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运用样带法调查了昆明市松花坝水源保护区无干扰及干扰云南松林植物群落。结果表明:无干扰样地植物群落由30科55种组成,灌草层优势种是铁仔(Myrsine africana)和野草莓(Fra-garia vesca);干扰样地由24科44种组成,灌草层优势种是铁仔、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金丝草(Pogonatherum crinitum)和地果(Ficus tikoua)。无干扰样地云南松高度以Ⅲ级和Ⅳ级为主,平均高度7.27m;干扰样地云南松林高度以Ⅱ级和Ⅲ级为主,平均高度5.03m。两个样地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和ACE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Fisherα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草本层仅个体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干扰样地各样带物种组成十分接近,指示物种是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IndVal=0.875,p=0.001)和碎米花(Rhododendron spiciferum)(IndVal=0.667,p=0.001);而干扰样地各样带物种组成不太相同,指示物种是早熟禾(Poa an-nua)(IndVal=1.000,p=0.001)、金丝草(IndVal=0.958,p=0.001)和火绒草(Leontopodiumsp.)(IndVal=0.861,p=0.001)。研究显示,干扰对云南松林的物种组成产生了明显影响,影响了乔木的高生长,降低了灌木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2.
纵坑切梢小蠹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坑切梢小蠹是一种严重危害松属树种的世界性蛀干害虫。对国内外纵坑切梢小蠹的研究历史、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种类分化等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继续研究的动向。  相似文献   
23.
熊忠平  涂玉  司徒英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88-11189
[目的]对畹町市松墨天牛时空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方法]根据对畹町市松墨天牛虫情监察的数据资料,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等相关的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松墨天牛成虫的羽化历期、羽化量和温度的关系、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和松墨天牛生活史。[结果]松墨天牛在畹町市1年1代,5、6月为成虫盛期,也是诱捕关键时期;从空间分布型看,松墨天牛空间分布聚集。[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畹町市林业局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刘建宏  熊小真  杨丽英  熊忠平  潘涌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96-19398,19430
[目的]为在江西省对桔小实蝇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桔小实蝇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通过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桔小实蝇在江西省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桔小实蝇在江西省的适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3以上。在24°~26°N赣南盆地的大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在19~20℃,是桔小实蝇的高适生区。在26°~27°N的赣州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吉安西南部、抚州、鹰潭、上饶东南部的少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8~19℃,是桔小实蝇的中度适生区。在26°~30°N的滨湖、赣江中下游、抚河、袁水区域和赣西南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7~18℃,是桔小实蝇的低适生区。赣东北、赣西北和长江沿岸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6~17℃,是桔小实蝇的非适生区。[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桔小实蝇的实际分布与GARP的预测分布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5.
节肢动物生物指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物指示的概念和首要目标,指示生物的定义、类别和功能,生物指示研究的步骤,指示生物和环境变量之间关系的可预测性及定量化,以及指示值方法,综述了节肢动物作为指示生物研究概况,列举了常见的节肢动物指示类群及其指示目标,剖析了当前生物指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在科学方法论基础上多学科合作进行多个类群生物指示研究,建立较完善的生物指示系统,服务于地区土地管理、生态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将成为生物指示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西南山地板栗的主要害虫二斑栗实象各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及基因交流情况,对采自于云南省9个地理种群的二斑栗实象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并根据其结果进行种群间分子变异、单倍型、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程度和基因流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79条COI基因序列大小为693 bp,检测到多态性位点32个,形成单倍型34种,其中一种为所有地理种群所共享;总群体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01 01,固定系数Fst为0.132 82,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52 55,基因流Nm为9.01。总种群间及各种群Tajima's D检验结果均不显著,说明二斑栗实象种群数量较为稳定未出现种群扩张。二斑栗实象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部,地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各地理种群未形成明显的地理结构,说明种群基因交流频繁。  相似文献   
27.
【目的】为开发利用石林石漠化地区石生真菌资源、探索石生真菌对碳酸盐岩风化及矿化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实验采用PDA和MEA培养基对采集自石林石漠化地区的40份岩石样品进行石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并观察分离得到的石生真菌的形态显微结构、分析rDNA-ITS序列同源性。【结果】从40份岩石样品中共分离获得68株石生真菌,分别隶属于2门5纲7目8科8属12种。其中31株镰刀菌属(Fusarium)、9株毛壳菌属(Chaetomium)、7株曲霉属(Aspergillus)、6株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5株青霉属(Penicillium)、4株粪壳菌属(Sordaria)、3株毛霉属(Mucor)、3株被孢霉属(Mortierella Coemans)。镰刀菌属、毛壳菌属、曲霉属具较高相对分离率,分别为45.58%、13.23%、10.29%。【结论】综合两种培养基,石生真菌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为2.41922。石林石漠化地区石生真菌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饲喂抗生素前后7龄思茅松毛虫幼虫肠道细菌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探索肠道菌群变化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传统的平板稀释涂布培养法从思茅松毛虫7龄幼虫肠道内分离纯化获得好氧细菌,对其进行多项生理生化测定,利用16S rDNA基因扩增技术对所得菌株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饲喂抗生素前获得4种不同的单菌落A 1、A2、A3...  相似文献   
29.
白蜡吉丁啮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林间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白蜡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Yang)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寄生蜂在吉林省长春市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幼虫的蛀道内越冬;不同时期的成蜂性比(♀∶♂)为2.39∶1-5.06∶1,平均为3.04∶1;补充20%蜂蜜水的雌雄成蜂平均寿命分别为16.2±1.24 d和7.00±1.19 d,比取食清水的雌雄成虫分别长6.90 d和1.33 d。平均自然寄生率为35.72%,最高可达76.92%。  相似文献   
30.
文章介绍了楚雄市紫溪山华山松采种基地始建、续建期的营建技术及管理手段,提出了今后的经营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