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56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63篇
  136篇
综合类   425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257篇
园艺   176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中国是世界苹果汁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主要产区分布在陕西、山东、河南和辽宁等地区,国内培育了一批以陕西海升、国投中鲁和烟台安德利等为代表的规模苹果汁生产企业。中国苹果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受原料品种、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制约,苹果汁出口面临一些问题。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促进中国苹果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国际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中国苹果汁加工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2.
冀西山区不同玉米品种苗期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冀西山区旱作玉米区选取6个品种研究玉米苗期的光合特性,分别测定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光强-光合响应曲线(Pn-PAR)、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作物水分利用率(WUE)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分为2组,叶绿素含量较高的品种为邢抗2号、承玉5号、泰玉2号、鲁单981,含量较低的品种为浚单20、郑单958。其中,组内品种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组间品种叶绿素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在(2 526±23)μmol的自然光范围内,承玉5号的Pn分别比浚单20和郑单958高8.5%和8.4%,但不同品种间Pn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的Pn、Tr、Gs和WUE随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的增加呈交错递增趋势,彼此间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品种的Ci随PPFD的增加呈交错下降趋势。当PPFD为2 317μmol/(m.2s)时,各品种的Pn、Tr、Gs、Ci和WUE的排列顺序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63.
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是当前养鸡行业发展的主要重心,这种养殖模式不仅推进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且显著增加了养殖效益。但在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同时,各类频繁和反复发生的鸡病严重影响鸡群健康发展,因此,做好规模化养鸡场疾病的防控极为关键,本文主要简述规模化鸡场疾病防疫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4.
为促进南疆特色苹果产业发展,通过对阿拉尔国家科技园区新引进的11个苹果砧穗组合的死亡情况、黄化情况、新稍生长情况、色素含量及生理指标等的调查研究,并判断最适应当地生长的品种。结果表明:新稍长度、粗度与叶绿素含量的多少没有密切的相关性,各品种之间的色素含量变化较小,也无明显的差异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与其主要性均跟植物种类与环境相关,海棠/SH/华瑞组合的渗透调节物质以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为主。海棠/M26/华瑞组合的叶片中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及CAT活性均较低;海棠/M26/红珍珠(华佳)组合的叶片中MDA含量较高,但SOD活性、POD活性及CAT活性较低;而海棠/SH/华瑞、T337自根砧/华瑞、T337自根砧/华硕叶片中的MDA含量和SOD活性均相对较高。综合上述指标及其田间生长情况、定植成活率和越冬死亡率对11个砧穗组合进行综合评价,初步得出T337自根砧/华硕在阿拉尔的适应性最好,其次为海棠/SH/华瑞和T337自根砧/华瑞。  相似文献   
165.
设施蔬菜栽培长期施用过量化肥,往往导致土壤质量退化及作物产量降低等问题。因此,采用生态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本研究在野外调控试验的第3年采集作物和土壤,研究了施用不同有机物料条件下,接种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对设施菜地土壤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有机物料施用下接种赤子爱胜蚓均显著地提高了黄瓜和菠菜的产量,其中在施用腐熟牛粪+食用菌渣条件下接种赤子爱胜蚓效果最显著。此外,在腐熟牛粪和腐熟牛粪+食用菌渣施用条件下,接种赤子爱胜蚓显著地提高土壤的硝态氮(NO3–-N)、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和代谢熵(q CO2),而在施用商品有机肥的处理中,接种赤子爱胜蚓仅显著地提高了土壤NO3–-N和q CO2。本研究促进了对蚯蚓在设施农业生态系统中服务功能的理解,并为设施农业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6.
