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作物育种、遗传理论研究和生态稳定的基础,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通过对秭归县1956年、1981年和2014年3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统计分析,从农业产业结构、农作物种植结构、农作物品种组成和地方特色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比较和分析,为秭归县的农业发展和规划提供了参考数据,也为秭归县特色种质资源优势的利用、珍稀种质资源的保存以及山区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2.
经1987~1989年对神农架及三峡地区油料作物种质资源考察,共搜集到有生命力且无重复的种质材料882份。本文根据实地考察、田间初步鉴定和品质分析结果,概述了本地区油料作物的生产利用现状以及这批资源的分布规律、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等。  相似文献   
23.
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nternatioilal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Dry Areas,简称ICARDA)由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创建于1976—1977年。蚕豆改良是该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10多年来,ICARDA通过与有关国家间  相似文献   
24.
非洲是许多作物的起源中心,蕴藏着大量的原生态资源,特别是特异性资源是育种研究的优良材料。随着非洲国家农业商品化用种步伐加快,部分原生态资源正在消失。通过分析非洲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现状,提出如何抢救性引进非洲优异资源,充分利用非洲优异种质资源,解决制约作物育种的资源难题,丰富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综合提高中国和非洲国家作物育种水平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5.
不同大棚覆膜和整枝处理方式对早春茄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大棚常规栽培条件下,设计不同的覆膜处理及整枝处理方式,比较早春大棚茄子的前期产量及总产量。结果表明:茄子处于全程覆天膜,双秆整枝的常规栽培条件下,其早期产量和总产量最高,且具有极显著效应。  相似文献   
26.
湖北省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国内外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 ,对湖北省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对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7.
泰国的绿豆生产与改良湖北农业科学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焦春海一、概况绿豆最初引入泰国的时间是在公元前三世纪与一世纪之间,而近期的考古发掘结果表明,早在8000-10000年前泰国版图上就已种植过一种极象绿豆的豆科作物。目前泰国种植的绿豆有二种,即绿豆[V...  相似文献   
28.
我国种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我国种业科技取得的显著成绩,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为应对国际种业的挑战,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我国种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战略思考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9.
文章分析总结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在农业科技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目标、创新管理组织等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和积累的经验,以期为完善湖北农业创新管理体系的建设和促进湖北地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也为加强地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地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0.
鲤鱼挥发性成分测定及其产生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了东湖水体的腥味成分和东湖鲤鱼体内挥发性成分,并测定了鲤鱼体内脂肪氧化酶与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的反应产物。结果表明,东湖水体中土臭素和2-甲基异冰片浓度范围分别为1.67~5.37 ng/L和15.26~29.68ng/L。东湖鲤鱼体内含有腥味物质2-MIB,在不同组织中的浓度范围为1.8~5.1 ng/kg,腥味物质GSM未检测到。鲤鱼体内脂肪氧化酶与底物花生四烯酸反应产生的物质主要有己醛、1-辛烯-3-醇、2-辛烯醛、2-壬烯醛、2,4-癸二烯醛等,主要的反应产物和鲤鱼体内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基本吻合。本试验通过产生的主要反应产物的量来间接测定酶的活性,其中酶活最强的是鱼鳞酶,其他依次为鱼鳃酶、鱼血酶、鱼肉酶和内脏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