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林业   215篇
农学   132篇
基础科学   122篇
  127篇
综合类   1143篇
农作物   117篇
水产渔业   157篇
畜牧兽医   503篇
园艺   151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选择草地施肥的肥料种类,减少施肥对乌蒙半细毛羊产业的影响,在威宁县凉水沟种羊场多年生人工草地开展施肥和放牧试验。 结果表明:凉水沟种羊场人工草地牧草铜含量相对较低,但仍高于乌蒙半细毛羊营养需要标准;施肥极显著增加牧草氮含量(P<0.01),各施肥处理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硫酸铵施肥显著增加牧草硫和锌含量(P<0.01),显著降低了牧草硒的含量(P<0.01)。放牧试验结束时,施硫酸铵草地的乌蒙半细毛羊血液中铜、铁和硒的含量极显著低于施硝酸铵草地和对照组(P<0.01), 动物血液锌和硫含量极显著高于硝酸铵施肥牧场和对照组(P<0.01)。硫酸铵施肥牧场的乌蒙半细毛羊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容量极显著低于硝酸铵施肥牧场和对照牧场(P<0.01),血清铜蓝蛋白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和血清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的活力极显著低于硝酸铵施肥牧场和对照牧场(P<0.01),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高于硝酸铵施肥牧场和对照牧场(P<0.01)。血液其他矿质元素和血液指标及血清生化值在2个施肥处理和对照之间均差异不显著。 因此得出结论,草地施肥的种类需要根据土壤矿物质分布和含量情况确定,铜含量低的牧场不适合硫酸铵施肥,硫酸铵施肥明显影响了乌蒙半细毛羊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42.
针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各阶段的特征,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立农作物长势模板数据库,可以实现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各个阶段的全程监测、预警及分析对比。以水稻种植及相关应用需求为例,探讨了遥感影像获取及处理方法,模板数据库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及分布式存储等若干关键问题。该研究对实现农作物生长过程监管、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极大地促进了农业遥感的纵深化发展,并为农业信息化的精细化、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43.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干草调制受限于诸多自然因素,客观上阻碍了该类地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本研究在喀斯特典型地区贵州毕节撒拉溪示范区选取扁穗雀麦(Bromus cartharticus)、高羊茅(Festuca elata)、鸭茅(Dactylis glomerata)、菊苣(Cichorium intybu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红三叶(T.pratense)、多年生黑麦(Lolium perenne)8种牧草进行田间自然晾晒,记录各时间段牧草的重量、空气温度和湿度,并对历年该地区气候进行浅析,重点分析近3年来4、5、6、7月份的最高温和最低温变化,通过对该地区8种主要栽培牧草的干燥过程和水分散失规律的研究,结合多年降水和气温变化规律,分析该地区调制干草的可行性,以期为喀斯特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4种禾本科牧草的干燥速率明显优于3种豆科牧草和菊苣;2)从外观评价角度出发,白三叶、红三叶、菊苣均不适合进行牧草晾晒;3)在选择的影响指标中,对干草晾晒的影响程度表现为晾晒时间空气湿度温度;4)综合分析各气候因子,在贵州毕节地区7月份最适合进行干草调制;5)干草调制具备可观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44.
赤秃猴 这种猿拥有令人震惊的红脑袋,因此南美洲的人给其被太阳晒的满脸通红的英国人。在巴西、秘鲁和哥伦比亚森林深处都能找到赤秃猴。“暗礁和雨林”可以组织前往巴西的偏远保护区马米拉瓦可持续发展保护区的旅行,前往那里的游客如果幸运的话,能够看到赤秃猴。在附近地区发现的其他动物包括三趾树懒、黑松鼠猴和粉河豚。  相似文献   
45.
类人机器人全能运动包括不同粗糙平面上的快速行走、越障、踢球、格斗等,稳定性是上述运动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分析机器人关节角与零力矩点(ZMP)的关系入手,研究提高机器人运动稳定性的新方法。具体步骤是先粗调校正机器人姿态,然后确定各关节角度,得到保证稳定运动的关节角范围。最后依托韩国GP型机器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基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脆弱的生境及传统农业实践,通过合理利用天然草地资源、建植人工草地来发展养猪业是缓解石漠化恶性演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文中系统分析了喀斯特地区"以草养猪"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详细阐述了以草养猪存在的关键难题及推动以草养猪发展的具体解决措施,有助于实现林-粮-草-畜的高效和谐发展及区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养猪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并推动该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优化。  相似文献   
47.
<正>湖北是我国养蜂大省,也是全国蜂产品主要产区之一,养蜂规模、蜂产品加工与出口创汇等多年来一直深受全国业界注目。湖北养蜂业有2000多年历史,蜂文化底蕴深厚,"养蜂不用种,只要勤作桶,有桶就有蜂,卖蜜不卖种"及"以蜜投桶、举群悉至"等古老蜂文化影响至今。同时,湖北发展养蜂业还有很好的地域优势、蜜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并且已由一种传统的产业转向新型的现代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一、湖北养蜂产业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48.
广元市昭化区马尾松林下种植茯苓经济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广元市昭化区利用异常死亡的马尾松树林下种植茯苓的技术,对其种植成本和收益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死亡的马尾松林下种植茯苓,段木种植其平均产量可达48.82 kg,树蔸种植其平均产量可达10.02 kg,效益显著。同时可减少处置异常死亡树木的成本,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9.
秸秆还田作为一种改善土壤结构及增加农作物产量的生态、经济、有效的农艺覆盖措施,被广泛地应用到农村地区的水土保持和农作物增产的工作中。喀斯特地区由于特殊脆弱的地质地貌自然背景,加上强烈的人为耕作活动,石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进而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作物减产。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占据了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极大的比例,秸秆还田农艺覆盖措施是水土保持工作中一种较为成熟的水土保持措施,它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结构,减少了降雨对地表的冲刷,径流量及泥沙量,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起到了保水保土的作用,并且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目前,对于喀斯特区秸秆还田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总结分析了秸秆还田的生态、经济效益,并从秸秆还田量、秸秆还田深度、秸秆还田方式、耕作方式、施肥方式5个方面阐述了影响秸秆还田效益的因素,提出了秸秆还田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展望,并将其进一步运用推广到喀斯特地区的秸秆还田工作中,以期为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土壤通用侵蚀方程的修订,秸秆还田利用方式的优化配置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0.
秸秆堆肥降解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然而这些秸秆并没有被合理应用,甚至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利用微生物对秸秆进行堆肥降解是秸秆科学再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具有无污染、成本低、条件温和、改善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等特点。堆肥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和酶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堆肥的效率,对秸秆堆肥降解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及堆肥条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提高秸秆堆肥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