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7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通过赣北区域早熟桃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的比较试验,对红芒果、黄金蜜1号、中油18号3个桃树品种在树体生长表现、果实性状表现及病虫害发生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这3个品种在赣北区域避雨栽培比露地栽培,树体生长良好,病虫害发生情况明显减少,平均单株果实数量、平均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产量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2.
‘黄金蜜桃4号’黄桃是以‘黄金蜜桃3号’为母本,‘中桃5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晚熟黄肉鲜食新品种。花粉多。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 246 ~ 352 g,多数果面着深红色;果肉硬溶质,黄色,近核处多花色苷,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 ~ 16.8%,粘核。果实发育期175 d。丰产,盛果期产量 30 ~ 45 t • hm-2。  相似文献   
53.
曙光华光艳光油桃优质丰产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曙光、华光、艳光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育成的果熟、优质、丰产甜油桃品种,已成为我国露地和设施栽培的主栽品种。介绍了3个品种的优质丰产栽培与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4.
当前我国油桃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桃外观美,品质优,采摘、食用方便,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果树生产中出现了南方柑橘和北方的苹果、梨等大宗果品相对过剩的情况下,油桃作为新兴果品,市场缺口仍然很大,因此,售价高,经济效益好,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好项目。这里浅谈一下在今后的油桃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对我国方兴未艾的油桃生产和果农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5.
由于早熟桃、油桃品种果实发育期短,栽培管理方便,市场空间大.且可避开雨季.减轻裂果.因此.在我国桃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栽培的早熟油桃品种主要有曙光、华光、丹墨等.果实发育期均为65天左右.虽然它们各具特色.在生产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果形小、风味淡、易裂果等问题。引进的美国油桃品种五月火果实发育期56~58天,  相似文献   
56.
199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育种课题组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育成的优质油桃品种‘红珊瑚’为母本,以早熟油桃品种‘曙光’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杂交种子经低温层积,播种培育获得杂种实生苗163株,1998年春将杂种苗定植到育种圃,  相似文献   
57.
近些年大棚桃发展很快,但果实品质下降是大棚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主要是由于大棚内光照弱、CO2缺乏、温湿度高等,导致营养生长旺盛、光合速率下降,果实品质形成需要的光合产物积累减少。可通过以下途径改善:选择高品质品种;改善树体光照与通风,增进光合;增加温差,减少光合产物消耗;科学施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控制营养生长,改善营养分配。  相似文献   
58.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桃产区,桃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3位,但与周边的河北、山东、陕西等省相比,我省的桃产业还存在品种落后、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导致产品竞争力不强,市场价格远低于周边地区。中油桃10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早熟油桃新品种,该品种品质优良,留树时间长,综合性状优良,满足了人们对优质果品的需求,也适应了现代果树商品生产对耐贮运桃的要求,面向生产示范推广之后,有望成为早熟桃的更新换代品种。  相似文献   
59.
桃(Prunus persica)是蔷薇科、李属植物.原产于中国西部地区.栽培区域现已遍及南北半球温带地区。桃不仅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兼具药用、工业等多种用途.栽培上易于管理,具有结果早、丰产性稳定、对土壤条件要求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究试验条件下田间种植抗蚜品种对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造成的影响,为将来抗蚜品种推广后拟采用的植保栽培措施提供指导。【方法】在抗蚜地块早春不防治蚜虫和对照地块正常防治蚜虫的情况下,利用马来式网收集法、昆虫性诱剂诱捕法和目测调查法,在昆虫主要生长季节(3—8月),对抗蚜地块和对照地块内的昆虫群落组成和昆虫群落个体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全生长季节抗蚜地块共诱集到昆虫5955头,分属9个目;对照地块共诱集昆虫4606头,分属8个目。抗蚜地块诱集到的昆虫总数大于对照地块,抗蚜地块前期(3月下旬至6月下旬)诱集到的昆虫总数大于对照地块,后期数量基本一致。与对照地块比较,抗蚜地块中的优势昆虫种群(双翅目、半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的昆虫总数存在发生高峰提前和总数增加的趋势。两地块诱集到的昆虫总数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抗蚜地块中的多数中性昆虫和天敌昆虫的数量也存在发生高峰提前和总数增加的趋势。两地块益、害虫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因早春未防治桃蚜,抗蚜品种的应用会出现田间昆虫总数增多的现象,了解抗蚜地块内昆虫群落的发生规律,为未来抗蚜品种应用推广采用适宜的植保措施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