目的本文探究了重庆低山丘陵地区不同生境无患子生长、光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西南地区无患子苗木培育及集约种植提供参考。方法在无患子旺盛生长的夏季测定低山、高丘和低丘立地无患子的生长指标、光合响应曲线及日变化特征,并采用通径分析方式分析各环境因子对无患子净光合速率(Pn)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1)3种生境无患子Pn与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变化,存在明显的“午休”。低丘无患子日均Pn和Tr均最小,高丘与低山日均Pn相差不大;光能利用效率(LUE)与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大小为低丘 > 高丘 > 低山。(2)低山、高丘和低丘的无患子株高较移栽前分别增长1.16、1.39和0.63倍,地径增加2.41、1.97和0.75倍;叶片干质量大小为低山 > 高丘 > 低丘;根、茎总干质量大小为高丘 > 低山 > 低丘。(3)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2浓度(Ca)、温度(Ta)和湿度(RH)等各环境因子决策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低山:RPAR2 > RTa2 > RCa2 > RRH2,高丘:RPAR2 > RTa2 > RCa2 > RRH2,低丘:RPAR2 > RCa2 > RRH2 > RTa2。(4)叶绿素a、b含量由大到小为低丘 > 高丘 > 低山;类胡萝卜素含量大小为低山 > 高丘 > 低丘。(5)拟合光合响应曲线得出无患子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大小为低山 > 高丘 > 低丘;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Y)低山最小,高、低丘陵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无患子在低山立地条件下能长期获取比高丘、低丘更强的光照,长期适应使其对弱光利用能力低于另两个立地。3种立地中,PAR皆为Pn的主要驱动因子,低山和高丘立地中RH为Pn最大限制因素;低丘立地Pn主要限制因子为Ta,其夏季高温限制了无患子的光合潜能,导致其日均Pn在3种立地中最小,植株生长最慢。   相似文献   
167.
介绍了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采取措施和取得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调研其他同类科研院所的典型做法,提出了下一步学科建设的建议,以期为农机科研院所的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8.
天禾3号是以矮败小麦为母本、天禾07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通过多年选择育成的小麦新品种,于2012年10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会审定。在2009-2010年和2010-2011年河南省15个区试点中,平均产量为530.5 kg/亩、579.3 kg/亩,分别居15个参试品种第3位、第2位。在2011-2012年河南省11个生产试验点中,11点增产,平均亩产535.5 kg/亩,居7个参试品种第1位。天禾3号半冬性、高产、广适,品质指标达到优质中筋小麦标准,适宜在河南省高肥水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9.
探究移栽期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党参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区域党参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于2020年在甘肃省定西市进行党参分期移栽试验,设置3个移栽期,以传统移栽期为对照(CK,4月1日移栽),设置较传统移栽期推迟5 d(T1,4月6日移栽)和10 d(T2,4月11日移栽)处理,并对不同移栽期党参生长发育、生物量积累特征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分枝期出现时间差异最大,T2较CK、T1分别推迟5、2 d,移栽期推迟,生长期缩短,参根进入快速生长的时间提前,起始生长势(C0)增大,T2较CK、T1分别提高24.72%和6.65%;生长渐增期持续时间随移栽期的推迟而缩短,快增期持续时间差别不大;T1处理参根平均生长速率(Va)较CK、T2分别提高3.73%、2.45%,快增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生长速率均最高;地上生物量最大生长速率(MGR)表现为T2>T1>CK,T2较CK、T1分别提高17.29%、10.46%,C0Va均最大,T2处理C0较CK、T1分别提高7.74%、10.32%,Va增幅分别为19.67%、12.30%;移栽期推迟,地上部不同生长期生长持续时间缩短,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增大,产量增加,CK、T1、T2处理产量分别为257.67、306.68、524.90 g/m2,T2较CK、T1分别增加104%、72%。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党参优质栽培,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0.
以海棠果和SH的实生苗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盐浓度处理比较其耐盐性的差异。结果表明,2种砧木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在低盐浓度时呈相反的趋势,而在高盐浓度时变化趋势相同,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海棠果的上升趋势大于SH的变化趋势;在高盐浓度时,2种砧木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积累状态,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海棠果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SH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海棠果S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P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SH叶片内2种保护酶活性变化趋势均为上升-下降-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