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4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6篇
  44篇
综合类   165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81.
不同熟期杂交晚稻的氮素吸收特性与产量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在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熟期杂交晚稻的吸氮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早熟组合威优64的每亩平均总吸氮量为9.310千克,迟熟组合汕优63为10.292千克。汕优63比威优64多吸0.982千克,差异主要在于秧田期,大田吸氮量两组合仅相差0.1千克。大田各生育阶段的吸氮量,前期威优64多于汕优63,中期少于汕优63,后期相差甚微。统计分析表明:汕优63和威优64每亩最高产量吸氮量分别为10.243千克和10.847千克,每亩最高产量的穗数分别为18.12万和28.73万。本文最后讨论了不同熟期组合的施氮量,施氮技术及品种生育期与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
83.
链霉菌JD211对水稻幼苗促生作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春光1号水稻为供试种子,链霉菌JD211为供试菌,通过浅盘试验研究链霉菌JD211对水稻生物量和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剂用量10 g kg-1对水稻幼苗的生长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幼苗总干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52.15%、44.56%、65.55%,植株全氮、全磷分别提高90.10%、58.51%。与CK土壤相比,菌剂用量10 g kg-1的土壤速效氮、有效磷均有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37.49%、40.62%。细菌多样性的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T-RFLP)分析表明链霉菌JD211能促进一些稀有或生态势较弱的细菌生长,使参与土壤营养循环、改善土壤质地及防治植物病害的功能菌成为优势菌群。土壤功能微生物类群的变化,加速了N、P等土壤养分循环,增强了水稻对N、P等矿质养分的吸收,从而促进水稻生长。  相似文献   
84.
无机磷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31  
本文综述了无机磷(Pi)在叶片细胞中的分布、Pi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概况。缺磷植株叶片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阻碍了1,5-二磷酸核酮糖(RuBP)的再生。在源库反馈调节中,Pi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对发展我国水稻生态产业经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水稻生产出现的市场粮价不稳、稻谷结构性过剩以及水稻生产面临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新挑战,提出了“水稻生态产业”的概念,并阐述了实施水稻生态产业经济的战略原则,提出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发展无公害、绿色稻米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产业化经营为主导,实施龙头带动战略等发展水稻生态产业经济,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具体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6.
不同灌溉方式对南方优质食味晚籼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明南方优质食味晚籼稻产量、品质对不同灌溉方式的响应特征。【方法】于2018—2019年在江西农业大学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上高创新基地,开展不同灌溉方式对优质食味晚籼稻产量及稻米品质影响的大田试验,水分处理设置常规灌溉(CK)、持续淹水灌溉(CFI)和间歇灌溉(AWD),供试品种为优质食味籼稻泰优871与普通食味籼稻荣优华占,分析测定稻田水分利用率、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结果】不同灌溉方式对供试品种的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存在显著影响,且2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与CK和CFI处理相比,2年AWD处理总水分利用率分别增加了18.2%—62.5%、41.2%—91.7%。相比CK,AWD与CFI处理有增加2个供试品种产量的趋势,但优质食味籼稻品种产量无明显变化,仅2018年普通食味籼稻品种产量在AWD处理下增加显著,增产原因主要在于每穗粒数增加明显。AWD处理总体有利于稻米加工品质,而与CK和AWD处理相比,CFI处理则显著降低了稻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度,有利于外观品质的改善。不同灌溉处理下不同食味类型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存在年度间差异,2019年AWD较CFI处理显著增加了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同时,2年AWD较CFI处理也显著增加不同食味类型品种的胶稠度、峰值黏度及崩解值,且降低了消减值,提升了稻米的适口性,而CFI处理较CK与AWD处理则显著增加稻米的蛋白质含量,但不同灌溉方式对优质食味籼稻品种直链淀粉、营养品质与稻米RVA谱特征值的影响效应要高于普通食味籼稻品种。【结论】间歇灌溉处理提高了供试品种的水分利用率,有利于增加优质食味籼稻产量,改善了稻米加工,但不利于外观品质的改善,同时间歇灌溉处理可降低消减值及稻米蛋白质含量,提升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及崩解值,有利于改善稻米蒸煮食味的适口性;而持续淹水灌溉有利于改善稻外观品质。间歇灌溉方式可作为南方优质食味晚籼稻品种高质高效的节水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87.
氮素施用比例对双季超级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级早、晚稻品种淦鑫203和淦鑫688为材料,研究了氮素基蘖肥:穗肥的施用比例对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早稻180 kg/hm2和晚稻232.5 kg/hm2的施氮水平下,早稻在N(8∶2)和N(7∶3)、晚稻在N(6∶4)时的生物产量、稻谷产量、总吸氮量、氮肥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88.
本研究以亚硫酸氧化酶基因(SO)超表达系(OE)、干扰系(Ri)及野生型(WT)的绿熟番茄果实为材料,经SO2熏蒸后,12℃低温贮藏,研究亚硫酸氧化酶基因的超表达,对番茄贮藏期间相对电导率、亚硫酸盐含量、番茄红素含量及成熟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经SO2熏蒸后,Ri果实较WT果实表现为相对电导率增加,亚硫酸盐残留较多,番茄...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播种密度、苗期氮期追施量、化学调控剂的使用三种方式培育长秧龄抛秧壮苗的其最佳搭配方式为:稀播、不控氮、二次化控。若是应用壮秧营养剂培育28d以上秧龄秧苗,应与化学调控剂联合使用,并注意后期补追氮肥。  相似文献   
90.
为了探明优质晚籼稻(Oryza sativa L. subsp. xian)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的适宜的穗肥施用时期,采用大田微区15N示踪技术,以优质晚籼稻Y两优911和野香优莉丝为材料,设置3个穗肥施用时期(D1:倒4叶期施肥;D2:倒3叶期施肥;D3:倒2叶期施肥),研究穗肥施用时期对优质稻产量、籽粒氮素积累及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穗肥施用时期的推迟,两个优质晚籼稻品种的产量先升高后降低,在D2达到最高产量,较D1、D3显著增产4.30%~6.39%;籽粒总氮积累量、15N标记肥料氮素积累量及其占比、15N标记肥料氮素回收利用率、15N标记肥料氮素收获指数表现为增加趋势,D2和D3较D1显著增加19.16%~21.26%、32.54%~50.75%、0.91~2.49、12.42~23.34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