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岩溶区土壤铁锰结核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土壤铁锰结核中重金属元素形态以及生物可利用性,采用连续提取法对岩溶区土壤铁锰结核重金属元素的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A、B层铁锰结核Cd、Cr、Cu、Pb、Zn、Mn均以残渣态所占比例最高,A层分别为94.85%、86.30%、95.08%、88.90%、95.46%、64.81%,B层分别为95.67%、...  相似文献   
42.
为了筛选出适合小麦生长的叶面肥喷施用量,以小麦百农207和郑农17为材料,研究叶面肥维大力喷施用量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并对小麦的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返青期和灌浆期喷施叶面肥1 200 g/hm2,百农27和郑农17的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11.74%和13.09%,喷施叶面肥促进了除小麦株高以外的其他农艺性状的改善,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对小麦的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3.
石栎净光合作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石栎(Lithocarpusglaber)光合速率(Pn)与光强(L)、气温(T)和空气相对湿度(RH)在不同叶片类型、季节及全年几个水平上的相互关系,发现Pn与L正相关,在了(25℃时Pn主要由L决定;Pn与了在25℃上下分别为负相关和正相关,且T>25℃后了是Pn的主要限制因子;RH增加对Pn有促进作用,但关系较小,可忽略。不同类型叶片(阳生、阴生)对环境因子反应有较大差异。在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能通过光照和温度的观测获得叶片光合速率的估计,在T<25℃时则可只用光照来预测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44.
试图通过引进恰当的评价体系、指标和方法,对具有山区地貌特征的中小城市公路网规划合理性予以评价。以义乌市公路网规划为例,从规划公路网的覆盖程度、等级水平、路网运行、间接和直接经济效益、公路建设投资费用、国民经济评价、社会效益及环境影响等方面,对该市公路网规划内容和成果进行了综合评价,为规划方案的决策提供综合依据。  相似文献   
45.
在江苏省仪征市连续几年的试验结果显示:精确施氮区小麦比常规施肥区增产28.6 kg/667m2,增产率达7.8%,氮肥利用率提高5.5%;根据地貌类型划分,沿江圩区的土壤基础地力小麦产量比丘陵地区高;根据土壤质地划分,黏壤土的平均基础地力产量比沙壤土高;在施用同等氮素的情况下,丘陵地区的沙壤土小麦产量比黏壤土高;沿江圩区黏壤土小麦产量高于沙壤土,沙壤土氮肥利用率低于黏壤土.  相似文献   
46.
煤系地层对地下水及土壤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煤系地层内地下水、土壤元素含量特征以及质量状况,通过对研究区地下水及土壤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及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SO42--Ca?Mg和HCO3--Ca为主,微量元素含量最高的为Mn,平均值为4.92 mg/L;其次为Zn,平均值为0.47 mg/L;含量最少的为Cu,平均值为0.03 mg/L;pH平均值为5.00,属于酸性水;溶解性总固体(TDS)、总硬度(HB)、溶解氧(COD)平均值分别为1011.44 mg/L、659.65 mg/L、8.33 mg/L。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最高的为Cr,平均值为148.00 mg/kg,其次为Zn,平均值为107.76 mg/kg,含量最少的为Cd,平均值为0.43 mg/kg。质量评价表明地下水硫酸盐、Mn、Cr、Ni、pH、HB、TDS、COD均超标,综合质量级别为Ⅴ级。土壤污染超标元素为Cu、Cd、Ni,内梅罗综合指数为1.35,质量级别为中等。  相似文献   
47.
陈志兵  潘晓东  唐建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292-18293,18308
结合贵州重点岩溶流域乌江下游段水文地质调查,分析该区域的地下水赋存和运移特征,探讨岩溶地貌、构造运动及地层岩性对其的影响,并划分出该区的集中富水地段和缺水地段,从而为当地岩溶地区地下找水、岩溶打井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8.
青冈常绿阔叶林的太阳辐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对青冈常绿阔叶林太阳辐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冈林反射辐射、透射辐射和吸收辐射的季节动态与太阳总辐射的季节动态相似,各辐射分量均为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四季中群落的反射率、透射率和吸收率分别为16% ̄22%、9% ̄12%和67% ̄74%。林冠层对光强的衰减率达80% ̄90%,且衰减率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大而增大。群落中部以下光强的衰减很小。  相似文献   
49.
通过引进红果2号、大十等6个果桑品种,从物候期、果实品质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及分析,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对试验数据进行综合因素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红果2号产量最高,但是品质一般,适合加工;大十产量较高、品质优,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