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Bt抗虫基因的棉花品种与高产优质抗病棉花品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和回交,获得大量的后代种子。种子经硫酸脱绒后,用70%酒精浸泡2 s,然后放入10%~15%H2O2消毒2~4 h,将已经消毒处理的棉花种子接种到150 mg/L的卡那霉素的培养皿或碗碟中,2~4 d后根据种子萌发长度进行抗虫筛选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选育出棉花海陆型恢复系64R,对其性状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4R兼具母本陆地棉和父本海岛棉的特征,具有植株较矮,始果节位低,花大、黄花冠,铃小、衣分低,绒短,柱头外露和恢复性能好等特点。对64R测恢后代性状遗传分析表明,株高、衣分和铃质量为超显性遗传;始果节位、绒长和熟性为加性遗传;育性恢复性状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柱头外露性状由1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且二者彼此独立,不存在连锁关系。研究认为,64R是一个新型恢复系,它的育成给棉花三系配套增添了新的恢复基因源,为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棉花晋A及其保持系酯酶过氧化物酶PAGE电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对晋A棉花质核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作了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晋A及其保持系两种同工酶在所有器官上均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酶带,在营养器官上无较大差别,说明它们具有基本一致的遗传背景。受育性基因的影响,进入生殖阶段,在造孢细胞增殖时期的花蕾上,晋A较其保持系明显缺少特征谱带,表明在此阶段雄性不育基因调控了同工酶的合成,导致花粉粒发生败育。  相似文献   
14.
晋棉45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晋棉45号(99A-44)是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抗旱育种课题组1996年以从晋棉13号中选出的丰产、优质、抗旱、高衣分品系94H-14为母本,以抗病虫株系K338为父本,历经杂交、回交、南繁加代培育而成。2000-2001年在所内品比试验中表现突出。2003-2005年参加山西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及2005年的棉花新品种生产示范。2006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2特征特性2.1形态特征。植株塔形较松散,株高100cm,主茎节间较短,节长5cm,果枝节间5~10cm,始果枝着生节位7~8节。子叶叶片较大、肾形,叶色较深。真叶大小…  相似文献   
15.
在三系南北交替选育中,海南冬繁的生态环境,能满足三系繁育的基本要求。除花期低温对不育系铃重有所影响外,其他性状表现正常,均优于山西。通过对比发现,三系表现各具特色。不育系具有早熟、优质和农艺性状较差的特点;恢复系具有农艺性状突出,纤维品质不良的倾向;保持系呈现了生育较迟,其他性状居中的趋势。由此认为,这些特色有利于实现优势组合的性状互补。  相似文献   
16.
晋A棉花质核不育系的特色与优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晋 A 棉花质核不育系具有早熟、铃大、成铃好、异交成铃率高的特色。与国内(104—7 A)、外(哈克尼西)同类不育系相比, 其相应测交组合的全生育期、单株铃数、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表现出明显优势。为实现棉花质核不育三系配套, 选配高优势组合, 提高制种效率, 克服昆虫传粉障碍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晋A棉花质核不育系的天然异交与成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在山西运城常年治虫4-7次,天然异交成铃率高达61.6%以上。优良的晋A棉花不育材料单株成铃已达同类常规品种水平,表现了突出的早熟性和天然异交优势。  相似文献   
18.
自从Meyer等于20世纪60年代培育出了第一个具有异常棉细胞质的雄性不育材料开始,国内外对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及其应用的研究便深入展开。纵观目前中国现有的棉花CMS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由于各种类型的棉花CMS的基因来源、生理生化基础、细胞学行为以及性状表现上存在着差异,在三系配套研究及利用上尚存在诸多疑惑。为此,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探明棉花CMS的败育机理,克服不育细胞质对F1代的负效应以及昆虫传粉媒介问题,对于棉花三系配套在生产上的快速推广和利用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运城市种植棉花历史悠久,是山西省的主要产棉区。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内,运城高温天数较多,对棉花生长有利;但水分条件较差,多干旱,且降雨多为暴雨、雷阵雨,给棉花的生长发育和采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于棉花种植全面实现机械化来说,更是1个挑战。目前,运城地区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如何在有限的种植面积实现高产高效,发  相似文献   
20.
在棉花耐旱育种中,由于地区生态差异,育成推广了中熟和早熟两种生态类型。袁钧等曾就其生态表现及适应范围进行了探讨。为针对性的进行品种改良,对两类熟性品种在旱地的差异及其改进方向进行了研究。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87~1995年在山西省棉花研究所试验田进行。选用国内育成的114个棉花耐旱品种(系)。设置了中熟和早熟两套旱地品种联合试验。分别以中棉所12和中棉所16为对照。试验设计同常规区试,栽培管理同旱地一般试验,考察项目有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株高和生育期,考察方法依照国家区试要求。在此基础上,汇总了中熟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