沙棘耐光抑制能力强,为首选经济林树种,这3个树种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值全天都保持在0.8以上,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_v/F_o值全天都保持在4.0以上,且初始荧光上升到最大荧光一半所需时间T1/2在8:00、14:00变化幅度较小;黄果山楂、葡萄、新疆梨和枣也具备一定的耐高光强的能力,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值在14:00下降到0.8以下,到20:00又恢复到0.82以上,接近8:00时的值,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_v/F_o值在14:00下降到4.0以下,到14:00值恢复到4.8以上,接近8:00时的值,在开发区具备种植潜力;宁夏枸杞和毛樱桃耐光抑制能力弱,这2个树种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值在14:00和20:00几乎都低于0.8,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_v/F_o值在14:00和20:00都低于4.16,且初始荧光上升到最大荧光一半所需时间T1/2在8:00、14:00时变化幅度大,不适宜在开发区种植。  相似文献   
95.
两种不同干扰方式下的天山云杉更新格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该文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新疆天山中部林区天山云杉林在林冠和强度择伐干扰方式下的天然更新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林冠干扰方式下,林冠空隙(林窗)内天山云杉天然更新幼树/幼苗呈现聚集分布,并在每一聚集分布中都有最大聚集强度;林冠空隙内天然更新幼树/幼苗与林冠空隙形成木呈现出在空间位置上的依存关系.这在所研究的尺度范围内(130 m×80 m标准地),强度择伐干扰后天山云杉保留木呈现聚集格局,天然更新幼树/幼苗与保留木之间依空间尺度由小到大而在空间上呈现斑块镶嵌、随机排列和空间依存,天然更新幼树/幼苗与择伐作业采伐木伐桩呈现出在空间位置上的依存关系.表明在天山云杉林分中,天然更新幼树/幼苗与强度择伐作业采伐木伐桩之间具有类似于其与林冠空隙形成木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说明在创造天然更新的条件上,强度择伐作业的采伐木具有某些与林冠空隙形成木相同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96.
林木直径分布预测动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存德 《林业科学》1990,26(5):470-474
林木直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至今并未很好解决。本文对单一林分总体提出一套对直径分布一致性和非一致性林分具有兼容性的模型,将有助问题的解决。一、分布预测模型的构造 (一)分布函数的选择和参数估计 1.分布函数的选择本文采用K.Pearson分布系来描述直径分布,所选6种分布函数详见表1。其中,x是随机变量,a、b、c、p和q是参数。且  相似文献   
97.
天山北坡山地森林与河川径流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研究了天山坡山地森林与河川径流关系问题,结果表明:天山北坡山地系统的降水、冰川、森林植被等流域因素在不同空间集水区内的不同组合,是决定山地森林与河川径流关系的关键所在;天山北坡山地森林与河川径流关系表现出在林率低于10%的流域,森林具有增加河川年径流量的效应;而在林率高于10%的流域,森林具有减少河川年径流量的效应;森林的调蓄功能是以森林分布的规模和森林质量为基础,在具有一定森林规模的河流集水  相似文献   
98.
酸枣冠瘿病在新疆阿克苏的发生危害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对酸枣冠瘿病在新疆阿克苏红枣栽植区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酸枣1年生实生苗肿瘤主要发生于根颈部位,多数苗木每株1个肿瘤,肿瘤平均直径1.3 cm,发病率为3%~5%,病情指数为1.75~2.10.分离获得的160个可疑菌株,绝大多数存在于皮层组织,木质部很少.根据菌落特征将其归为4种,2种为优势细菌,其分离比率占总菌株的95%.通过症状观察、病原菌分离及菌落培养特征、革兰氏染色等,并通过西红柿接种快速诱导根系产生肿瘤,确定引起当地酸枣冠瘿病的病原为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Smith and Townsend) Conn..  相似文献   
99.
影响天山云杉天然更新与幼苗存活的微生境变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典型样线调查法对影响天山云杉一年生幼苗更新和两年生幼苗存活的微生境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天山云杉林分中草本层盖度、苔藓层盖度、苔藓层厚度、根系盘结层厚度、幼苗距大树的距离5个环境变量之间为正相关;枯落物与草本层盖度、苔藓层盖度、苔藓层厚度、根系盘结层厚度、幼苗距大树的距离为负相关;②天山云杉林微生境综合因子可概括为“苔藓”、“草本”、“空间距离”、“腐殖质”和“枯落物”;③影响一年生幼苗更新最主要的微环境综合因子为“枯落物”和幼苗距大树的“空间距离”,其中前者的影响为正,后者的影响为负;影响两年生幼苗存活最主要的微生境综合因子为“枯落物”,但不同的是“枯落物”变为阻碍幼苗进一步生长存活的因子.  相似文献   
100.
天山云杉种群统计与生存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该文直接利用年龄结构数据编制了天山云杉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 ,避免了用胸径或树高代替年龄编制生命表可能产生的误差 ,在此基础上运用生存理论分析了天山云杉种群的动态变化 ,为天山云杉林的保护和经营提供了依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