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3篇
综合类   4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以无核白鸡心为试材,采用2种光辐射强度进行制干,采用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在萃取器上萃取香气物质40min,然后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葡萄干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光辐射强度对葡萄干的香气有较大影响,葡萄干中的香气物质主要为醛类、酮类、酯类、醇类、酸类和其他类物质,晒干葡萄干检出48种香气成分,晾干葡萄干检出54种香气成分;葡萄干中主要的香气物质有5种,含量差异较大,晒干葡萄干的乙醇和乙酸乙酯的相对含量低于晾干葡萄干,而2,3-丁二酮、3-羟基-2-丁酮和乙酸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晾干葡萄干。  相似文献   
52.
<正>本文通过总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6师2008年以来酿酒葡萄栽培模式的生产实践,提出酿酒葡萄倾斜式双蔓F型架式整形修剪和肥水管理技术。一、主要参数指标采用单篱架架形,架柱高200~220厘米。架面共4道铁丝,第1道铁丝距地面50~60厘米,第2道铁丝距第1道铁丝40~45厘米,第3道铁丝距第2道铁丝40~45厘米,第4道铁丝距第3道铁丝35~40  相似文献   
53.
【目的】比较分析6种不同砧木对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外观性状、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为筛选出有利于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发育的砧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BB、101-14MG、110R、5C、SO4、贝达6种砧木嫁接的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以克瑞森无核本砧嫁接苗及其自根苗为双对照,测定叶片、叶柄、叶绿素含量及叶片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等叶片组织结构。【结果】6种砧木与克瑞森无核葡萄嫁接对其叶片特性、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组织结构均会产生影响。其中砧木5BB嫁接的克瑞森无核葡萄叶长(145.92 mm)、叶宽(202.35 mm)、叶面积(145.69 mm2)较自根苗分别高17.02%、21.69%和33.07%,较克瑞森无核本砧嫁接苗分别高15.22%、21.36%和33.12%,砧木5BB嫁接克瑞森无核可显著提高叶片质量。克瑞森无核嫁接5BB在叶柄长(124.59 mm)、叶柄宽(3.95 mm)、叶柄厚(3.60 mm)表现最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克瑞森无核嫁接5BB有利于叶柄的发育。砧木101-14MG与克瑞森无核嫁接叶绿素含量最高(42.50),比克瑞森无核本砧嫁接苗(35.58)高19.45%,但比自根苗(44.53)低4.78%;不同砧木与克瑞森无核嫁接对叶片组织结构影响不同,其中以砧木110R嫁接的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厚度(207.80 μm)、下表皮厚度(21.48 μm)、栅栏组织厚度(55.94 μm)、海绵组织厚度(109.75 μm)显著高于其他砧穗组合,相比对照组有明显提升,叶片组织结构最好。【结论】在6个砧木中以5BB嫁接克瑞森无核叶片和叶柄外观性状最优,砧木101-14MG与克瑞森无核嫁接叶绿素含量最高,砧木110R嫁接的克瑞森无核叶片组织结构表现最佳,砧木5BB、101-14MG、110R是较有利于克瑞森无核叶片生长发育的优良砧木。  相似文献   
54.
研究旨在筛选叶片包裹特性、营养品质、适口性能够满足消费需求的葡萄品种,为新疆叶用葡萄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以80个葡萄品种(鲜食品种69个、砧木品种11个)成熟叶片为试材,对12个与包裹特性相关的指标进行测定,使用上裂刻深度、柔韧度、叶脉和叶背绒毛4个关键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对叶片包裹特性进行评价,筛选符合包裹特性要求的品种。进一步通过测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单宁、总酚和总黄酮等5个理化指标对筛选出品种的营养、适口性等品质进行评价。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里扎玛特’、‘优无核’、‘脆香宝’、‘101-14’、‘5BB’等包裹特性与‘无核白’类似的葡萄品种15个,16个品种单宁含量均较低,均能满足适口性要求。16个品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为52.46~123.45 mg/g,可溶性蛋白为57.09~75.99 mg/g,总酚为2.20~6.81 mg/g,总黄酮为1.05~4.30 mg/g。‘优无核’、‘里扎玛特’、‘脆香宝’、‘早玛瑙’、‘新雅’、‘无核翠宝’等6个鲜食品种,‘5BB’、‘101-14’、‘110R’、‘SO4’等4个砧木品种可作为叶用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不同砧木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组分特性与差异,分析不同砧木对克瑞森果实糖分的影响,为葡萄优良砧木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监测不同砧木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熟期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个克瑞森砧木嫁接苗中,砧木101-14MG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的果形指数最大,比其自根苗大12.88%,果实成熟也最早;砧木SO4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的单粒重最大,达3.21g。成熟期不同砧穗组合果实的可溶性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组成,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较高,变化幅度较大,葡萄糖略高于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相对稳定。7个克瑞森砧木嫁接苗中,砧木101-14MG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均最高,分别比克瑞森自根苗高14.68%和15.49%,其次是砧木SO4、5BB和5C;砧木5C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蔗糖含量最高,比其自根苗高12.75%。砧木101-14MG、SO4和5BB嫁接的克瑞森葡萄可溶性总糖明显高于其余5个砧木嫁接苗,分别比克瑞森自根苗高14.67%、10.20%和8.22%,其中以101-14MG嫁接的克瑞森葡萄可溶性总糖最高,188-08嫁接的克瑞森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均为最低。【结论】砧木101-14MG、SO4和5C嫁接利于克瑞森无核果实的生长和可溶性糖的积累,是促进克瑞森葡萄成熟的优良砧木。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传统葡萄干燥工艺对葡萄果实干燥特性及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为新疆葡萄制干干燥理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晾干和晒干两种传统的制干工艺制干,分析制干工艺对葡萄干燥特性及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建立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晒干工艺条件下,环境中的最高温度显著高于晾干环境中温度,最低温度低于晾干环境中最低温度。晒干条件下,葡萄果实的干燥速率高于晾干方式。通过对4种模型的拟合分析,Page模型是最符合葡萄干燥的模型,决定系数R2值最大,卡方检验值χ2和均方根误差R2均值最小,分别为0.998 2、8.55×10-4和0.001 5。通过有效水分扩散系数计算,晒干和晾干工艺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2.036 25×10-8、6.468 8×10-9,晒干工艺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明显大于晾干方式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结论】Page模型可以有效的阐述传统葡萄会干工艺条件下葡萄果实水分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7.
