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以黄姜花的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植体的消毒、丛生芽的增殖及生根培养等关键步骤的配方。结果表明:1)利用ρ=1g·L-1的升汞对外植体进行消毒的最佳时间为12min;2)黄姜花丛生芽增殖的较优配方为:3/4MS+6-BA3.5mg·L-1+水解酪蛋白1000mg·L-1+蔗糖30g·L-1,继代周期25d,增殖倍数为5.83;3)1/2MS+NAA0.5mg·L-1的生根培养基效果最好,平均生根数达9.17条,平均根长2.73㎝,植株健壮;4)将试管苗移裁在V河砂︰V表土=1︰1的基质中,25d后成活率可达91.67%,植株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42.
43.
法系大白猪 2世代初产窝产仔数 11 94头 ,达 10 0kg体重日龄 14 7 6 6天 ,10 0kg活体背膘厚 12 16mm ,饲料转化率 2 49,并且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为了使这一优良基因能够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 ,我们选其原种第一代做法系长大二元杂交组合试验 ,对其效果做了观察。法系二元猪达 10 0kg体重日龄 138 13天 ,10 0kg体重活体背膘 11 5 0mm ,饲料转化率 2 47,并且表现出了更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4.
海南省东北部成龄妃子笑荔枝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一套适合海南东北部成龄妃子笑荔枝的丰产栽培经验,认为对妃子笑荔枝的栽培只有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气候,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达到丰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5.
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外源激素6-BA、NAA、GA3,采用菠萝蜜嫩茎为外植体诱导芽、分化增殖与生长,研究菠萝蜜嫩茎诱导芽过程外源激素作用效应。结果表明,光照强度约15 000 lx,培养基6-BA 2.0 mg/L+NAA 0.5 mg/L 适合外植体诱导芽,诱导率达82%;光照强度约2 000 lx,培养基6-BA 2.0 mg/L+NAA 0.5 mg/L+GA3 0.75 mg/L适合芽增殖培养,芽增殖系数达3.9,且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46.
杞柳瘿蚊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杞柳瘿蚊是沿淮湾区危害杞柳的主要害虫,近年来该虫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制约了沿淮湾区柳编产业的发展。本文总结了杞柳瘿蚊的发生规律、发生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7.
杞柳瘿蚊形态特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杞柳瘿蚊(Rhbdophaga SP)的形态特征。[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对安徽省霍邱县沿淮环湖区域杞柳瘿蚊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幼虫和蛹分别进行了龄期和历期的划分。[结果]对杞柳瘿蚊各虫态(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分级特征作出了细致描述。根据幼虫的发育和蜕皮次数,确定幼虫有3龄(1、2、3龄),其形态、大小差异变化较大;蛹为裸蛹,根据其发育可分为前期、初期、中期、后期4个阶段。[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杞柳瘿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8.
杞柳瘿蚊越冬虫源及越冬场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杞柳瘿蚊的越冬虫源和越冬场所,掌握该虫的生物学特性,为防控该虫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采摘剥查当年生被杞柳瘿蚊为害的杞柳枝头上形成的虫瘿,及将采摘的虫瘿和剥查出来的杞柳瘿蚊幼虫和蛹放置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研究其越冬情况,并调查该虫的越冬场所。结果表明:杞柳瘿蚊以幼虫和蛹在当年生被害杞柳枝头上的虫瘿内越冬,越冬场所在土壤外部,越冬虫源主要来自于杞柳加工过程中残留在下脚料上的虫瘿和集中堆放的未经加工的带虫瘿柳条;其次是杞柳收割过程中散落并残留在田间的虫瘿。实际生产中,对收割后杞柳枝头上的虫瘿进行摘除并集中销毁,同时清除残留在田间的虫瘿,可有效降低杞柳瘿蚊的越冬虫源,减轻翌年杞柳瘿蚊对杞柳的危害。  相似文献   
49.
蜜糖文心兰的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文心兰盆栽品种‘蜜糖'的侧芽为实验材料,研究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pH值、蔗糖浓度和添加物等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探讨文心兰的生根壮苗与炼苗移栽技术.结果表明:(1)文心兰侧芽茎尖在MS+6-BA 4.0mg/L+NAA 1.0mg,L的培养基上能形成原球茎;培养基的pH值为5.8时较有利于原球茎的增殖;最适宜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10%香蕉泥.(2)原球茎在MS+6-BA 0.6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的培养基上能分化出芽,萌芽率可达83.4%;无根苗在1/2 MS+IAA 0.2 mg/L+10%香蕉泥+蔗糖30 g,L的培养基上能形成完整植株,培养35 d后的生根率为92.5%,且假鳞茎饱满,植株健壮,试管苗移栽在水苔上的成活率可达94.6%.  相似文献   
50.
海南热带兰花设施栽培中有害软体动物种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软体动物的危害已成为制约热带兰花设施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在海南的海口市、琼中县、三亚市各选若干兰园,对设施兰园内和兰园周边地带中存在的有害软体动物进行了调查,现已发现5种蜗牛,分别是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Bowdich,1822)],东方琥珀螺[Succinea orientalis(Benson,1851)],中华小囊螺[Microcystina sinica(Moellendorff,1885)],红粉缘尖巴蜗牛[Acusta tourannensis rhodostoma(Moellen-dorff,1884)]以及平齿坚螺[Camena platydon(Pfeiffer,1845))。另外发现2种蛞蝓,其中一种为双线嗜粘液蛞蝓[Meghimatium bilineatum(Benson,1842)];另一种在海南极为罕见,仅收到唯一一份活体标本,已死亡而尚未作物种鉴定。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各种有害软体动物对热带兰花设施生产的危害的轻重程度,并提出了相关的防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