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13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溶剂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提取锦橙汁的香气物质。运用气相色谱—质谱对这些物质进行鉴定,其含量用相对峰面积表示。用正戊烷与乙醚的体积比为1∶2,萃取到37种化合物;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检测到53种化合物。上述2种方法共检测到8种相同的组分,其中酯类,烯类,醛类,醇类,酮类是主要的香气成分,烯类化合物是橙汁中含量最高的一类物质。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了解食品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专业学位的认识,分析食品学科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现状,进而提出改进本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3.
食品加工中风味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具有良好风味的食品和为食品加工提供指导,通过对大量的食品风味经验知识的研究,探索了风味的本质问题,探讨了食品化学组成对风味造成的影响,总结出了主风味理论,合适浓度理论,平衡刺激理论,风味层次理论,风味音乐理论和刺激钝化理论等6个风味规律。并列举大量的实例对其进行解释,同时还论述了食品物理性质如质构、温度和比热对风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三种温州蜜柑果实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国庆1号’、‘宫川’和‘大叶尾张’3种温州蜜柑果实的香气成分及其差异。【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3种温州蜜柑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从3种温州蜜柑果实中分别检测到65、36和55种挥发性成分,总含量分别为584.67 μg•g-1、505.29 μg•g-1和494.63 μg•g-1。在3种果实中有29种相同的成分。独有的香气成分中,‘国庆1号’有12种,‘宫川’有5种,‘大叶尾张’有2种。【结论】D-柠檬烯、γ-松油烯、β-月桂烯、α-蒎烯、芳樟醇和辛醛是3种果实中主要的特征香气成分。‘国庆1号’特征香气成分的含量高于‘宫川’和‘大叶尾张’的。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福美双诱发肉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ibial Dyschondroplasia,TD)早期钙黏蛋白1(CDH1)的差异表达,基础日粮中添加福美双,在试验第1、2、6天,对试验鸡进行剖杀,迅速采取胫骨生长板故入4%多聚甲醛溶液于4℃固定,做CDH1免疫组化分析;提取对照组和饲喂福美双组的生长板总RNA,采用Real-time PCR对CDH1 基因进行差异表达验证.结果钙黏蛋白1 (CDH1/E-cadherin)基因在TD生长板表达上调,在对照和TD软骨生长板,其蛋白合成主要在前肥大、肥大区软骨细胞质,增殖区软骨细胞无表达,钙化区软骨细胞表达少,在饲喂福美双第1、2、6天其表达增加与定量PCR变化结果相一致,且在饲喂福美双第2、6天呈明显高表达.结果表明CDH1 参与细胞黏附、血管入侵及调节Wnt/β-cat的信号传递,和其它分子共同调节软骨内骨化.  相似文献   
16.
以魔芋葡甘聚糖为原料,分别采用苯甲酸、醋酸和没食子酸对魔芋葡甘聚糖进行酯化改性,研究了改性pH值、温度及改性处理时间对改性产物吸附空气中SO2和抑菌效果的影响,优化了改性工艺参数,得到了有较好使用效果的天然的有机大分子空气净化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苯甲酸为魔芋葡甘聚糖酯化改性剂时,改性产物对空气中的SO2吸附效果和抑菌作用效果优于使用醋酸和没食子酸的改性产物.其改性处理温度50℃,反应时间2 h,pH值3,改性反应产物对空气中SO2的吸附率可达98.7%,抑菌率可达到86.3%.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野生蔬菜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肌体的健康,追求生态食品已经成了食品消费的趋势。云南省生态环境较好,野生蔬菜利用具有很大的优势,而目前云南省对野生蔬菜的利用绝大多数还处于鲜食,只有十几种野生蔬菜进行了人工驯化种植、营养成分、药用价值、生产利用的研究。今后有待进一步扩大野生蔬菜的形态结构、营养成分、毒理、药用和精深加工的开发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米发糕中砷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确定和计算测定过程中的各不确定度分量,最后整体合成。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米发糕中砷的测量不确定度为0.006939mg/kg。该方法评定过程合理,步骤清晰,不重复和遗漏。  相似文献   
19.
南瓜带肉汁饮料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鲜南瓜研究南瓜肉汁饮料的工艺流程,着重探讨影响南瓜带肉汁饮料稳定性的因素以及加工工艺对南瓜风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工南瓜带肉汁饮料宜采用二次均质工艺,并选用0.12%CMC-Na+0.10%琼脂作稳定剂;当预煮时间为15min,二次灭菌采用变温方式,即第一阶段灭菌温度为65℃,时间15min,第二阶段灭菌温度为85℃,时间15min时,南瓜带肉汁饮料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20.
辣根风味形成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辣根硫代葡萄糖苷转化为风味成分异硫氰酸酯的最优条件及挥发成分的保留方法进行了研究。酶解产物的类型和浓度受pH值、酶解温度、时间、含水量及其它因子的影响。优化了酶解条件,探讨了金属离子、抗坏血酸及β-环糊精、变性淀粉、大豆蛋白对风味成分AIT(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和PEIT(苯乙基异硫氰酸酯)形成及保留的效果,比较了热风干燥和冷冻干燥对AIT和PEIT形成及保留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辣根风味形成的最适条件是:10 g辣根添加5 mL pH 6的缓冲液在温度30℃条件下酶解30 min。添加抗坏血酸、Mg2+、Zn2+或外源黑芥子硫苷酶能明显增加AIT和PEIT含量。加入β-环状糊精及采用冷冻干燥或流化床干燥有利于AIT和PEIT的保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