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辣椒白绢病菌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
氮磷钾肥对木霉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土壤浸出液马铃薯汁琼脂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氮、磷、钾肥及其不同剂量对木霉生防菌(Trichoderma harzianum)的菌丝生长、产孢和培养基的pH的影响不同。木霉菌丝生长和产孢随尿素、碳酸氢铵和钙镁磷肥剂量的增加而减少,随普钙的剂量增加而增加;氯化钾、硫酸钾对木霉菌丝生长略有影响,对产孢的影响不明显;硝酸铵的剂量变化对木霉菌丝生长和产孢无影响。木霉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变化不仅与肥料的种类有关,还与培养基的pH值有关。酸性环境有利于未霉菌丝生长和产孢。  相似文献   
14.
三唑酮对木霉根际竞争定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粘壤土中施用4~12μg/g土三唑酮能提高耐药木霉菌株在西瓜根尖4~1cm处根际土中的种群密度。4μg三唑酮处理的木霉根际竞争定殖指数、以及在4~8cm和10~14cm根段的根际木霉种群密度均高于不施药对照。土壤接种量为1×103cfu/g土时木霉菌在西瓜根际增殖的比例较接种量为1×106cfu/g土时大,2种接种量下三唑酮处理的根际木霉种群密度分别高于相应的不加药对照。在质地较好、C/N比值较高的粘壤土中木霉菌在西瓜根际的种群密度较砂壤土和粘土大,三唑酮对木霉在西瓜根际的增殖作用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木霉菌与三唑酮配合对西瓜生长的影响和对枯萎病的防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木霉菌与微量三唑酮配合使用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和对寄主生长、根系发育及根分泌物的影响。木霉菌与微量三唑酮配合对防治西瓜枯萎病有增效作用,在药砂培处理的西瓜根分泌物作用下,尖孢镰刀菌厚垣孢子萌发率较水砂培处理低,两处理的根分泌物对木霉菌的分生孢子萌发较对尖孢镰刀菌的厚垣孢子萌发更有利。三唑酮对西瓜生长和根系发育有抑制作用,在播种时施用尤为严重,该不利因素可通过减少用药量、推迟施药期和提高木霉用菌量等来克服。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微量三唑酮能有效提高木霉拮抗菌株在豌豆根际、根外土中的定殖能力木霉菌和三唑酮都能抑制根际和根外豌豆尖孢镰刀菌的厚垣孢子萌发,木霉菌的抑制作用较4μg土和6μg土三唑酮强,木霉菌和三唑酮结合可进一步抑制根际厚垣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7.
18.
木霉防治辣椒枯萎病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霉菌剂应用技术对辣椒枯萎病的防效、根际木霉和病原尖孢镰刀菌的种群数量和寄主的根重都有影响.盆栽试验移栽时用菌加米糠(1∶12.5)沾根和600倍菌液灌根的防效分别为80%和60%;两处理和对照的根际木霉种群数量和平均根重分别为18.60,2.41,0.28×106cfu/g和0.43,0.38,0.37 g;田间试验结果与盆栽一致.用上述剂量沾根,每 1 hm2用菌剂1.5 kg即可有效防治辣椒枯萎病.  相似文献   
19.
三唑酮对西瓜根际木霉菌与尖孢镰刀菌竞争定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尖孢镰刀菌厚垣孢子土中,接种1×106cfu/g土的木霉菌孢子,并加入4~12μg/g土三唑酮。木霉菌加各三唑酮处理的尖孢镰刀菌厚垣孢子在西瓜根际的萌发率低于不加药的木霉菌对照,并与三唑酮剂量成反比;尖孢镰刀菌的根际竞争指数,以及在绝大部分根段根际的种群密度也低于不加药的木霉菌对照;而在上述条件下木霉菌的根际竞争指数以及在某些根段根际的种群密度十分接近或超过不加药的木霉菌对照。本文还讨论了不同木霉菌量和不同尖孢镰刀菌量条件下,三唑酮剂量对木霉菌和病原尖孢镰刀菌在西瓜根际竞争定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木霉生防菌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与互作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将广谱拮抗木霉生防菌株(Trichoderma harzianum)引进辣椒根际,分析其对根际微生物区系和种群数量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根际微生物与木霉菌和病原尖孢镰刀菌、青枯假单胞菌的互作。研究结果证实,木霉生防菌对辣椒根际大多数真菌种有抑制作用或重寄生作用,或两种作用皆有,并主要引起真菌种群数量的减少和区系组成变化,对数量占绝对优势的细菌和放线菌的种群数量和区系的影响不大。在辣椒根际木霉生防菌主要受放线菌和少数真菌和细菌种的抑制,这些对木霉菌有抑制作用的微生物种绝大多数也能抑制病原尖孢镰刀菌和青枯假单胞菌。多数根际优势细菌种对木霉产孢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以上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木霉生防菌株的根际竞争定殖机理和对土壤生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