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β-谷甾醇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β-谷甾醇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β-谷甾醇对RAW 264.7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给BALB/c小鼠鼻腔滴注LPS(0.5mg/kg)构建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滴鼻24 h后检测各指标。ELISA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中(BALF)的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称重法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和肺含水量;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脏中核转录因子-κB (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中相关蛋白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β-谷甾醇能剂量依赖性降低RAW 264.7细胞上清及ALI小鼠BALF中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肺脏称重结果和病理形态学结果显示β-谷甾醇可明显减轻LPS诱导的肺水肿和炎症反应。另外,western blot结果表明β-谷甾醇不仅能够下调NF-κB p65 的活化,还抑制了NF-κB阻断剂IκBα的磷酸化。β-谷甾醇对LPS所致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阻止炎症因子(TNF-α、IL-6)的释放和下调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72.
江苏近岸夏季鮸的生物学与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6年夏季江苏近岸游泳动物资源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研究了江苏近岸鮸Miichthys miiuy群体的体长组成、体重组成、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等生物学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江苏近岸鮸的群体组成以当龄未成熟的幼鱼为主,个体数占87.63%,体长为70~280mm,主要分布于121°30’E~122°E、32°N-33°N海域,适温为25~27℃;性成熟Ⅳ期以上未产卵的鮸分布海域为海州湾南部和长江口大沙滩北侧区域,适温为24—26℃,体长为364—713mm,最小性成熟体长(Ⅵ期)为364mm,推测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以上;鮸摄食等级随个体的增大而升高;该种群呈明显集群性分布,个体大小分布区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3.
以超级稻两优培九为材料,采用大田栽培,从"源-流-库"角度研究灌浆盛期水稻主茎穗颈节伤流强度与籽粒灌浆有效含水量昼夜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穗位不同的强、弱势籽粒灌浆有效含水量及穗颈节伤流强度在一昼夜中均呈"V"字型趋势变化,强势籽粒灌浆有效含水量最大值出现与穗颈节伤流强度同步,而最小值滞后2h,弱势籽粒灌浆有效含水量最大值出现滞后穗颈节伤流强度2h,最小值二者同步,强势籽粒高效灌浆时间长于弱势籽粒;强(弱)势籽粒的灌浆有效含水量与穗颈节伤流强度呈极显著的直线(指数)相关关系,弱势籽粒灌浆有效含水量在一昼夜各个时段均高于强势籽粒,尤其在低籽粒含水量条件下,弱势籽粒含水量随穗颈节伤流强度变化比强势籽粒大。可见,弱势籽粒库容活性更易受到源物质供应能力的影响,强弱势籽粒对源物质供应能力反应的不同步是造成其粒质量和品质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本研究表明,采取栽培措施适当降低籽粒灌浆有效含水量,应当可提高弱势籽粒竞争同化产物的能力,促进弱势籽粒灌浆充实。  相似文献   
74.
迷你型萝卜是一种小型萝卜,生育期较短,肉质根生长迅速,每茬生长期不足1个月,根皮深红色,色泽美观,可以生食、炒食或腌渍,风味独特,是优质无公害蔬菜,深受消费者欢迎。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5.
垄作和秸秆覆盖是实现西南丘陵区旱地农田稳产高产和固碳的适宜保护性耕作模式。为探讨该保护性耕作模式下蚕豆/玉米/甘薯三熟制农田土壤碳排放的特征,对平作无覆盖(T)、垄作无覆盖(R)、平作+秸秆半量覆盖(TS1)、垄作+秸秆半量覆盖(RS1)、平作+秸秆全量覆盖(TS2)、垄作+秸秆全量覆盖(RS2)6种耕作模式下西南紫色土丘陵区蚕豆/玉米/甘薯三熟制农田土壤呼吸、粮食产量特征进行测定,分析农田碳平衡及经济-环境效益,为量化评估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整个间套作系统内,蚕豆、玉米和甘薯全生育期内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分别为3.704μmol·m~(-2)·s~(-1)、4.847μmol·m~(-2)·s~(-1)和4.606μmol·m~(-2)·s~(-1),垄作降低了3种作物的农田土壤呼吸速率(P0.05),秸秆覆盖则增加了土壤呼吸(P0.05),垄作和秸秆覆盖配合使用后土壤呼吸总量和微生物呼吸总量增加(P0.05)。保护性耕作促进三熟制农田生态系统内作物固碳;土壤-作物系统碳平衡表现为碳汇,RS2、TS2、RS1、TS1、R分别较T高25.41%、25.37%、9.84%、26.74%、13.26%。与平作相比,垄作和秸秆覆盖提高了粮食产量,以RS2(17 460.45 kg·hm~(-2))最高,TS2(16 498.73 kg·hm~(-2))次之。蚕豆/玉米/甘薯三熟制农田生产每千克籽粒释放CO_2量处理间表现为T(1.88 kg?kg~(-1))TS1(1.83 kg?kg~(-1))R(1.76kg?kg~(-1))TS2(1.75 kg?kg~(-1))RS1(1.69 kg?kg~(-1))RS2(1.68 kg?kg~(-1))。垄作和秸秆覆盖提高了套作的经济-环境效益,秸秆覆盖量越高,经济-环境效益越好。从农田碳平衡和经济-环境效益综合考虑,垄作结合秸秆全量覆盖(RS2)具有最大的碳汇能力和最优的经济-环境效益,可以优先作为该地区农田实现固碳增汇减排的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76.
