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0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2篇
  32篇
综合类   271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研究小麦在施磷情况下对不同价态外源硒的吸收及转运规律,阐明小麦对硒吸收与转运的影响,分析不同价态硒在小麦体内的转运与分配。【方法】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施磷条件下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处理对小麦硒的吸收与转运。【结果】 低量硒酸盐处理中,低磷和高磷处理较不施磷处理的小麦硒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6%和128%;高量硒酸盐处理中,低磷和高磷处理较不施磷处理的小麦硒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78%和123%。低量亚硒酸盐和高量亚硒酸盐处理中,高磷处理较不施磷处理小麦硒肥利用率降低了50.7%和55.6%。施用硒酸盐时,高磷处理较不施磷处理小麦根、茎、叶及穗的硒含量分别增加了23.0%、17.0%、64.6%和62.1%;施亚硒酸盐时,高磷处理较不施磷处理小麦根、茎、叶及穗的硒含量分别降低了71.3%、72.1%、80.6%和73.8%。施用硒酸盐时,在不施硒、低硒及高硒条件下,高磷处理小麦植株硒富集系数较不施磷处理分别增加28.9%、60.6%和50.5%;施用亚硒酸盐时,在低硒及高硒条件下,高磷处理小麦植株硒富集系数较不施磷处理分别降低65.3%、72.3%。【结论】 磷素可以活化土壤中稳定态硒,提高了硒酸盐的生物有效性。施磷降低了土壤pH值,促使土壤中可溶态硒和可交换态硒转化成铁氧化物态硒和有机态硒,而铁氧化物态硒与有机态硒很难被作物吸收利用,造成当磷肥与亚硒酸盐配施时降低了作物对亚硒酸盐的吸收。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活化富硒土壤的有机硒,提高其有效性。【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有机物料(生化腐殖酸,矿源腐殖酸和鸡粪有机肥)对土壤硒形态转化及小麦硒吸收的影响。【结果】施用生化腐殖酸与矿源腐殖酸均显著降低土壤pH值。随着施用时间的延长,鸡粪有机肥和矿源腐殖酸处理土壤中可溶态硒与可交换态硒含量较未添加处理均显著增加;施用生化腐殖酸处理较未添加处理可显著提高可交换态硒含量,而土壤可溶态硒含量无显著差异。施用鸡粪有机肥、矿源腐殖酸均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硒的富集系数,而生化腐殖酸主要提高小麦根富集系数。施用鸡粪有机肥和矿源腐殖酸小麦籽粒硒含量,较未添加处理分别提高34.48%、27.59%。【结论】施用鸡粪有机肥和矿源腐殖酸,可提高石灰性富硒土壤中可溶态硒与可交换态硒含量,提高小麦籽粒硒含量。  相似文献   
83.
蝇蛆蛋白对中华鳖生长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外养殖试验中研究了将家蝇蛆磨成浆按一定比例配以卵磷脂、几丁寡糖和多种维生素制成的蝇蛆蛋白对中华鳖生长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在水温(25±1)℃的室内养殖试验中,将36只体质量(248.15±17.10)g的中华鳖,随机分成3组(重复3次,每重复4只)饲养在120cm×60cm×55cm水族箱中,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15%蝇蛆蛋白+基础饲料和30%蝇蛆蛋白+基础饲料,养殖期180d。室外养殖池面积为5000 m~2,中华鳖体质量(294.05±12.265)g,每口池塘放雄鳖7200只,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15%蝇蛆蛋白+基础饲料,养殖期120d。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5%蝇蛆蛋白显著提高了中华鳖的质量增加率与特定生长率,降低了饲料系数。当添加15%蝇蛆蛋白时,中华鳖肌肉与裙边中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饱和脂肪酸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蝇蛆蛋白养殖的中华鳖肌肉和裙边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及二十碳五烯酸与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总含量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5%蝇蛆蛋白能促进中华鳖生长,降低饲料系数,提高中华鳖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84.
