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8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林业   614篇
农学   312篇
基础科学   294篇
  228篇
综合类   2075篇
农作物   423篇
水产渔业   181篇
畜牧兽医   1274篇
园艺   403篇
植物保护   175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8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81.
阐述了竞争情报的概念,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竞争情报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林业竞争情报建立的必要性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2.
通过调查福优晚3百亩示范片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因素,并进行了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明确了决定福优晚3产量的首要因素是穗粒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福优晚3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83.
为了明确大麦条纹病菌-麦类核菌(Pyrenophora graminea)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不同地理位置的遗传差异性,并鉴定大麦亲本品种对其抗性,运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麦类实验室保存的20个采自河西不同地区的大麦条纹病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夹心法"对30种大麦亲本材料进行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GS)为0.7166时可将20个麦类核菌(P.graminea)菌株划分为4类,菌株XTB和JT聚为一类,且这2个菌株的地理位置相隔较远,菌株YC和HYH各自单独为一类,剩余16个菌株聚为一类;20个供试菌株中,菌株QQ和SW、菌株HZ和QWC的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GS)均为0.936 5,遗传相似性最高,遗传距离值分别为0.052 3和0.045 5。菌株YC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为0.624 1,与其他菌株间的遗传距离范围是0.372 2~0.633 0,得出不同地理来源的麦类核菌菌株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性;在供试菌株中,菌株CJZ和SW的地理位置接近,遗传距离小,而菌株SW和QWC,HZZ和SW,SSB和HZ之间的地理位置均相隔较远,但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值均较小,得出菌株间地理位置的远近差异与遗传距离的大小无显著相关性。抗性鉴定结果显示,30份供试的大麦亲本品种对菌株QWC的抗病性差异较大,鉴定出6份高感大麦条纹病品种,19份感病品种,5份抗病品种,其中‘Isotta’的抗性最差,‘甘啤6号’抗性最好。综上所述,引起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大麦条纹病的病原菌群体存在较高遗传差异性,且其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地理差异无明显相关性;鉴定大麦亲本抗性,得到抗感大麦品种组合‘甘啤6号’和‘Isotta’。  相似文献   
184.
以成渝经济区为研究区,比较成渝地区农地经营方式转变的地域差异,评估农地经营方式转变的可持续性.选取成都平原区的广汉市和重庆山地丘陵区的江津区为研究样区,基于两个区域的1 102份调查数据,运用能值分析法分析两地农地经营方式转变的差异.由于资源禀赋、家庭特征、经营方式、流转市场、流转价格等因素的差异影响,江津区与广汉市农户农地流转呈现区域"悖反"现象;从能值分析来看,广汉市通过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的大生产模式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降低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了良性的农业集约化;而江津区通过高投入—高产出的高效农业产业模式大幅提升农业产出,但过度追加不可更新要素的投入方式却不可持续,引起了劣质的农业集约化.因此,就转变农地经营方式而言,成都平原区应着眼于"降本增效",发展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的大生产模式;重庆山地区应着眼于"提质增效",以农业科技、装备和设施更新为驱动发展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85.
目的为了探索枯草芽孢杆菌与粉红粘帚霉复配菌剂对马铃薯粉痂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沽源县2018年发生粉痂病的马铃薯为试验材料,将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复配与麦麸混合后,以不同菌剂量给供试马铃薯种薯薯块儿包衣。收获后测产并调查大、小薯数比例及粉痂病的病情指数。结果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复配菌剂,不影响马铃薯的出苗率,不影响马铃薯的大、小薯个数比例及产量。然而对马铃薯粉痂病病情指数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马铃薯种薯中拌入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复配菌剂,对马铃薯粉痂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推荐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6.
为探讨南方红壤旱地不同施氮量下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变化,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以高含氮肥料为材料,设置8个处理:不施氮肥(N0)、200%施氮量(N200%)、150%施氮量(N150%)、100%施氮量(N100%,纯施氮180.48 kg/hm2)、80%施氮量(N80%)、60%施氮量(N60%)、40%施氮量(N40%)和20%施氮量(N20%)。结果表明:与N0处理相比,施氮肥提高了花生荚果产量,增产幅度为12.94%~24.62%;荚果产量、单株果重和饱果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分枝数和百仁重随施氮量变化不明显;株高和百果重以N80%效果最佳。土壤碱解氮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花生荚果产量与饱果率、有机质和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碱解氮与饱果率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而与pH呈显著负相关。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第1主成分性状,即产量因子,如荚果产量、单株果重和百果重对花生生长有重要的作用。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百果重和饱果率通径系数较大,所以在提高花生荚果产量中应重视这2个性状。综上所述,从花生产量、农艺性状和成本考虑,以N80%处理(纯施氮144.38 kg/hm2)的荚果产量、株高、单株果重、百果重、百仁重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87.
畜禽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对于打赢种业翻身仗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利用传统系谱等信息对保种效果进行评价,基于分子标记手段的评价方法更为科学、直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畜禽保种中。该文主要围绕当前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的现状以及危机、分子标记常见的检测方法以及基于不同分子标记在猪、鸡、牛等畜禽遗传资源保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展开阐述,以期为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基于分子手段科学评价保种效果提供参考及帮助。  相似文献   
188.
为了提高华南虎繁育水平,以广州动物园出生的4只华南虎幼虎为研究对象,进行全人工育幼研究.人工育幼采用猫用奶粉Pet AG KMR作为替代乳,奶粉与水的调和比例初始采用1:8,根据日龄变化调整至1:4.每日饲喂次数根据个体情况适时调整,开始6次/日,之后逐渐减少为1次/日,每日添加消化酶及各种矿物质,30 d时开始饲喂肉...  相似文献   
189.
既有研究与实践讨论了村民自治动力机制的发展趋势,二元经济结构下,村民自治对社会基础具有一些依赖性的条件限制,通过分析村民自治的成长历程,促进乡村社会稳定,助力乡村振兴。文章主要研究在广东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中动力机制失效的问题研究,从新时代党的领导、利益相关和基层法治建设能力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得出在一定的自治领域内,跟村民直接利益关联程度越高,村民自治就会更深入,这也是村民治理最根本、最重要、最关键的动力机制。S  相似文献   
190.
通过对根用芥菜生产各个环节关键技术措施进行总结集成,形成了根用芥菜绿色栽培综合配套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临泉根用芥菜种植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