2006年和2007年每年5月下旬,在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采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以垂直拖网方式进行了仔稚鱼调查,从南至北共设8个断面,范围为(121°17′E~121°55′E、32°00′N~32°28′N),对调查海域仔稚鱼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多样性以及优势种进行了研究.本次调查共采集到仔稚鱼1 541尾,隶属于8科,16种,其中2006年采集到仔稚鱼1073尾(平均密度为58.4 ind/m3),2007年采集到仔稚鱼468尾(平均密度为23.8 ind/m3).2006年的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均高于2007年,第4-6断面为仔稚鱼的密集区,主要的种类有斑(Konosirus punctatus)、鱼(Liza haematochelia)、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黄姑鱼(Nibea mitsukurii)等,鱼为2006年的最优势种,斑为2007年的最优势种.根据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仔稚鱼的出现和年际变化规律以及数量分布规律,揭示了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是多种仔稚鱼的保育场,应加强对近岸水域的保护,将有利于保证仔稚鱼的资源补充量.  相似文献   
77.
液体地膜覆盖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塑料地膜覆盖(DM)、液体地膜覆盖(YM)和露地(ck)3种覆盖方式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30 d,45 d,烟株各部位展开叶叶片长宽及叶面积、地上部总干重、根干重、一级侧根数量、二级侧根数量、一级侧根粗、茎基粗和根系活力均表现为DM>YM>ck;液体地膜覆盖在协调烟株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关系上作用显著,移栽后30 d 3种覆盖方式的根冠比表现为YM>ck>DM,移栽后45 d的根冠比表现为ck>YM>DM。液体地膜覆盖可以显著促进烟株根系的纵向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和抗逆性,防止早衰,是一种清洁、方便、无污染、无残留的新型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78.
 比较了3种类型专用小麦(强筋小麦郑麦9023、中筋小麦温麦4号和弱筋小麦豫麦50)在籽粒灌浆过程中旗叶、倒一茎节、倒二三茎节、倒四五节茎节、叶鞘中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及籽粒中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灌浆过程中,中筋小麦温麦4号和弱筋小麦豫麦50旗叶中可溶性总糖、蔗糖、SS和SPS活性均高于强筋小麦郑麦9023,温麦4号略高于豫麦50。SS和SPS活性峰值出现时间早于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在花后12 d至成熟期间,豫麦50籽粒中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温麦4号次之,郑麦9023最低;豫麦50淀粉含量显著高于温麦4号和郑麦9023,灌浆后期的ADPP活性也高于温麦4号和郑麦9023。相关分析表明,开花后18 d至成熟期茎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与籽粒淀粉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叶片中可溶性总糖、叶片中蔗糖、籽粒中可溶性总糖与籽粒淀粉积累速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茎鞘可溶性总糖含量对籽粒淀粉的贡献率存在基因型差异:豫麦50和郑麦9023以倒二、三节间最大,而温麦4号则以倒四、五节间最大。  相似文献   
79.
通过调研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柑橘生产机械化的现状,收集了有关数据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分析了道县柑橘生产机械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湖南省果园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为比较不同地理群体的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矢耳石形态特征,进一步明晰其种群划分问题,首次应用长于提取形态特征的地标点法探究了南黄海和东海小黄鱼群体的耳石形态学差异。2022年3—12月,于海州湾、吕泗、长江口和舟山渔场各采集30尾1龄小黄鱼,统一摘取其左矢耳石样本,在耳石外轮廓和耳石内听沟上分别提取了7和4个地标点,进行地标点法分析。结果显示:1)耳石听沟上的地标点8—11相对扭曲贡献率总计为91.88%,耳石外轮廓上的地标点1—7的总贡献率为8.12%,表明4个地理群体小黄鱼的耳石形态差异主要来源于耳石听沟;2)主成分分析散点图显示,部分海州湾群体明显可划分为1个类群,剩余海州湾群体和其他3个渔场所有群体高度重叠聚集为另一个类群,表明南黄海海域可能存在两个小黄鱼种群,即南黄海-东海群和北黄海-渤海群,同时也表明海州湾渔场存在着小黄鱼混栖群体。该现象可能是由于小黄鱼早期鱼卵、仔幼鱼阶段被动扩散和后期主动洄游造成的生境差异,从而诱导其耳石形态表型性状不同。研究结果证实了耳石地标点法在鱼类种间识别的可行性,从耳石形态学角度为中国近海小黄鱼的种群划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