在5000m~2、密度为9.0×10~9尾/hm~2的凡纳滨对虾池塘中,投喂基础饲料和20%蝇蛆蛋白+基础饲料饲养体质量(0.18±1.10~)g的凡纳滨对虾,研究了蝇蛆蛋白对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肌肉成分的影响。150d的饲养结果表明,投喂添加蝇蛆蛋白的饲料时,凡纳滨对虾的增长率(310~.51±11.39)%、相对体质量增加率(6383.33±20.54)%和存活率(64.61±3.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增长率(287.80±15.6)%、相对体质量增加率(5161.11±32.82)%和存活率(52.89±4.22)%(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20%蝇蛆蛋白显著提高了对虾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酚氧化物酶和溶菌酶的活性(P0.05)。饲料中添加20%蝇蛆蛋白显著提高了凡纳滨对虾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以及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而其他体成分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5.
【目的】为畜牧兽医及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南宁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为例,论述了畜牧兽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定位、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分散+集中"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成果。【结论】对于实践性很强的畜牧兽医专业采用"分散+集中"实践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建议】深化校企合作,监控与保障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6.
根据婴幼儿营养米粉冲调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设计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模拟冲调的分析程序。通过分析婴幼儿营养米粉的黏度曲线特征值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对其品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黏度曲线的平滑度和峰值黏度可以表征婴幼儿营养米粉的冲调性,黏度曲线平滑度越好,米糊越均匀,反之米糊有结块;峰值黏度越大冲调性越差,反之冲调性好。最终黏度可以表征婴幼儿营养米粉米糊的稠度,最终黏度越高米糊稠度越大,反之米糊稠度小。回生值与峰值黏度的比值可以表征婴幼儿营养米粉米糊的口感,比值越小口感越好,反之口感差。使用不同样品做对比试验,对RVA评价婴幼儿营养米粉品质的方案进行验证,同样得出回生值与峰值黏度的比值小口感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87.
为给耐迟播高产大麦育种提供基础材料,以505份大麦种质资源(农家品种131份,国内育成品种(系)271份,国外引进品种103份)为材料,通过对不同迟播日期下大麦资源分蘖特性的鉴定、迟播资源的亚群体划分及其入选的迟播高分蘖资源有效分蘖的鉴定等工作来筛选耐迟播大麦种质资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大麦资源的分蘖数显著降低,但大麦资源分蘖的基因型差异很大。16个分子标记共检测到78个多态位点,根据分子标记检测结果,505份迟播资源被划分为8个亚群,各亚群中根据分蘖数选取耐迟播高分蘖资源,共选出55份资源,其中农家品种12份,育成品种(系)35份,国外品种8份。入选的55份高分蘖资源的有效分蘖数也有显著差异,有22份资源的有效分蘖数在两个播期下均显著高于对照,这些高分蘖资源的鉴定为改良大麦品种耐迟播特性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88.
柴油及其与阿维菌素复配对柑橘全爪螨卵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测定了柴油对柑橘全爪螨卵的毒力及其与阿维菌素复配植物油基新型乳油的杀卵作用。结果表明,柴油对柑橘全爪螨卵的LC50为2790.39μg/mL;两种柴油与阿维菌素复配新型乳油1000、750和500倍液3种浓度下的杀卵率均高于90%,其中添加了印楝油的复配剂3浓度的杀卵率与对照药剂24%螺虫乙酯SC 3000倍液相当。  相似文献   
89.
核心种质有效地提高了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试验从1 142份大麦选育品种(系)中筛选出118份种质构建了核心种质库,占总体资源的10.33%。利用χ2测验检测了核心种质与全部种质农艺性状分布频率的一致性,除了芒形、穗和芒色以及粒色有极显著性差异,其他性状均无显著性差异。对两者数量性状的平均值进行了t测验,方差进行了F测验,两者的株高、穗粒数和千粒重3个数量性状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构建的大麦选育品种(系)核心种质可以作为全部种质的代表样本。两者变异系数以及Shannon-weaver和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的比较表明核心种质的个体间具有更大的变异程度和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0.
大麦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对8个大麦品种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和6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大麦产量关联度最大的为千粒重,其次为成穗率和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大麦产量的关联度和相关性最小;与麦芽品质关联度最大的为α\|氨基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麦芽品质关联度最小的为浸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