标准化生产是国内外葡萄产业发展的总趋势,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农业由传统自然经济向规范的商品经济转化,标准化生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特色产业是无核白葡萄种植,农产品是无核白鲜葡萄、无核白葡萄干。葡萄种植面积2.8万hm^2,葡萄收入占全地区财政收入的70%,是吐鲁番地区的支柱产业。面对我国加入WTO,吐鲁番的葡萄产品将在市场上与国内外众多强手同台竞争,竞争环境的国际化,对葡萄种植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无核白葡萄生产是新疆的特色产业.新疆无核白葡萄如果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是当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8.
【目的】比较分析新疆北疆粘壤土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赤霞珠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赤霞珠葡萄生长的灌溉量,为赤霞珠葡萄生产上的栽培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年生赤霞珠葡萄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灌水量:即220、260和280 m3/667 m2、以常规灌水量330 m3/667 m2为对照,在葡萄果实膨大期选择晴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各处理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并综合分析。【结果】不同灌水量对赤霞珠葡萄光合特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灌水量在220 m3/667 m2时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均值13.11 μmol/(m2·s),较对照高1.47%;蒸腾速率日均值最低,为4.48 mmol/(m2·s),较对照低8.5%;水分利用率日均值3.07 μmo/mmo1,较对照高8.8%。【结论】在新疆北疆产区,赤霞珠葡萄在220 m3/667 m2的灌水条件下,水分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灌溉处理,水分得到了高效利用,更有利于葡萄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影响无核白葡萄落粒的相关因子,为无核白葡萄落粒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易落粒的无核白葡萄与耐落粒的红地球葡萄为研究对象,测量无核白和红地球成熟期的果梗拉力与果梗木质素与纤维素含量;对成熟期无核白与红地球的离区、离层与果刷部位进行染色切片观察;测量离区、离层厚度及细胞截面积、离区及离层细胞纵横径;无核白经2,4-D、PCPA及环剥处理后,测量其脱断率与脱断力。【结果】 红地球果梗拉力(6.7±3.2)N,无核白果梗拉力(2.1±0.5)N,红地球葡萄果梗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比无核白高;无核白离区范围较大,红地球离区范围较窄,红地球果刷宽大,离层细胞排列紧密,无核白果刷细小,离层细胞排列疏松,两种葡萄在果蒂离区、离层细胞形态上差异不大,但在离层和离区细胞的厚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无核白与红地球的果梗维管束直接通过离区,在离区细胞中呈现放射状分布,红地球离区中的维管束细胞显著较无核白多而密,较无核白拥有较厚的维管束细胞群;无核白的脱落方式比例有所改变,果梗拉力也大大增加,其中,环剥处理效果最为明显。【结论】 在红地球与无核白的综合比较分析中发现,果梗拉力大的葡萄具有果梗维管束发达,维管束与果肉连接紧密,离区范围小,果梗木质素与纤维素含量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比较并分析不同留芽量对‘厂’形梅鹿辄葡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厂’形梅鹿辄葡萄生长的留芽量,为梅鹿辄葡萄生产上留果方式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6年生‘梅鹿辄’为材料,设置‘厂’形树形,对其结果母枝距离按照4、6、8 cm控制处理,在果实生长发育期测定各处理下枝条及髓心粗度、果实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果实成熟期测定产量和果实总酚、黄酮、花青素、单宁含量等品质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 不同留芽量对‘厂’形梅鹿辄葡萄生长、产量及品质均有影响,枝条纵横径以6 cm处理最粗,髓心直径则以8 cm处理较小,第4节节间长度以6 cm处理最短、8 cm处理最长。产量随着留芽间距的增大而下降,穗重随留芽间距的增大而略有增加,粒重差异不大。果实酚类物质、单宁和花青素含量以8 cm留芽间距处理最高,黄酮含量以6 cm处理最高。6 cm处理产量适中,8 cm产量和果实品质均较佳。【结论】 ‘厂’形梅鹿辄葡萄在留芽间距8 cm处理下更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